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音乐音乐工作案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1:02:37
文档

小学音乐音乐工作案例

 课题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欣赏《金色的秋天》作者及工作单位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自主地让学生 探究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1,重视音乐听觉培养2,强调音乐情感体验3,创设多种体验形式4,情景陶冶激发学生创造表现欲望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欣赏《金色的秋天》本课通过音乐欣赏,给音乐编配打击节奏,唱歌,绘画四个方面来表现“秋天”。围绕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四方面的基本要求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全
推荐度:
导读 课题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欣赏《金色的秋天》作者及工作单位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自主地让学生 探究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1,重视音乐听觉培养2,强调音乐情感体验3,创设多种体验形式4,情景陶冶激发学生创造表现欲望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欣赏《金色的秋天》本课通过音乐欣赏,给音乐编配打击节奏,唱歌,绘画四个方面来表现“秋天”。围绕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四方面的基本要求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全
 

课题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欣赏《金色的秋天》

作者及工作单位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自主地让学生 探究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1,重视音乐听觉培养2,强调音乐情感体验 3,创设多种体验形式 4,情景陶冶激发学生创造表现欲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欣赏《金色的秋天》本课通过音乐欣赏,给音乐编配打击节奏,唱歌,绘画四个方面来表现“秋天”。围绕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四方面的基本要求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全身心的沉浸在金秋浓郁的诗情画意中,从中体验审美愉悦。让学生在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秋天的美。   

 通过学生课内的体验,引导他们充分发挥想象,用语言、律动、表演、节奏等模仿表达生活中的声音,进行音乐探索与演练,开展创编与表现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音乐鉴赏能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刚入中学,由于来自不同的小学,基础参差不齐,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能力不同,教师应顾及全体注重个性差异。但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展现自我,求知欲浓,已经具有参与意识和交流愿望,获得新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表达感情的方式较之小学阶段有明显变化。因此,本课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巩固和提高音乐表现力,拓宽视野,增强多元化教育。通过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认识到生活给音乐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收》《丰收锣鼓》《扬鞭催马运粮忙》等这些作品,了解音乐是如何描绘秋收的喜悦心情,在教学中享受音乐审美的愉悦。

   2, 认识一些民族乐器和打击乐并辨别音色,学打节奏。

    3,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各种活动,如打击乐合奏、表演、节奏律动训练、绘画、书写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体验集体参与共同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音乐如何渲染气氛描绘场景。 

 教学难点:学生的创作活动及听辨民族乐器的音色并学习打节奏。

教学流程示意
寻秋

课件展示美丽的秋景、秋图

课件展示秋收的喜悦

                欣赏《金色的秋天》

    

欣赏:《收》《丰收锣鼓》 

听赏: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

秋声

    

1.用舞蹈和打击乐表现农民载歌载舞欢收。

2.吟诗,作画表达送粮群众的喜悦的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秋乐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评。

秋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 :创设情景——让学生寻秋1、教师提问:画面中的景色告诉我们什么季节到了?学生讨论回答:《出示课件》展示美丽的秋景、秋图、2,教师提问:秋天是怎样的季节?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展示秋收的喜悦。

    二,展开新课: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听!人们奏起了欢收的乐曲——引出秋声。

   《一》欣赏:《收》

1,介绍作品(略)2,认识民族乐器。将画面中的乐器名称写下来。3,展示乐器。学习一些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分组展示打击乐合奏。设计意图  :掌握一种乐器培养合作精神。

《二》欣赏民乐合奏《丰收锣鼓》,

1,请听辨先后出现的演奏乐器。(1)堂鼓(2)唢呐(3)二胡(4)云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听觉灵敏度,也可以加深对民族乐器的印象。

2,给音乐分段。每一段表现了什么内容。学生讨论回答:第一部分:开镰收割,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第二部分:竹笛开始,表现秋天美景,抒发劳动者欢快的心情。第三部分:全曲高潮,表现欢收的热烈场面。                                               

3,学生合奏收。设计意图,用乐器唤起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记忆力与创编能力并在音乐的探索与演练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无穷魅力与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使用打击乐的能力。

   《三》听赏: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

    1,讨论:乐曲中反复运用的典型节奏模拟、象征什么?

2,乐曲表达了何种音乐情绪?学生讨论回答

3,作品介绍。(略)教师引导:用笛子演奏长颤音,模拟马的嘶叫声,表现一队满载粮食的马车在大路上疾驰。学生再次欣赏感受人物的精神面貌。

   三,秋乐。   乐曲情绪欢快热烈,旋律舒展明朗,农民获得丰收,喜气洋洋,我们也心情愉悦。

1,请学生自己设计动作,扮演角色,全班分组,一组用打击乐器模仿马蹄声,为音乐伴奏,另一组随音乐做动作,表现音乐中的场景。(1)表演农民伯伯喜送丰收粮的形象(2)吟诗,作画表达送粮群众的喜悦的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3)用舞蹈和打击乐表现农民载歌载舞欢收。设计意图:律动,培养学生身体协调性和创造性。

   四,秋语。学生自评互评创作活动,教师总评。

    秋天是成熟的、火红的季节,农民的辛勤劳作终于得到了回报。只要肯播下希望的种子,就会有机会收获喜悦的硕果。

                        板书设计

《金色的秋天》——寻秋——秋声——秋乐——秋语

教学反思
     本课多次设置艺术实践活动,既整合了多元化艺术,又为培养学生的自信搭建了平台,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拓宽了知识面, 提高了综合感知艺术的能力,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艺术素养,贯穿了《音乐课程标准》中的“音乐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与相关文化”四条主线,教学效果较好。但乐器学生刚接触,打击的节奏不太规范,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多加练习。

 

文档

小学音乐音乐工作案例

 课题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欣赏《金色的秋天》作者及工作单位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自主地让学生 探究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1,重视音乐听觉培养2,强调音乐情感体验3,创设多种体验形式4,情景陶冶激发学生创造表现欲望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欣赏《金色的秋天》本课通过音乐欣赏,给音乐编配打击节奏,唱歌,绘画四个方面来表现“秋天”。围绕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四方面的基本要求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