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安徽理工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42:22
文档

安徽理工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第5期共青团安徽理工大学委员会编2008年7月20日重点报道经管学院改革开放成就宣讲服务团为“农家书屋”捐书7月16日,经管学院“改革开放成就宣讲服务团”来到山王镇丁山村向农家书屋捐赠了近200册图书,为当地的村民送去了精神食粮。服务团的队员们积极帮助村民整理图书,并对图书进行了精心的分类,丰富了村民和孩子们的知识。当地村干部和孩子们对送书活动十分欢迎,看着一本本图书,同学们深深体会到孩子们对书籍的珍惜和对知识的渴望,相信孩子们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也祝愿他们梦想成真。(经济与管理学院马晨阳)经
推荐度:
导读第5期共青团安徽理工大学委员会编2008年7月20日重点报道经管学院改革开放成就宣讲服务团为“农家书屋”捐书7月16日,经管学院“改革开放成就宣讲服务团”来到山王镇丁山村向农家书屋捐赠了近200册图书,为当地的村民送去了精神食粮。服务团的队员们积极帮助村民整理图书,并对图书进行了精心的分类,丰富了村民和孩子们的知识。当地村干部和孩子们对送书活动十分欢迎,看着一本本图书,同学们深深体会到孩子们对书籍的珍惜和对知识的渴望,相信孩子们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也祝愿他们梦想成真。(经济与管理学院马晨阳)经


第5期

共青团安徽理工大学委员会编                     2008年7月20日

重点报道 

经管学院改革开放成就宣讲服务团为“农家书屋”捐书

7月16日,经管学院“改革开放成就宣讲服务团”来到山王镇丁山村向农家书屋捐赠了近200册图书,为当地的村民送去了精神食粮。

服务团的队员们积极帮助村民整理图书,并对图书进行了精心的分类,丰富了村民和孩子们的知识。当地村干部和孩子们对送书活动十分欢迎,看着一本本图书,同学们深深体会到孩子们对书籍的珍惜和对知识的渴望,相信孩子们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也祝愿他们梦想成真。

(经济与管理学院  马晨阳)

经管学院改革开放成就宣讲服务团

走进乡镇企业和蔬菜生产基地

7月17日,经管学院“改革开放成就宣讲服务团”来到山王镇企业玉露泉和吴氏豆制品厂进行调研活动。通过参观玉露泉矿泉水厂、吴氏豆制品厂等当地乡镇企业,与有关企业领导进行交流,学习他们关于创业和管理企业的经验,同时同学们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给玉露泉矿泉水厂提供了关于产品营销方面的建议。通过此次调研,使同学们增加了企业管理知识,了解到农村科学、教育、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在实践中充实了自己。

7月19日下午,经管学院“改革开放成就宣讲服务团”来到了位于山王镇的无公害蔬菜基地。一路上风光旖旎,同学都流连忘返。蔬菜基地地靠南塘水库,水源丰富,环境优美。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小麦、辣椒、西红柿等。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还自己亲自动手下地除草,干农活,感受农民的辛劳。这次蔬菜生产基地之行,既使同学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同时也让一些来自城市的学生们了解了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到了农民的艰辛劳作,对于同学们来说很有意义。

(经济与管理学院  侯晓晔  陈超)

活动追踪 

我校十名英语专业本科生暑期为两百名留守儿童义务支教

  从7月15日我校今年暑期正式开始的那天起,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07级10名本科生就下定决心要走向农村、走进偏远地区。他们在学院党团组织和校大学生英语俱乐部的协助下,与淮南市大通区九龙岗镇沈岗小学和潘集区平圩中心学校取得联系,并商定利用暑假在这里为200名留守儿童义务支教。

  7月11日,10位同学在外国语学院团总支的陪同下,顶着烈日骄阳,步行数公里前往地处偏僻的沈岗小学。到达后,他们顾不得喝上一口水,便急匆匆地与等候在教室里的近百名留守儿童见了面,并迅速确定了这个暑期的课程表和义务支教的学生名单。之后,他们与10名最困难的学生进行了“一帮一”结对,还自费向他们捐赠了价值500多元的精美的书包和课外读物。

  在7月15日至8月15日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些义务支教的“大学生老师们”将分别对这两所学校的两百名学生进行暑期作业辅导、少儿英语基础教育、假期安全教育、奥运知识宣讲等内容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这支由10名学生组成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是我校今年校级重点团队之一。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他们意义深远的义务支教典型事迹已先后引起了淮南市电视台、淮南市广播电台、淮河早报、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跟踪报道。

(外国语学院  彭晶)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

在宿松中学开展“走进关爱 关注留守学生”活动

  7月18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驱车20多分钟来到宿松县城内的宿松中学,开展了“走进关爱,关注留守学生”的活动。

  志愿者走进课堂与同学们交流,畅谈自己的感想和大学生活,回答同学们的一些对于大学的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帮助他们明确和坚定了今后的学习和目标。为了让大家有一个平安、快乐、充实的假期,志愿者们还积极宣传安全知识,并向同学们发放了《暑期学生安全知识》宣传单。

  第二天,队员们还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参观了宿松县黎河110KV变电站。通过对22万超高压输变电设备等各种现代化变电设备的认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感受到了变电站内的系统高度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胡逸纯)

活动收获 

材料学院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

  7月20日下午,安徽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留守儿童及其家人的欢送下离开了三和乡中心小学,结束了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期间,实践队在三和乡中心小学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难”问题开办了“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支教培训班”,课程包括英语、计算机以及假期作业辅导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小学生认真学习,刻苦努力,度过了充实有意义的一周。

  与此同时,实践队部分队员还深入三和乡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其间通过山南新区指挥部工作人员的介绍,深入了解了山南新区的建设发展情况,并在附近农村开展了以先进饲养技术为主的科技宣传活动以及提供技术咨询,免费发放科教书籍,播放科教影片,为三和乡村民们带去了内容丰富、较为全面的农业知识,深受广大乡亲们欢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涛)

土木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满载收获而归

  7月20日下午,土木建筑学院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师生们满载收获离开了凤台县大兴集乡。

  7月15日上午,土木建筑学院服务团师生一行12人到达大兴集乡,在大兴集乡门前举行了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挂牌仪式。下午,服务团考察民综合性新农村建设的试验、示范基地----大兴集乡八一农场,十八位退伍军人艰辛的创业史使同学们感触颇深。

  7月16日,服务团来到凤台县大兴集镇街市上对当地人民进行了节能方法、生活小常识等科技知识的宣传。同学们在集市上设点提供咨询服务。队员们拿着传单顶着烈日给乡亲们解说相关知识,乡亲们欣然接受并认真听讲,称赞宣传内容适用,有价值。

  17日,服务团对大兴集乡7个自然村的留守儿童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大兴集乡共有未成年3420人,12岁以下儿童1860人,其中因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占到了23.1%。在一天的走访调查中,服务团成员无不被留守儿童那深切的情感所打动。在大兴集乡中心小学,服务团成员和留校的十多位小朋友进行了座谈,并赠送了图书。这次调查,让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同样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呼吁社会增加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帮助,让农村小朋友能真正过上快乐的生活! 

  18日上午,服务团队员来到凤台县板张集烈士园缅怀先烈,这里安息着为凤台县城壮烈牺牲的14位先烈。更让我们感到震撼的是一位当年儿童团的队员在此守墓55载,风风雨雨,无怨无悔!先烈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的崇高精神和光荣事迹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下午,队员们来到了大兴集乡中学。大家相互交流学习方法和学习心得,队员们为同学们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19日,服务团成员到丁集煤矿参观考察,看到花园一般的煤矿,实在不能把眼前的景象和煤矿联系在一起。随后又参观了采煤、选煤总控室,工程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原煤的开采和分离过程。队员们纷纷赞叹煤炭工业的现代化进程之快,大家都表示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自己专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0日上午,服务团抵达杨村乡。该乡位于凤台县西北部,与阜阳市颖上县亳州市利辛县相邻,有“鸡鸣闻三县”之说。据工作人员介绍,该乡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真抓实干,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出自己的科学发展之路。使服务团对新农村建设从理性认识上升到了感性认识,开拓了视野。同时服务团提供了该院2007年在全国新农村建设挑战杯中获奖的规划方案图,该乡等领导对此表示感谢,并对所提供的方案图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有进一步的合作。 

(土木建筑学院  丁志强)

电信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

  7月20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志愿者们满载着收获离开了安庆市宿松县。

  在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深入农村田间,陆续开展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问卷调查、发放节能减排宣传资料、与农民朋友座谈了解宿松铺镇新农村建设情况、参观宿松县工业园区、考察乡镇企业、关注留守儿童等一系列大学生实践活动。

  时间虽短,却意义重大。志愿者通过宣讲、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活动为当地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使青年大学生锻炼了能力、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可谓达到了双赢的目的。当地和企业部门给这次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的支持,对志愿者的做法表示了高度的赞扬和评价。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表示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将在今后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找准新的起点,以自己所拥有的理论知识和拼搏精神,去展示新世纪大学生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风采。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田秋实 胡逸纯)

实践随笔 

点滴的汗水 点滴的感动

汗水不会淹没微笑,泪水无法诠释感动。阳光的足迹,花开的声音,七月,我们一同前行……

走出校园的象牙塔,来到外面的世界,所谓的“社会”。

过去的几天里,我们穿越田间狭窄的埂道,爬上雨后泥泞的山路,敲开一户户农家大门,与之亲切的交谈,讲述着我们的世界,倾听着他们的世界。

挥汗如雨,我们毫不在乎,因为感受到了村民极大的热情;腿脚酸痛,我们精神依旧,因为看到了村里孩子们收到小礼物时天真的笑容;满身疲惫,我们喜笑颜开,因为手中的调查问卷已不再是空白一片……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近年来,由于土地的缺乏,仅靠种植业已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年轻力壮的农民只能选择进城务工,留守儿童由此增多。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他们,虽然时刻期望全家团聚,但也深刻理解父母的艰辛,因而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争取自己没有的。他们勤劳、懂事,努力学习之余,尽量帮做家务。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赶快长大挣钱,那样,父母就可以回家,不再外出打工……

他们需要爱

尽管懂事,但他们毕竟是孩子,他们需要父母的爱。由于祖辈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偏低,又照顾多个孩子,在教育引导孩子方面往往有心无力,只能管好孩子的温饱。心理健康对孩子的成长极其重要,如果没有父母的交流和沟通,就会成为一个很大的缺口。他们真的很想念自己的父母,一通电话,一句问候,一个拥抱——那份独一无二的爱。

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从调研中我们得知,国家近年来实行的税费改革,逐步减免农业税,为农民减轻了很大的负担。此外,农业补贴等也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得到了一致认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差距”、“一步一个脚印”,在这里得到了真实的体现。

信念永在

农村生活尤如电影一般,在我们身边一幕幕上演,虽然我们不是戏中的主角,但能够如此近距离的接触,真的很荣幸。

再次回首此次社会实践的路程,我觉得很欣慰,虽然没有什么光辉的成就,但自己真的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得到了很多。

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努力争取自己没有的——这是我从留守儿童的身上所学到的。我想,它将成为我的信念,我们一行十五人共同的信念!

社会实践工作已经结束,但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和感动却在无限蔓延……

(经济与管理学院改革开放成就宣讲服务团  周莎莎)

实践小护士 

意外伤害急救原则 

1、遇到意外伤害发生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并设法维持好现场的秩序。在周围环境不危及生命条件下,一般不要轻易随便搬动伤员。 

2、暂不要给伤病员喝任何饮料和进食。 

3、如发生意外,而现场无人时,应向周围大声呼救,请求来人帮助或设法联系有关部门,不要单独留下伤病员无人照管。 

4、遇到严重事故、灾害或中毒时,除急救呼叫外,还应立即向有关、卫生、防疫、、新闻媒介等部门报告,现场在什么地方、病伤员有多少、伤情如何、都做过什么处理等。 

5、根据伤情对病员边分类边抢救,处理的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停止的伤病员,从速置头于后仰位、托起下颌、使呼吸道畅通,同时施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操作,原地抢救。 

6、对伤情稳定,估计转运途中不会加重伤情的伤病员,迅速组织人力,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分别转运到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 

报:校,团

送:各处级单位

E-mail: tuanwei@aust.edu.cn               共印50份

文档

安徽理工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第5期共青团安徽理工大学委员会编2008年7月20日重点报道经管学院改革开放成就宣讲服务团为“农家书屋”捐书7月16日,经管学院“改革开放成就宣讲服务团”来到山王镇丁山村向农家书屋捐赠了近200册图书,为当地的村民送去了精神食粮。服务团的队员们积极帮助村民整理图书,并对图书进行了精心的分类,丰富了村民和孩子们的知识。当地村干部和孩子们对送书活动十分欢迎,看着一本本图书,同学们深深体会到孩子们对书籍的珍惜和对知识的渴望,相信孩子们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也祝愿他们梦想成真。(经济与管理学院马晨阳)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