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基础课
课程组长:
总学分值:总学分:2学分,其中理论2学分,实验实践0学分。
总学时数: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实践0学时。
适用专业:酿酒工程
先修课程:食品工程原理
后续课程:饮料工艺学、酿造酒工艺学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与定位:《食品加工工艺学》酿酒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应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原理等各方面知识,研究食品原料化学成分的加工特性及原辅料质量与食品加工的关系;食品的保藏原理;果蔬食品、粮油食品、动物食品、酿造食品等的加工原理,加工工艺,产品标准和常见质量问题及其控制措施;介绍食品加工的新技术、新成果及发展前景。
2、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食品的品质特性,懂得各种 食品的生产原理和工艺理论;具有探索新工艺、新技术、新原料的研究能力;研究食品资源利用、生产和储藏的各种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种类繁多、食用方便的食品。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原料中化学成分的加工特性以及原辅料质量与食品品质的关系。掌握原料预处理的方法及辅料的要求和使用标准。
2.食品不稳定的原因,熟悉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和相应的技术措施。
3.果蔬食品、粮油食品、动物食品和酿造食品中的主要类型及其加工工艺,主要工序的机理、技术要求及技术参数。熟悉新产品开发中的工艺设计。
4.产品质量标准;产品商品化的基本知识。
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理论教学内容:
绪 论(2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食品加工、食品工艺学的概念。
2.了解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及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1.食品加工、食品工艺学的概念。
2.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3.食品工艺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食品加工、食品工艺学的概念
难点:食品工艺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 食品的原料和材料(4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植物性食品原料的组成成分及其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2.掌握动物性食品原料的组成成分及其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教学内容】
1.植物性食品原料(果蔬、谷物)的组成成分及其对加工品质量的影响。
2.动物性食品原料(肉、乳)的组成成分及其对加工品质量的影响
重点:植、动物性食品原料的组成成分
难点:植、动物性食品原料对加工品质量的影响
第二章 罐藏食品工艺(6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各种果蔬类罐头和肉禽类罐头的加工工艺及其操作要点。
2.了解罐藏食品的分类。
【教学内容】
1.罐藏食品的发展与分类。
2.罐藏食品的加工工艺流程。
3.每道加工工序与罐藏食品质量的关系。
4.各种果蔬类罐头和肉禽类罐头的加工工艺及其操作要点。
重点:各种果蔬类罐头和肉禽类罐头的加工工艺,果蔬化学成分与食品加工的关系,果蔬去皮和热烫的方法及技术要点,工序间护色的主要措施。
难点:每道加工工序与罐藏食品质量的关系
第三章 软饮料工艺(4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软饮料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各类软饮料用水的处理方法。
3.掌握碳酸饮料及果蔬汁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教学内容】
1.软饮料的概念和分类及其发展简史。
2.软饮料用水、各种软饮料的配料、包装容器及材料等的具体要求。
3.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4.果汁和蔬菜汁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各操作单元对本饮料的影响。
重点:碳酸饮料及果蔬汁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难点:果汁和蔬菜汁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各操作单元对本饮料的影响
第四章 果蔬制品工艺(2学时)
【目的要求】
⑴掌握干藏原理和影响果蔬干燥过程的因素。了解果蔬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干燥设备的种类及干燥技术的进展。初步掌握果蔬干燥工序,成品包装及贮藏的技术要点。
⑵果蔬冻藏的特点和基本要求。果蔬的冻结工艺及技术要点。冻藏品的贮藏和解冻。
⑶了解各类腌制品的特点及保藏原理,蔬菜腌制过程的主要作用及影响因素。初步掌握各类腌制品的加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教学内容】
1.干藏原理,果蔬的干燥过程及影响因素,果蔬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
2.干燥设备的种类及特点。
3.果蔬干制品的加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4.干燥技术的进展。
5.蔬菜腌制品的种类及其保藏原理。
6.蔬菜腌制过程的主要作用及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7.各类蔬菜腌制品的加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重点:果蔬干藏原理,果蔬的干燥过程及影响因素。蔬菜腌制品色、香、味形成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各类蔬菜腌制品加工的技术要点。
难点:影响果蔬冻制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及预防变色的措施。
第五章 乳制品工艺和大豆制品工艺(4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原料乳的验收和预处理。
2.掌握乳制品的加工工艺。
3.了解乳制品的贮藏和运输。
【教学内容】
1.我国乳品工业的发展概况及原料乳的验收和预处理。
2.各种液态乳的调配方案和加工方法。
3.各类乳制品的种类和组成及其加工工艺。
4.乳制品的贮藏和运输
重点:乳制品的加工工艺
难点:各类乳制品的种类和组成及其加工工艺
第六章 肉制品加工工艺(2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式肉制品及西式肉制品加工工艺。
【教学内容】
1.中式肉制品加工工艺。
2.西式肉制品加工工艺。
重点:肉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特性。
难点:肉类加工工艺
第七章 糖果和巧克力加工工艺(2学时)
1.基本内容
⑴ 糖制品的种类及各类制品的特点。
⑵ 糖制品的保藏原理,加工用糖的种类和性质,果胶凝胶形成的机理。 ⑶ 蜜饯类、果酱类的加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⑷ 糖制品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基本要求
⑴ 掌握糖制品的保藏原理,加工用糖的主要性质,果胶胶凝的条件。 ⑵ 初步掌握各类糖制品的加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⑶了解糖制品的分类及各类制品常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3.重点难点
加工用糖的主要性质及果胶的胶凝条件,各种糖制工艺的特点及技术要点。
第八章 粮谷制品加工工艺(2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米粉、面条及方便面的加工艺。
2.掌握各种焙烤食品的加工方法。 3.了解焙烤食品的分类。
【教学内容】
1.米粉、面条及方便面的加工艺。
2.蒸煮挤压食品的特点和生产原理以及挤压过程中各组分的变化。
3.各种焙烤食品的加工方法和分类。
重点:重要粮种的化学成分、分布及存在特征;淀粉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
难点:面粉、酵母、化学膨松剂、水、添加剂等在焙烤食品加工中的作用和质量要求,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面包、饼干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主要工序的工艺参数。
第九章 调味品加工工艺(2学时)
1.基本内容
⑴ 酱油酿造的微生物及生化过程,酱油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
⑵ 制醋的原料,麸曲制作方法,酒母和醋母的扩大培养;固态发酵醋和液态发酵醋的加工工艺;食醋的质量标准。
⑶ 豆酱、面酱和豆瓣辣酱发酵中的微生物、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
⑷ 豆腐乳发酵的类型,菌种的选择和培养,腐乳的发酵过程和色香味形的形成,腐乳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
⑸ 豆豉发酵的类型和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标准。
2.基本要求
⑴ 弄清酱油、食醋、酱类、豆腐乳、豆豉等发酵的主要微生物及色香味形成的机理。 ⑵ 掌握上述五类调味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
3.重点难点
米曲霉蛋白酶特性,酱油厚层通风制曲及低盐固态发酵管理技术;醋母培养和固态制醋工艺;豆酱和面酱生产工艺;毛霉腐乳菌种培养方法;毛霉腐乳、毛霉豆豉、曲霉豆豉的生产方法。
(二) 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表
| 章目 | 教学内容 | 理论与实验教学学时 | |
| 理论学时 | 实验学时 | ||
| 1 | 绪 论 | 2 | 0 |
| 2 | 第一章 食品的原料和材料 | 4 | 0 |
| 3 | 第二章 罐藏食品工艺 | 6 | 0 |
| 4 | 第三章 软饮料工艺 | 4 | 0 |
| 5 | 第四章 果蔬制品工艺 | 2 | 0 |
| 6 | 第五章 乳制品工艺和大豆制品工艺 | 4 | 0 |
| 7 | 第六章 肉制品加工工艺 | 2 | 0 |
| 8 | 第七章 糖果和巧克力加工工艺 | 2 | 0 |
| 9 | 第八章 粮谷制品加工工艺 | 2 | 0 |
| 10 | 第九章 调味品加工工艺 | 2 | 0 |
| 11 | 复习课 | 2 | 0 |
1、教学方式 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2、考核方式:考试
3、成绩评定:期末成绩70%,平时成绩30%
四、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课程教材:赵晋府,食品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6年第二版
参考资料:
1)周家春,食品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曾庆孝,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3)马长伟,曾名勇,食品工艺学导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3)宋纪蓉,食品工程技术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4)Dennis R.Heldman and Richard W..Hartel 著, 夏文水等译,食品加工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执笔人:朱玲 审核人:
编写日期:2017 年 2 月 22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