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寄江州白司马》唐-杨巨源【诗歌鉴赏解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42:14
文档

《寄江州白司马》唐-杨巨源【诗歌鉴赏解读】

寄江州白司马唐代|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注释】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此时被贬为江州司马。惠远东林:惠远,即东晋名僧慧远,佛教净土宗始祖。东林,即东林寺,在庐山,为慧远修行之所。住得无:意即“游过没有?”无:同“否”。浦:水滨。衣带:形容江河水面狭窄。湓浦:即湓江,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离鸿:失群的雁﹐离散的雁,比喻远离的亲友。莫谩:不要。雨花
推荐度:
导读寄江州白司马唐代|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注释】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此时被贬为江州司马。惠远东林:惠远,即东晋名僧慧远,佛教净土宗始祖。东林,即东林寺,在庐山,为慧远修行之所。住得无:意即“游过没有?”无:同“否”。浦:水滨。衣带:形容江河水面狭窄。湓浦:即湓江,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离鸿:失群的雁﹐离散的雁,比喻远离的亲友。莫谩:不要。雨花
寄江州白司马

唐代|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释】 

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此时被贬为江州司马。 

惠远东林:惠远,即东晋名僧慧远,佛教净土宗始祖。东林,即东林寺,在庐山,为慧远修行之所。 

住得无:意即“游过没有?”无:同“否”。

浦:水滨。衣带:形容江河水面狭窄。

湓浦:即湓江,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 

离鸿:失群的雁﹐离散的雁,比喻远离的亲友。 莫谩:不要。

雨花社:即佛寺。

杨巨源(755—830后),字景山,河中蒲城(今山西永济)人德宗贞元五年(7)举进士第二名。初任陕虢观察使张弘靖从事,人朝后历仕秘书郎、太常博士、虞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穆宗长庆四年(824),年七十致仕,授河中少尹衔归里。约卒于大和四年(830)后数年内。

巨源为元和间著名诗人,与当时诗坛巨手白居易、元稹、刘禹锡、张籍等均有往还。他创作勤奋刻苦,旦夕吟咏不辍,以致年老头摇;张籍称其“卷里诗过一千首”(《题杨秘书新居》)。他的诗用意声律和词句刻琢,对仗精工。诸体中以七律最胜,笔力健举,气调流利,往往有沉雄奔逸之概,论者谓差可比肩刘禹锡。惟题材较狭窄,多为奉酬颂扬之词。有《杨少尹集》。

【说明】

元和十年(815)秋天,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诗人寄赠此篇,一则问候近况,再则敦劝鼓励,颇见深情。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江州司马啊,我的朋友,是不是平安依旧?高僧慧远曾住的东林寺,不知你去住过否?)江州司马是否平安?你到江州之后,去高僧慧远住过的东林寺中住过吗?在这一联中,诗人连用两个问句,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江州气候不似中原,所以诗人担心朋友的安全;遭贬斥之后内心郁闷,所以诗人担心朋友意志消沉。诗人以“江州司马”称呼朋友,一是为了与题目对照,二是加深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与牵挂之情。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我曾听说湓水萦绕似衣带,就在此处入海;也听说那庐峰,比香炉峰更具神韵和风采)我曾经听说湓江的河道似衣带一般交错;庐山的香炉峰比真正的香炉还要逼真。诗人没有去过江州,对江州的了解全部来自于听闻。在诗人的想象中,河网密布的湓江似衣带一样狭窄。江州虽远,但也有风景名胜,诗人希望朋友能到庐山游览,看看是否真如传说的那样?希望朋友能在游览名山时舒展胸怀。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岁末题诗寄托思念,却找不到送书的鸿雁;遥望宫阙,那样渺远,身似病鹤一样孤单)在一年将尽的时候,你写诗,但却没有离群的大雁帮你传书。你眺望宫阙,只觉天遥地远,自己似病鹤一般孤独。一年将尽,年关将至,正是亲朋好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和朋友却天各一方,甚至连寄一封信都成了奢求,怎叫人不思念?此时此刻,白居易远离京都,并且多病、孤独,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同是天涯沦落人”。

“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不要空受眼前境遇的牵制,一味求佛问道;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仍是前方追求的目标)不要受眼前境遇的拘束牵制,而一味地求佛问道。人生所追求的依然是远大的抱负和志向。诗人依然不忘叮嘱身处困厄之中的朋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要因为一时的困厄就意志消沉,忘却了当时的远大抱负。人生的路很长,在困境之中,要往前看,要向前走。这一切的动力之源便是远大的抱负和志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在这首诗中,诗人和朋友都处于人生的”至暗时刻“,但是他们不惧黑暗,因为他们有两把”火炬“,一把是友谊,一把是志向。朋友相互鼓励,志向在前引领,终会走出黑暗,奔向光明。

全文赏析

1、第二句“惠远东林住得无”用“惠远”“东林”两个意象,表现高僧的淡泊遁世的态度,“住得无?”以问句的形式,委婉地表达了对白居易出入佛寺的关切以及劝告,含蓄地劝诫友人不要轻易产生逃避、厌弃官场的情绪。

2、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第三句是说诗人曾经听说湓水萦绕像衣带,是对此地景物的描绘。

3、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4、尾联中“莫谩”“青云依旧”等词语,直接劝告友人不要过度沉浸在佛法当中,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相信自己依然可以青云直上,表达前途无量的勉励之意。

【解读二】 

白居易的《琵琶行》,里边有“江州司马青衫湿”等句,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杨巨源作为白居易的好友,此时也写诗遥寄,表达对朋友的关心和劝勉。 

首联先写对朋友的问候。你在江州是否平安呢?慧远禅师的东林寺是否值得一住呢?白居易曾学佛、道思想,仕途受挫之后,他的政治热情稍减,出世之心益增。而庐山东林寺又是佛教净土宗之圣地,为净土宗始祖慧远禅师修行之所。所以杨巨源猜想,白居易既然到了庐山脚下,想必会到东林寺去盘桓几日,故有此问。而这一问又暗含着对朋友的劝告,问是否住得,其实是想说住不得,劝告朋友不要意志消沉,消极避世,还要对仕途有信心。 

颔联写听闻中的白居易所在江州之景。听说湓江蜿蜒,似飘飞的衣带;庐山的众多山峰中,又以香炉峰最为秀美。这两句也是隐含着对朋友的劝慰,通过写想象中江州景致的美妙,来劝慰朋友不要过于消沉。“庐峰见说胜香炉”这句, “庐峰”即庐山的山峰,而香炉峰也是庐峰之一,应是“庐峰中以香炉峰为胜”。 

颈联由写景转到写人,写白居易此时的境遇。离鸿、病鹤都是指白居易。白居易远谪江州,远离亲友,正如离群的孤雁一般。白居易曾写过《病中对病鹤》诗:“同病病夫怜病鹤,精神不损翅翎伤。未堪再举摩霄汉,只合相随觅稻粱。但作悲吟和嘹唳,难将俗貌对昂藏。唯应一事宜为伴,我发君毛俱似霜。”写自己这个“病夫”与“病鹤”是同病相怜。颈联这两句是说,远在江州的白居易如离群的鸿雁,在岁末不得还家,只能与亲友题诗相赠;又如孤独的病鹤一般难再飞举,望向长安的宫阙,却因天遥地远难以望见,不免会有“日近长安远”之叹。 

尾联收束全诗,直接提出对朋友的劝勉。虽然你现在境遇不好,但是你也不要消极地沉迷在佛道之中,你要相信,平步青云依旧是你的人生方向,你的前途仍然会一片光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B 第三句是说诗人曾经听说湓水萦绕像衣带,是对此地景物的描绘,并未有表现朋友间“天涯若比邻”的意思。

16、①第二句“惠远东林住得无”用“惠远”“东林”两个意象,表现高僧的淡泊遁世的态度,“住得无?”以问句的形式,委婉地表达了对白居易出入佛寺的关切以及劝告,含蓄地劝诫友人不要轻易产生逃避、厌弃官场的情绪。②尾联中“莫谩”“青云依旧”等词语,直接劝告友人不要过度沉浸在佛法当中,相信自己依然可以青云直上,表达前途无量的勉励之意。 

补充注释:

①惠远,即慧远,东晋高僧,人称远公。精通佛理及老庄思想,在庐山东林寺修行,结白莲社,讨论佛理。后代佛教净土宗人尊为初祖。居庐山东林寺,参见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诗注。②湓浦,即湓口。湓水入长江处,今九江市西。似衣带,言俯望湓江,萦绕如衣带。香炉,庐山北峰状如香炉,故名香炉峰。庐峰:庐山。香炉:香炉峰。句意谓庐山的最佳之景是香炉峰。白居易《草堂记》“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峰北寺曰遗爱寺。”胜香炉:以香炉峰为胜。胜,与上句“似”互文同义。

③“题诗”二句:上句写自己离群索居,下句说白居易虽谪居犹眷念朝廷。岁晏,岁暮。离鸿,离群的孤雁。望阙,眺望京师(长安宫阙),怀恋朝廷。题诗:指写这篇诗。也含有书信问侯之意。岁晏:岁暮。鸿:鸿雁。古人以为雁能传书。离鸿断:诗人作此诗时当是冬天,雁南飞而未返,故云“断”。这里借喻无人可带书信。阙:宫殿门前楼观。后世常借指天子居处。病鶴;指白居易,状其多病多愁,形容枯槁。病鹤孤:比喻白居易的处境凄凉,有如病鹤之孤苦。

④拘牵,受牵制,束缚。雨花社,指讲经的集会佛教故事,佛祖说法感动天神,虚空中香花飘坠如雨,称雨花。青云,喻仕宦显达。《史记·范睢列传》记范睢入秦为相,有“青云直上”语。白居易好佛,故作者微讽说:不要执着于佛图之说,徒然消磨志气;今虽贬谪,而前途可望,不久当如青云直上。拘牵雨花社:意指陷入佛道消极遁世思想的圈子。雨花:《续高僧传》“法云华经,忽感天花,状如飞雪,满空而下,延于堂内,升空不坠。又胜光寺道宗讲大论,天雨众花,旋绕讲堂,飞流户内。”社:集会。白居易贬江州不久就和庐山僧侣们往来。元和十二年三月在庐山遗爱寺旁造隐居之所,作《祭庐山文》,其中说:“或来或往,栖迟其间,不惟耽玩水石,以乐野性;亦欲摆去烦恼,渐归空门。倘秩满以来,得以自遂,余生终老,愿托于斯。”可见白居易当时确已渐入佛教彀中。青云:借指仕路广阔或显赫地位。

【集评】

杨慎《升庵诗话》卷十《湓浦衣带》:陆鲁望《寄江州司马》诗:“湓浦尝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此二句极工。杰按:此误作陆龟蒙诗。廖文炳《唐诗鼓吹注解》卷三:此白居易贬江州而溺于佛道,故寄此以讽之

金圣叹《选批唐诗》卷五上:(“湓浦”二句)本是极萧散之笔,偏自写来字字成双捉对。末句又带“雨花”字者,销缴上文“惠远”字也黄叔灿《唐诗笺注》卷五:上四句俱切江州说,极流利自然。“题诗”句说自己,“望阙”句说乐天。

文档

《寄江州白司马》唐-杨巨源【诗歌鉴赏解读】

寄江州白司马唐代|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注释】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此时被贬为江州司马。惠远东林:惠远,即东晋名僧慧远,佛教净土宗始祖。东林,即东林寺,在庐山,为慧远修行之所。住得无:意即“游过没有?”无:同“否”。浦:水滨。衣带:形容江河水面狭窄。湓浦:即湓江,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离鸿:失群的雁﹐离散的雁,比喻远离的亲友。莫谩:不要。雨花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