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在家庭发展史上,人类由群婚向个体婚过渡的主要形式是(C)。
A. 血缘家庭
B. 普那路亚家庭
C. 对偶家庭
D. 核心家庭
满分:2 分
2. 西方国家的逆城市化转变是指(C)。
A. 农村人口流向城市
B. 城市人口流向卫星城
C. 城市人口流向农村
D. 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相互流动
满分:2 分
3. 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是(A)
A. 阶级分层和非阶级分层
B. 职业分层和职务分层
C. 经济分层和政治分层
D. 权力分层和声望分层
满分:2 分
4.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
A. 社会结构
B. 社会运行
C. 社会制度
D. 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
满分:2 分
5. (B)是一种指向未来角色的社会学习过程,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时期。
A. 初始社会化
B. 预期社会化
C. 发展社会化
D. 逆向社会化
满分:2 分
6. 在心理成熟中,下列哪个属于情绪成熟(A)。
A. 不易冲动
B. 能随机应变
C. 不固执
D. 无随意性
满分:2 分
7.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了大量下岗工人,这是社会流动中的(A )。
A. 结构性流动
B. 非结构性流动
C. 自由流动
D. 代际流动
满分:2 分
8. 在我国,通常所划分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或大区)——乡(镇或街道)——村(居民委)——邻里等七级,是按照(C )来划分的。
A. 群体关系
B. 微观社会
C. 地缘关系
D. 社会制度
满分:2 分
9. 孔德认为人们的思想或智慧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依次是(D )。
A. 神学、实证、形而上学阶段
B. 形而上学、神学、实证阶段
C. 实证、神学、形而上学阶段
D. 神学、形而上学、实证阶段
满分:2 分
10. ( A)认为社会分层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权力关系,这种权力关系对个人或群体强制地实施奖惩是必要的。
A. 达伦多夫
B. 帕森斯
C. 帕累托
D. 库力
满分:2 分
11. 按流动主体的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批进城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属于(B)。
A. 代际流动
B. 群体流动
C. 个人流动
D. 水平流动
满分:2 分
12. (B)是指互动中一方自愿地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
A. 合作
B. 顺从
C. 协调
D. 妥协
满分:2 分
13. 哪种社会流动对人影响较大(C)。
A. 水平流动
B. 上向流动
C. 下向流动
D. 垂直流动
满分:2 分
14. 一个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以后,可能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是(D)的过程。
A. 预期社会化
B. 发展社会化
C. 逆向社会化
D. 再社会化
满分:2 分
15. 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不断深化,社会成员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发挥着不同的职能。这是社会分化中的(A)分化。
A. 水平
B. 垂直
C. 横向
D. 纵向
满分:2 分
16. (C)指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身份及其日常活动。
A. 内群体
B. 参照群体
C. 所属群体
D. 正式群体
满分:2 分
17. 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可把群体划分(D)。
A.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B. 内群体和外群体
C. 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D.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
满分:2 分
18. 根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将群体划分为(A)。
A.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B. 内群体和外群体
C. 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D.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满分:2 分
19. 在社会化过程中(c)是人生中的一个“危险期”
A. 青年前期
B. 青年后期
C. 少年期
D. 少儿期
满分:2 分
20. (A )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A. 社会互动
B. 社会流动
C. 社会行为
D. 集合行为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以下属于社会资源的有(abcd )。
A. 经济利益
B. 政治权力
C. 职业声望
D. 生活质量
满分:2 分
2. 根据流动的方向把社会流动分为(ad )。
A. 水平流动
B. 上向流动
C. 下向流动
D. 垂直流动
满分:2 分
3. 社会流动模式通常有(bcd)几种。
A. 水平式流动
B. 开放式流动
C. 封闭式流动
D. 混合式流动
满分:2 分
4. 镇社区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它的融合性,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abcd )。
A. 集镇社区中既有以从事农业劳动的农业人口,也有以从事非农产业的非农业人口,还有同时从事两种活动的兼业人口
B. 集镇社区的经济结构往往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兼而有之,而且各行业之间的比例相差不大
C. 集镇社区的文化较多体现了城乡两种文化的交融,既有地处农村地区所特有的“乡土文化”,也有从城市接受的城市文化
D. 从生活方式来看,集镇社区既表现出明显的城市生活方式的特点,又具有农村生活方式的特征
满分:2 分
5. 社会学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abc )。
A. 综合性
B. 实证性
C. 应用性
D. 可比性
满分:2 分
6. 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有哪些(abcd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满分:2 分
7. 从地位和重要性上来说,社会组织目标有(ab )。
A. 主要目标
B. 次要目标
C. 计划目标
D. 实施目标
满分:2 分
8. 文化的功能主要有哪些(abcd )。
A. 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
B. 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
C. 文化具有整合功能
D. 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满分:2 分
9. 社区的要素主要包括(abcd )。
A. 人口
B. 地域
C. 文化与组织
D. 公共服务设施
满分:2 分
10. 按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可将其分为(cd)。
A. 普遍性社会问题
B. 特殊性社会问题
C. 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
D. 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
满分:2 分
11. 聚众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abc )。
A.
B. 狂欢
C. 恐慌
D.
满分:2 分
12. 下列属于初级群体的有(abcd )。
A. 家庭
B. 邻里
C. 家属
D. 朋友
满分:2 分
13. 个人社会化的内容是(abcd )。
A. 教导生活技能
B. 培养社会角色
C. 传递社会文化
D. 完善自我观念
满分:2 分
14. 人口老龄化的后果:(abcd )。
A. 它将带来老年人口消费需求与供给的尖锐矛盾
B. 增加劳动力人口的社会负担
C. 将带来家庭结构、社会关系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
D.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的高龄化相伴随
满分:2 分
15. 社会学知识包括(abc )。
A. 定性研究
B. 定量研究
C. 理论研究
D. 实践研究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城市化滞后的后果由农民承担了。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社会工作的对象首先是那些在心理上有某种障碍和创伤的人。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有普遍性、复杂性、时代性、多样性。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所谓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群体由控制来维持。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罗斯把社会控制手段分为两类:一是伦理的控制手段,它们的形成是由于感情的力量;二是政治的控制手段。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组织目标制定过程基本上是相互争夺的过程,它是不同利益集团争夺的结果。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文化价值观念中与人们获得职业有关的主要是职业声望观和社会流动观。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群体不管能否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状况都能够存在。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组织成员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组织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一个社会的现代化,不仅是结构、文化、经济、科学技术、城市化以及民主化的发展,最根本的还要有人的发展。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就国际社会学界的共同看法而言,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最重要的两种社区是农村和城市。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在抽样方法中,按相同间隔去抽取样本的方法是分层抽样。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