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每次阅卷后教师应该进行必要的数据统计,如测评结果的统计—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题的得分率;错误率的统计—主要是统计学生出错率,错误类型的统计—主要是统计学生出错的类型及人数。
2、课前教师要认真仔细检查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统计各题的错误率,细致诊断学生的解答,弄清那些题错的多,错在哪里,找准错误的症结。准确的分析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评讲时有的放矢的解决这些缺陷和问题。
二、学生自改,反思出错原因
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改试卷,要求学生自改试卷过程中注意反思出错原因,是因为审题、方法等导致的非知识性错误,还是由于知识没掌握而导致知识性错误,使学生意识到自改能改对的,应该在考场上尽量避免,仍有疑问的做好标记。
三、组内互改,解决个性问题
自改过程中,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帮助时,组内合作互助能使每个人的大部分疑问得到解决。仍有疑问的,在交流过程中,将题号写到黑板上。
四、班级展示讨论,解决共性问题
展示讨论的内容包括学生提出的 共性问题和教师阅卷中发现学生出错较多的题目(学生没提出的教师可以补充提出),根据各小组对题目掌握情况分配任务。展示讨论过程中一人讲解,多人补充质疑,化解共性问题。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其中,把握、交流讨论的方向和深度,有的放矢,注意寻找新的生长点。
五、教师点拨提升,深化理解应用
根据学生暴露出的问题,教师需要重点指导。这是试卷评讲课的发展部分,重在解法的强化、规律的总结、认知结构的完善等。
1、学生已将大部分题目的解决方法得以掌握,但只是做到了就题论题,教师应根据学生暴露的问题“借题发挥”,进行重点指导;在学生解题思路展示的基础上,找出学生在理解地理知识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法上存在的缺陷等,都起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2、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准切入点,进行方法指导。如从何处分析,为什么这样分析,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如何挖掘隐含条件,如何排出思维障碍等。还要指导如何快速做题,如何才算完整的叙述及规范的表达等。
六、回扣目标,完善落实改错过程
最后留出时间让学生再整理落实,在课堂上或课下完成“反思矫正”。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课下对照考试反思表认真填写好考试反思。针对出错多的试题,再设计类似的试题组成试卷,进行二次过关,以检查学生改错程度和掌握程度。
互动讲评是讲评课的重点,应做好“六讲、四注意”。即讲错点与思维障碍点;将创新点与问题切入点;讲规律方法与思路技巧;讲发散与变化;讲新颖与应变;讲规范与应试策略。同时要注意及时鼓励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注意分析归类,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
总而言之,试卷讲评课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抓好讲评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讲评课要坚持三反对、三提倡,即反对平衡时用力量,反对就题论题,反对一言堂;提倡突出重点、讲准讲透,提倡归类讲评、注重小结,提倡师生互动,自主学习。
如何上好地理试卷评讲课
试卷讲评课是以分析学生情况,纠正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错误,弥补教学上的遗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课型。因此提高地理试卷评析课的效率,及时查漏补缺,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是提高地理复习课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如何才能让试卷讲评课达到最佳效果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浅谈提高试卷评析的方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一、认真研究试卷,备好分析内容
课前教师做好统计,做到有的放矢。试卷统计、分析是试卷讲评的第一环节,教师主要统计错误率,错误的原因,以及导致主观题失分的原因。同时,教师还应做好必要的分析和比较,包括试卷的难易程度、和其它班级平均分、各分数段的对比,为课堂讲评提供充分的证据,为今后课堂教学策略的调整明确方向。
地理试卷应在讲评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试卷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复习教材,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找到哪里错了,为什么错了?如何纠正错误?学生通过这个环节的实践,培养了问题意识及自学能力;同时,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评讲试卷要有侧重
试卷评讲如果一直是每题必讲,这种方式不太有悬念,时间长了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故讲评时可以尝试有选择的讲解,视情况有所侧重,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新奇心、好奇感,上课也更加专心,同时也会节省时间。在试卷讲解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讲评要突出思维过程,不要包办代替、一讲到底
讲评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他们思维,不能成为老师的一言堂,教师要把握好讲评的度,提高讲评课的效率。教师要设置好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可站在学生的思维层次上发问,引导学生把思维过程暴露出来,教师在学生思维的 “拐点”上做文章,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及时给予指点,讨论后要有思维总结、渗透思维方法,帮助优生认识更清晰顺畅,更理性严密,帮助后进生能弄明白失分的原因。将总结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景问题中去,形成经验。
2、讲评要发展思维,不要就题论题
高中地理考点众多,考题也千变万化,一份试卷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列出来。讲评时,不能只针对某个错误就题论题,弧立地讲解,要透过题中地理情景的表面现象,善于抓住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要通过典型的例子,联系到若干相关或相通的其它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拓展思路,这样的讲评学生才会融会贯通,达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之目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辐射思维能力和举三反一的复合思维能力。
3、讲评要培养学生规范的地理解题能力
地理解题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试题中信息的载体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蕴藏在地理试题的题干文字中,有的蕴藏在各种地理图形的表述语言中,有的蕴藏在各种地理统计图表的文字和数字中,还有的蕴藏在地理试题的问题设计中、各种地理图形的主图和附图中、各种地理图形的组合和整合的分析中。因此,要从多个途径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在获取了地理有效信息之后就可以根据试题要求在试题提供的背景材料中和题干设问中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整合。简单地说就是排除干扰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整合信息。最后,根据获取和分析的有效地理信息调动有关知识和解题方法,运用地理学科知识,加工、处理信息以获取答案。
4、讲评要注重答题的方法和技巧、文字的锤炼、组织能力的培养
答题时应以提纲为依据,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开头要开门见山,最后要有结论。高考的严肃性、权威性、科学性对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都要求很高,甚至连错别字都会扣分。更何况简短的****表述也反映了考生素质、能力的高低。因此答题要针对问题科学表述;覆盖全面,有因果、上下联系;还要逻辑清晰,最好列出几点。并要言简意赅,切忌集中一点罗嗦没完没了。此外,书写的清晰性、规范性,卷面的整洁性、美观性等方面也要进行严格的要求和训练。
三、课后要及时巩固
学生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大多数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不大可能一次讲评后就完全掌握。因此,每次讲评后,一方面要求学生对错题加以订正,做好错误记录,建立错题集,并注明正确****及解题思路,以便学生在下一次****前有的放矢,及时复习。另一方面,选出试卷中错误率较高的问题和知识点,通过变化角度设计出有一定针对性的巩固性课后练习,同时,有意识的在下一次考试中,再出相似类型题目来增加知识的再现率,反复强化,以巩固讲评效果,帮助学生真正地掌握解题思路,最终将知识内化。
总之,地理试卷讲评是地理学习中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讲评过程中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力求精讲精练,抓住典型的错例,择其要点加以点拨,充分启发学生思考,对重要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有效的归纳和训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变能力,以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地理网主页地理教法】摘要:试卷讲评是指学生在完成考试之后,教师对试卷进行解剖、分析、点评,以达到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解题能力,掌握学习规律的教学活动。上好地理试卷讲评要注意以下在以下几方面: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二、有目的地借题发挥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四、分析错因,避免一错再错。关键词:试卷讲评、课前准备、借题发挥、积极思考、分析错因试卷讲评是指学生在完成考试之后,教师对试卷进行解剖、分析、点评,以达到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解题能力,掌握学习规律的教学活
-
【地理网主页 > 地理教法】
摘 要:试卷讲评是指学生在完成考试之后,教师对试卷进行解剖、分析、点评,以达到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解题能力,掌握学习规律的教学活动。上好地理试卷讲评要注意以下在以下几方面:
一、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二、 有目的地借题发挥
三、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四、 分析错因,避免一错再错。
关键词:试卷讲评、课前准备、借题发挥、积极思考、分析错因
试卷讲评是指学生在完成考试之后,教师对试卷进行解剖、分析、点评,以达到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解题能力,掌握学习规律的教学活动。试卷讲评是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笔者认为,上好地理试卷讲评要注意以下在以下几方面。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上好讲评课的前提条件
试卷讲评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准备工作。
1、 做好试卷统计工作 包括考点分布的统计,如果考试内容是高中地理上册,就可统计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各占分比例进行列表统计;考查类型的统计,即按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评价六个层次统计相应题目的数量和占分比例;考试结果的统计,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题的得分率;错误率的统计,主要是统计学生出错率;错误类型的统计,主要是统计学生出错的类型及人数。统计是一项艰苦复杂而又必不可少的工作,它为试卷的分析和讲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些教师不太重视统计,只凭主观估计来确定讲评的重点和难点,事实证明是不合理的。
2、 做好试卷分析工作 一方面要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和答案,这样在讲评时,哪些内容该多讲,哪些内容该少讲,哪些该重点讲,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避免了因试题设计或答案的不合理而导致讲评的连续性受到破坏;另一方面要分析错误原因,并从中了解分析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及时采取措施,在讲评时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些缺陷和问题。
二、有目的地借题发挥,是上好讲评课的有效方法
首先,借题发挥要注重知识的联系和加深,一套覆盖面再广的试卷也肯定有某些知识点的遗漏,所以教师在讲评时应有意识地把遗漏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而又牢固的知识网络,以便在下一次考试中能迅速判断和提取有关信息。当然,考虑到高考命题立意的高层次,材料的多元化、思维的独到性,在编织知识网络的同时,也应针对某些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拓宽和加深,以达到运用教材中的原理和思维解决较为复杂的地理现象的目的。如在解释天山南北地理现象的考题中:问天山山地自然植被自下而上的变化是遵循陆地自然带分布的_______地带性分布规律;天山南坡积雪高度比北坡(高、低);天山南北坡利用冰雪融水发展_____农业;为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应将牲畜往(上、下)的牧场赶。讲解这样的试题,除了使学生掌握陆地自然带分布的一般规律外,还要拓宽对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和气候内容的讲解。其次,借题发挥可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教师讲评时要注重渗透试题变形、重组、分解和组合的出题思想。如:下列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中,位于我国地形第二级阶梯上的有:A青岛,B合肥,C昆明,D石家庄。讲解本题时既要讲解我国地形三级阶梯的分布,同时也要讲解我国百万人口城市的分布在哪些省份有、哪些省份没有、哪些省份多、哪些省份少等多个知识点的串联,并重组出一些试题。总之,题目是死的,又是可变的,讲评时若能适当地对原题进行加一点、减一点或换一点的处理;将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是上好讲评课的重要手段
讲评贵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让学生主动释疑,以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对答案”或“一言堂”式的教学,不但会使前面的准备工作付之流水,而且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压抑学生的探究心理,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讲评的艺术是欲露先藏,利用启发性的语言,把学生引入欲言而不能的“悱”、“愤”状态,让学生不思而不得其解。如:甲地(东经77°北纬28°)、乙地(东经31°北纬30°)、丙地(东经121°北纬31°),上海可能是____,加尔各答可能是____,开罗可能是___;三地的气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三地气候差异大的原因是什么?讲解本题的过程是:阅读三地地理坐标-------三地的地理分布-----亚洲东部、南部及地中海沿岸的大气环流------三地的气候类型。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激发,解题思路也逐渐形成。讲评的方法很多,除了直观讲解法和图示法,还有各个击破法、放开收拢法、抛砖引玉法、集思广益法、一题多解法等等,关键是要针对不同题目灵活运用,避免雷同。
四、分析错因,避免一错再错,是上好讲评课的关键
高明的医生能给病人开出良方,关键在于探明患者的病因,同样地,地理试卷的讲评,关键在于能否开出“良方”,避免再犯同样的“病”。对—份试卷,学生出错的原因可能很多,也因人而异,但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一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对此,讲评时应重点讲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加强思维和方法指导,避免以后随意答题的现象发生;二是出现知识漏洞,讲评时应及时补充、完善、亡羊补牢是减少下次失误的重要措施;三是粗心大意,多为审题不慎造成,如对关键字眼、隐含条件、答题要求未清楚就草草作答,还有是答题不规范、计算出错等,因此教会学生审题,养成良好习惯是减少失误的重要措施;四是心理紧张,讲评时要提醒学生认真总结,吸取教训,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