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5年度金华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获奖名单 | ||||||
| 发布时间: 2005/12/31 09:37:14 信息来源: 金华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 ||||||
| 2005年度金华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经评审小组认真评审,共评出一等奖16项(包括推广奖1项),二等奖45项,三等奖70项。经市教科规划办认定,共有353项课题达到结题要求,准予结题。现予以公布(名单见附件)。2005年度市级科研奖励经费发放标准为:一等奖1000元,二等奖800元,三等奖300元。 请各县(市、区)教育局、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做好优秀成果的推广和进一步的深化研究,为推动金华教育金华教育可持续发展、创建教育强市作贡献。 附: 金华市2005年教育科学规划优秀成果获奖名单 | ||||||
| 一等奖(15项) | ||||||
| 1 | 浙江中西部地区礼俗音乐研究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姜华敏 | 姜华敏 | ||
| 2 | 优化非智力因素促进小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 金师附小 | 徐锦生 | 王春燕 | ||
| 3 | 让儿童享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 | 永康市民主小学 | 王 俊 | 蒋巧君、应永清、李玲儿 | ||
| 4 | 小学生课堂学习交往合作行动研究 | 兰溪市云山小学 | 成彩平 | 课题组 | ||
| 5 | 永康市全面推进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 | 李宝贵 | 李宝贵、徐中收 | ||
| 6 | 五年制大专初等教育专业“自然科学教育方案”研究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何宝钢 | 刘鲁平 | ||
| 7 | “科幻·设计·制作”校本课程建设研究报告 | 武义壶山小学 | 李建生 | 张智武、李建生 | ||
| 8 | 小学高段评议全息阅读模式研究 | 东阳市外国语小学 | 卢雁红 | 卢雁红 | ||
| 9 | 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 金华二中 | 陈报南 | 陈报南、黄晓、施新秋、余梯华 | ||
| 10 | 农村高中创优教育品牌的实践与理论探讨 | 金华婺城区汤溪中学 | 丰建林 | 朱建民、胡华 | ||
| 11 | 义乌市区域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 义乌市教育局 | 金延风 | 李文洋、王康、曹伟华 | ||
| 12 | 整体开发,有效整合——《农村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 义乌市义亭镇中 | 朱建军、陈金勇 | 楼秀万、宗华娟、朱银香 | ||
| 13 | 基于起点合作自助多元发展-小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 金华婺城区北苑小学 | 施益新 | 邢丽君、章立平 | ||
| 14 | 让孩子运用多种感官体验身边的科学——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科学教育园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 永康市机关幼儿园 | 李梅枝 | 鲍淑珍、李梅枝 | ||
| 15 | 普通高中学生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害羞与英语学业求助行为的关系 | 金华金东区艾青中学 | 张克贤 | 张克贤 | ||
| 推广一等奖(1项) | ||||||
| 1 | 悄悄话信箱系列教育活动的研究与推广 | 金华开发区东苑小学 | 夏美丝 | 夏美丝 滕闽军 严卷文 | ||
| 二等奖(45项) | ||||||
| 1 | 小学生理财教育的实践研究 | 兰溪市实验小学 | 徐志华 | 叶 升 | ||
| 2 | 校本课程开发的新尝试——浙江省金华市东苑小学的经验 | 金华开发区东苑小学 | 夏美丝 | 夏美丝、周红琴 | ||
| 3 | 高中化用“尝试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金华六中 | 方厚今 | 方厚今 | ||
| 4 | 小学艺术课程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实践研究 | 义乌市绣湖小学 | 何晓东 | 何晓东、方必聪 | ||
| 5 | 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合作走班教学模式”探索 | 东阳市中天高中 | 徐福民 | 张新桥 | ||
| 6 | 留白的初中教育——“开放、自主”的小班化教育教学研究 | 义乌市宾王中学 | 季项增 | 杨泽英、季项增、赵红霞、李阳春 | ||
| 7 | 促进小学生最优发展的学习方式研究 | 永康市大司巷小学 | 黄伟星 | 林爱娟(主笔)、夏兰秋、卢艳姿 、林美兰、陈美芳 | ||
| 8 | 邀请型课堂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 | 兰溪市八中 | 周利根 | 朱卫潮 | ||
| 9 | 师范生科技素养的培养行动研究结题报告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成军 | 成军 | ||
| 10 | 润心无声—心理健康教育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义乌市绣湖中学 | 吴希红 | 金小东 | ||
| 11 | 特色幼儿园的创建与实践 | 永康市大司巷幼儿园 | 孔露苗 | 孔露苗等 | ||
| 12 | 初中语文比较阅读的行动研究 | 永康市教研室 | 胡新民 | 吕嘉兴、胡德方、金凤琴 | ||
| 13 | 走出高考文科综合历史复习教学的误区 | 金华一中 | 章年海 | 章年海 | ||
| 14 | 中国中学地理课程中中国区域划分的变化与内容研究 | 义乌中学 | 申大魁 | 申大魁 | ||
| 15 | 爱生态县 养生态德 育生态人——区域推进生态教育初步实践研究报告 | 磐安县教育局 | 卢华华 | 陈复兴 | ||
| 16 | 小学“三元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 东阳市吴宁二校 | 张兆成 | 任满娟 | ||
| 17 | 基于“心理理论”培养小学生社会能力的研究 | 永康市人民小学 | 施佩佩 | 施佩佩、朱振飞、徐俊英 | ||
| 18 | 金华市中小学生语料库建设与语言现状调查 | 金华教育学院 | 吴克强 | 吴克强 | ||
| 19 | 初中英语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 金华五中 | 卢莉 | 卢莉 | ||
| 20 | 小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 | 金华婺城区北山路小学 | 李倩 | 钱羡华 李倩 | ||
| 21 | 学校定向运动区域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金华市教育局 | 徐灵甫 | 黄海滨 | ||
| 22 | 山区中学研究型教师群体培养的实践研究 | 磐安中学 | 楼晓明 | 王通理 | ||
| 23 |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 磐安二中 | 周生民 | 陈向红、陈旭珍 | ||
| 24 | 基于专业化发展的农村小学教师“档案袋评价”研究 | 金华金东区澧浦小学 | 熊德华 | 熊德华、金有法 | ||
| 25 | 小学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 金华开发区东苑小学 | 邵彩仙 | 邵彩仙 | ||
| 26 | 基于环境教育的校本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研究 | 金华婺城区红湖路小学 | 张根梅 | 郑小丰 | ||
| 27 |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调适的研究 | 金华金东区艾青中学 | 傅景华 | 刘树载 | ||
| 28 | 促进教师适应新课程的研究 | 永康市小学 | 朱世统 | 徐向军、陈妙根、曹菊影、朱晓雯、徐洪波 | ||
| 29 | 以奖章激励为手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性研究 | 金华金东区塘雅中心学校 | 潘美进 | 黄建军 | ||
| 30 | 小学科学“做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 金师附小 | 王伟文 | 王伟文 | ||
| 31 | 弘扬“聚仁”精神 创建人文校园 | 兰溪市聚仁学校 | 郭慧 | 童国强 | ||
| 32 | 普通高中诚信教育校本化实践研究 | 东阳市巍山高中 | 王英鸿 | 李新地、华宏伟 | ||
| 33 | 基础教育改革视野下的中美音乐课程比较研究 | 金华二中 | 范琪雯 | 范琪雯 | ||
| 34 |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金华开发区南苑小学 | 张淑贞 | 张淑贞 | ||
| 35 | 教学新课程背景下“生成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 武义教研室 | 陈 力 | 陈 力 | ||
| 36 | 快乐运动课——小学体育课间运动课校本课程构建实践研究 | 金华金东区东关小学 | 钱光明 | 游兆军 | ||
| 37 |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持续成长的研究与实践 | 永康四中 | 王钟宝 | 朱汉盛 | ||
| 38 | 普通高中青年教师专业化培养策略研究报告 | 武义第三中学 | 翁华荣 | 周志伟、翁华荣 | ||
| 39 | 民工子弟学校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 金华婺城区民工子弟学校 | 夏月秋 | 叶晓明、罗良庆 | ||
| 40 | 小学语文人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金华开发区南苑小学 | 施艳芳 | 施艳芳、 欧阳绍健 | ||
| 41 | 小学科学课结构活动的设计与策略研究 | 金华开发区教育分局 | 陈玉芬 | 章苏琴 | ||
| 42 | 小学生道德底线教育的实践研究 | 义乌市江东第一小学 | 邵健胜 | 周兰兰 | ||
| 43 | 地方高级院校与企业互动的办学机制研究结题报告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徐澍敏 | 徐澍敏 | ||
| 44 | 初中科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讨与实践 | 金华五中 | 虞春芳 | 虞春芳 | ||
| 45 | 农村留守儿童互助小组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 兰溪市柏社小学 | 钟立新 | 吕惠琴 | ||
| 三等奖(70项) | ||||||
| 1 | 职校实行德育辅导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 义乌市城镇职校 | 王江民 | 朱晓禄、梁春龙 | ||
| 2 | 高中英语阅读策略实验研究 | 浦江中学 | 陈天佑 | 金爱英 | ||
| 3 | 乡镇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自我教育研究 | 浦江县第三中学 | 王建军 | 王建军 | ||
| 4 | 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研究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杜 政 | 杜 政 | ||
| 5 | 小学语文“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 永康市大司巷小学 | 夏 慰 | 夏 慰、林爱娟、夏灵燕 | ||
| 6 | 高中语文随笔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 金华一中 | 滕世群 | 滕世群 | ||
| 7 | 初中思想品德课课题式教学研究 | 金华开发区南苑中学 | 叶建华 | 叶建华 | ||
| 8 | 新课改与初中教师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 | 永康二中 | 施新祥 | 朱振飞、施新祥 | ||
| 9 | 中学语文聆听能力的培养 | 兰溪市一中 | 王俊海 | 王俊海 | ||
| 10 | 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全面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研究 | 金华开发区东苑小学 | 何秋瑜 | 何秋瑜 | ||
| 11 | 走进永康——我园园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永康市机关幼儿园 | 陈蓓蕾 | 陈蓓蕾 | ||
| 12 | 浙江省城镇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的研究 | 金华二中 | 李月叶 | 李月叶 | ||
| 13 | 食品类专业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验 | 金华商业学校 | 黄俊 | 黄俊、黄水品、陈平 | ||
| 14 | 结合语音意识进行英语拼读训练的教学实验研究 | 浦江县实验中学 | 郭林土 | 邵向阳 | ||
| 15 | 农村小学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 | 浦江县郑宅中小 | 邵建勋 | 傅海鹰 | ||
| 16 | 小学法制教育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 | 金华婺城区乾西小学 | 吴志华 | 吴志华 | ||
| 17 |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 金华开发区苏孟小学 | 高亚丽 | 高亚丽 | ||
| 18 | 七—九年级语文立体化教学行动研究 | 永康三中 | 裘祖学 | 傅妙红、陈美秋、王艾荷 | ||
| 19 |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 | 义乌市上溪镇中 | 龚待忠 | 陈邦造、斯文辉 | ||
| 20 | 弘扬“江南第一家”优良传统文化 在学生中开展孝敬教育的实践 | 浦江县郑宅中小 | 张艳云 | 张艳云 | ||
| 21 | 交互式教学情境下中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研究 | 东阳市吴宁三中 | 赵旦红 | 韦布才 | ||
| 22 | 普通高中学生数学自我监控能力及培养 | 金华八中 | 方家鸿 | 方家鸿 | ||
| 23 |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多元智能发展的促进研究 | 永康市古山小学 | 胡高福 | 胡高福、朱惠英、周爱颖 | ||
| 24 | 小学低年级以矫正缺点为取向的批评的研究 | 东阳市吴宁二校 | 张莉 | 张莉 | ||
| 25 | 关于数学建模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 兰溪市三中 | 朱卫国 | 朱卫国 | ||
| 26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开放性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 | 东阳市外国语学校 | 吴海尧 | 葛永乐 | ||
| 27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 金华婺城区教研室 | 姜根华 | 姜根华、潘志新 | ||
| 28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创生与利用的实践研究 | 金华婺城区环城小学 | 洪春花 | 洪春花 | ||
| 29 | 网络环境下小学美术课堂多元化学习方式的研究 | 金华开发区西苑小学 | 吴立文 | 吴立文 | ||
| 30 | 以一本“诫子书”托起德育大课堂的实践研究 | 兰溪市诸葛小学 | 徐小勇 | 诸葛雪良 | ||
| 31 |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模式及关联要素研究 | 金华教育学院 | 陈 虹 | 陈 虹 | ||
| 32 | 提升学习困难儿童学习能力的研究 | 永康市实验学校 | 吕阳春 | 吕阳春 | ||
| 33 | 筑绿色风景,做生态保护人—生态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 磐安县安文镇校 | 曹冬仙 | 孔爱玉 | ||
| 34 |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渗透心理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 兰溪市一中 | 郑伟新 | 郑伟新 | ||
| 35 |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研究 | 永康小学 | 田凌艳 徐洪波 | 田凌艳、徐洪波、朱世统、王东正、罗玲 | ||
| 36 | 以“小公民争章”活动为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 浦江县黄宅中小 | 黄国增 | 蒋君静 | ||
| 37 | 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研究 | 永康市实验学校 | 施晓红 | 施晓红 | ||
| 38 | 农村小学传承儒学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 金华婺城区临江小学 | 俞剑士 | 俞剑士 | ||
| 39 | 农村学困生帮导行动研究 | 义乌市后宅中学 | 吴忠强 | 成江银 | ||
| 40 | 小学生自主学习现状与对策研究 | 义乌市教师进修学校 | 陈德松 | 陈德松 | ||
| 41 | 中职财会案例教学的实践 | 永康市职技校 | 舒 定 | 舒 定、许臣平 | ||
| 42 | 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有效师幼互动的研究 | 义乌市机关二幼 | 余巧娟 | 斯玉玲 | ||
| 43 | 小学动态生成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研究 | 东阳市外国语小学 | 方旭莉 | 方旭莉 | ||
| 44 | 山区希望小学“爱心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 磐安县墅安希望小学 | 曹苏芬 | 曹苏芬 | ||
| 45 |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 东阳中学 | 马沪乡 | 卢飞进、马沪乡 | ||
| 46 |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科教学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 永康三中 | 吕嘉兴 | 吕嘉兴 | ||
| 47 |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成本研究 | 金华商业学校 | 韦旭源 | 韦旭源 | ||
| 48 | 以“笑脸之星”活动为载体实施行为习惯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 金华金东区孝顺镇浦口小学 | 范德虎 | 傅燕珍、范德虎 | ||
| 49 |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实验 | 义乌市稠城第一小学 | 王小坚 | 王小坚 | ||
| 50 | 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 | 浦江县浦阳二小 | 陈丹梅 | 沈巧莲 | ||
| 51 | 诗歌在低段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 浦江县浦阳三小 | 黄玉英 | 潘美萍 | ||
| 52 | “自主——多元”的综合识字教学研究 | 浦江县浦阳三小 | 黄玉英 | 黄兰蓉 | ||
| 53 | 农村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 磐安二中 | 朱梅光 | 朱梅光 | ||
| 54 | 不同类体育运动对在学生强迫症状影响的比较研究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陈素珍 | 陈素珍 | ||
| 55 | 职业学校流生控制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 金华婺城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俞晓斌 | 张雪飞 | ||
| 56 | 小学生诚信道德活动教育研究 | 浦江县浦阳二小 | 黄芒芳 | 张晓娟 | ||
| 57 |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 金华开发区西苑小学 | 潘善菊 | 潘善菊 | ||
| 58 | 关注教材.探索教学.发展学生——小学低年级数学标准教材使用的实证研究 | 义乌市实验小学 | 朱向阳 | 朱向阳 | ||
| 59 |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转变的研究 | 浦江县实验小学 | 郑可章 | 潘朝阳 | ||
| 60 | 农村小学诚信教育实践研究报告 | 武义邵宅小学 | 程华杰 | 童书琴、程华杰、鲍美球 | ||
| 61 | 农村小学合作教育研究报告 | 武义柳城小学 | 雷旭雄 | 蓝云建 | ||
| 62 | 中学地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 磐安中学 | 周红星 | 周红星 | ||
| 63 | 小学班集体建设中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 磐安县南园(实验)小学 | 黄飞鸽 | 蒋丽霞 | ||
|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傅拥军 | 傅拥军 | |||
| 65 | 和谐校园文化构建的研究 | 东阳市教育局 | 杜承平 | 陆津津 | ||
| 66 | 小学阶段以教育评价促行为规范养成的策略研究 | 东阳市巍山中心小学 | 赵巧仙吕巧芳 | 程亦平 | ||
| 67 | 农村重点中学心理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 | 金华婺城区汤溪中学 | 苏益林 | 陈波 | ||
| 68 | 新课改背景下物理多样化教学策略探索与实践 | 金华婺城区汤溪中学 | 余献君 | 余献君 | ||
| 69 | 营造英语文化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 金华开发区十五中学 | 金跃芳 | 王跑军 | ||
| 70 | 家长学校“主体化”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探索 | 金华金东区孝顺中心小学 | 叶亦美 | 金美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