
赣韶铁路道岔焊链
施工专线方案
中铁十局有限公司赣韶铁路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一年五月 韶关
新建赣韶铁路道岔焊链施工专项方案
1 工程概况
新建赣韶(赣州~韶关)铁路地处我国华南地区的江西省和广东省,位于赣南和粤北两地区,连接我国两条南北铁路大干线——京广线和京九线。线路自京九铁路南康站引出,经江西省南康市、大余县,广东省南雄、始兴、仁化等市县,接入京广铁路韶关东站。
全线共16个车站,其中新建车站14个,新建线路所1个,改建车站1个即韶关东站,道岔 113 组。
2 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 项目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道岔焊链 | 组 | 86 | 60kg/m无缝线路,ⅢA型轨枕1667根/km |
根据设计道岔焊链采用“道岔铺设好后进行焊接施工”。道岔内焊接采取铝热焊接方式,采用法国拉伊台克公司的焊接材料及技术。
3.1铝热焊接:
道岔铺设好后,在所需焊接位置预留出合适的轨缝,经除锈、对正后,安装好模具,点燃焊药后钢水在模具中成型,填充至预留好的缝隙。冷却至一定温度后对焊头进行推瘤、打磨等修整工作,完全冷却后对焊头进行精磨。最后对焊头进行超声波探伤无损检测。
主要施工工序流程图如下图
长轨锁定焊接施工流程图
3.2焊接机具、人员及工效
焊轨机具配置
| 序号 | 工具名称 | 数量 | 备注 |
| 1 | 对讲机 | 4部 | |
| 2 | 起道机 | 2台 | |
| 3 | 撬 棍 | 4把 | |
| 4 | 小平板车 | 2台 | |
| 5 | 高能手提照明灯 | 4把 | |
| 6 | 小撬棍 | 2把 | |
| 7 | 红外线测温仪 | 1台 | |
| 8 | 对正直尺 | 2把 | |
| 9 | 5KW发电机(380V) | 2台 | |
| 10 | 氧气瓶 | 3个 | |
| 11 | 丙烷瓶 | 6个 | |
| 12 | 仿形打磨机 | 2台 | |
| 13 | 探伤仪 | 1台 | |
| 14 | 推瘤机 | 2台 | |
| 15 | 角磨机 | 2台 | |
| 16 | 对正架 | 4套 | |
| 17 | 锯轨机 | 2台 |
道岔铝热焊接工效
焊前准备: 5min
焊接对位:12min
预热、拆模:8min
打磨:25min
探伤:10min
4道岔铝热焊接工艺
| 序号 | 工序名称 | 作业内容 | 岗位工种 | 技术等级 | 人数 | 备注 |
| 1 | 焊前准备 | 拆除扣件 | 普工 | 熟练工 | 4 | 普工 |
| 接头除锈 | 普工 | 熟练工 | 2 | 普工 | ||
| 2 | 焊接对位 | 锯轨 | 普工 | 熟练工 | 2 | 普工 |
| 焊接对位 | 普工 | 持上岗证 | 2 | 工班长 | ||
| 模具安装 | 普工 | 持上岗证 | 4 | |||
| 防护 | 安全员 | 持上岗证 | 1 | |||
| 3 | 接头处理 | 预热 | 普工 | 持上岗证 | 2 | 工班长 |
| 接头粗磨 | 普工 | 熟练工 | 2 | |||
| 探伤 | 探伤员 | 2级探伤工 | 1 | |||
| 接头精磨 | 普工 | 熟练工 | 2 | |||
| 检测 | 技术 | 工程师 | 2 | |||
| 4 | 线路恢复 | 轨温控制 | 技术 | 工程师 | 1 | |
| 安装扣件 | 普工 | 培训 | 4 |
⑴ 拆除扣件:拆除待焊钢轨端头两侧3-6根轨枕上的扣件。
(2) 用角磨机对轨缝两侧的轨头、轨腰、轨底及轨端面进行除锈,清除掉钢轨上的油和锈蚀。除锈的范围为两侧钢轨各100-150mm。
4.2钢轨端头的对正
轨缝应设置为23-27mm之间,若超出此范围,应对其进行微调。通过对正架及道岔专用对正装置,调整垂向尖点,并对两待焊钢轨接头的水平和不等倾斜方向进行调直。用一米钢直尺和塞尺对钢轨对正进行检查,尖点应在1.5mm至2.0mm之间(根据现场条件进行调整),水平和不等倾斜方向不得超过0.1mm。
4.3 模具安装
将底砂模安装在轨缝底部,与轨缝对中,上紧金属底板螺丝后,重新检查钢轨的对正。然后将2侧模安装在钢轨轨缝处,同样与轨缝对中后上紧侧模夹具。用封箱泥将砂模和钢轨结合处的缝隙以及砂模之间的间隙密封住。
5.4 预热
法国拉伊台克铝热焊接采取的是氧气和丙烷(液化气)预热工艺。将预热装置与轨缝对中,氧气压力为0.49MPa,丙烷压力为0.07MPa。针对60kg/m的钢轨预热时间为5分钟左右,轨头颜色变为红色。
在预热的同时,准备好焊药。将焊药放置在一次性坩埚内。
6.5 浇注
预热结束后,将准备好的坩埚放置在砂模上,点燃高温火柴,插入焊药内,点燃焊药。焊药会自发的进行反应,直至所有的焊药反应完全,坩埚底部的自熔塞熔化,钢水浇注至砂模型腔内,填充满整个焊缝。
7.6 焊后修磨
浇注结束后5分钟,拆除砂模。6分半钟后,用钢轨除瘤机将焊头多余的金属去除。用仿形打磨机对焊头进行粗打磨,打磨焊头的轨头部分。浇注结束后1个小时,此时焊头温度冷却至90摄氏度以下,对焊头进行精打磨至标准要求,并将焊头周围的砂模、夹皮等清除干净,以满足随后探伤检测。
焊接检测:
监控人员应认真观察焊接记录,焊接结束后,应检查焊接接头外观,如发现焊接接头存在严重错位、推瘤推亏、裂纹等缺陷都应判为不合格。
8.7 探伤
焊头冷却到50℃以下对钢轨焊头进行探伤。焊缝探伤分为目测和仪器检测。焊缝表面的缺陷主要有划伤、碰伤等,可以通过目测判断;焊缝内部的缺陷主要有气孔、夹杂、未焊透等,可通过仪器进行探伤。
焊接接头的轨头工作面经过外形精整后的表面不平度应满足:在焊缝中心线两侧各500mm范围内,表面不平整度不大于0.2mm。轨顶面及轨头侧面工作边母材打磨深度不应超过0.5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