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先修课程:无
总 学 时:17 学 分: 1
理论学时:16 实验和讨论学时:1
开课学院:学生处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目标
(1)课程的性质:《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是公共课中的必修课。
(2)课程的地位:该门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3)课程的目标
①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
②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③自我认知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积极主动的付出努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①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重要,态度、观念的改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因此,它的经验课程属性更为重要。
②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过程;学生要按照课程的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③本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除了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资源之外,还需要使用相关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工具,包括职业测评、相关图书资料等;可以调动社会资源,采取与外聘专家、成功校友、职场人物专题讲座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
三、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放在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基本理论的教授与基本技巧的训练方面。使学生掌握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如何进行生涯设计规划,同时了解职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及创业能力,知道如何正确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
难点是在课堂上创设体验情境,并让学生积极参与,从中获得提升。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设计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并逐步实施;提高学生主动求职意识,能够正确处理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
四、课堂教学内容及时数分配
第一章 认识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目的】通过本部分学习,使大学生意识到确立自身发展目标重要性,了解职业的特性,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逐步确立长远而稳定的发展目标,增强目的性、积极性。
【教学内容】
1、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2、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3、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撕纸活动)
【重点难点】
1、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2、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第二章 性格探索
【教学目的】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了解自我,并了解自我特性与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
【教学内容】
1、性格的概念
2、性格的分类
3、自我认知与评估
4、性格与职业的关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使用测评工具
【重点难点】
1、自我认知与评估
2、性格与职业的关系
第四章 技能探索
【教学目的】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了解技能与职业的关系
【教学内容】
1、技能的概念;
2、技能的评定方法;
3、个人技能与职业的关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成就故事)
【重点难点】
1、技能的评定方法
2、个人技能与职业的关系
第五章 价值观探索
【教学目的】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了解需要、价值观的概念及其与职业的关系
【教学内容】
1、需要和价值观的概念
2、价值观的评定方法
3、价值观与职业的关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价值观市场)
【重点难点】
1、价值观的评定方法
2、价值观与职业的关系
第六章 工作世界探索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相关职业和行业,掌握搜集和管理职业信息的方法。
【教学内容】
1. 工作世界探索的重要性
2. 目前工作世界的大趋势
3. 职业信息的内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能力和技能要求、从业人员共有的人格特征、未来发展前景、薪资待遇、对生活的影响等;
4. 使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获取职业信息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践教学(生涯人物访谈)
【重点难点】
1、 职业信息的内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能力和技能要求、从业人员共有的人格特征、未来发展前景、薪资待遇、对生活的影响等;
2、使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获取职业信息
第七章 决策与行动计划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所处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和,能够在生涯决策和职业选择中充分利用资源,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决策类型和决策的影响因素,思考并改进自己的决策模式。引导学生将决策技能应用于学业规划、职业目标选择及职业发展过程。
【教学内容】
1. 决策类型
2、职业生涯与发展决策的影响因素(教育程度、工作及家庭对决策的影响,个人因素及环境因素);
3、科学决策的模型
4、设立正确的目标并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活动(生涯幻游)
【重点难点】
1、科学决策的模型
2、设立正确的目标并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
第八章 求职行动
【教学目的】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实际求职的能力,包括让学生学会准备求职材料、收集和处理就业信息,参加招聘会,学会自我推荐、面试与笔试的技巧以及应聘时的礼仪等。
【教学内容】
1、就业信息的搜集与处理
2、就业自荐材料的制作;
3、笔试和面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模拟面试、课堂活动(人生三幅画)
【重点难点】
笔试和面试
五、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可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模拟教学、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分析,启迪学生的思维,通过头脑风暴,使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创新,信息共享,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平时成绩:占40%
评定指标包括:课堂学习态度、参与表现、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竞争意识;自学情况、作业、出勤、迟到早退
期末成绩:占60%
期末考试主要采用开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课程主要概念的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运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