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 、 和 ;其中对刀具
使用寿命影响最大的是 。
2、车削主运动是 ;镗削主运动是 ;龙门铣主运动是 ;磨削主运动是 。
3、在刀具几何参数选择中,粗加工时宜选择较小的前角;精加工时为了提高表面质量,宜选取较 的前角和后角;为提高刀具使用寿命宜选取较 的后角。
4、刀具的磨损机制有: 、 、 、
和 。
5、机床的基本结构包括 、 、 、
和 。
6、孔的机械加工方法有(至少写出四种) 、 、 和
。
7、车削加工中由于主轴回转误差存在,车外圆时会产生 误差,车端
面时会产生 误差。
8、零件的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包含 和
。
9、加工质量要求高的零件的的机械加工阶段一般划分 、 、
和 四个阶段。
10、已知圆钢型毛坯偏心量e=4mm,每次走刀误差复映系数ε=0.1,经 次
走刀后,外圆的偏心量小于0.001。
二、简答题(30分,每题5分)
1、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性能?
2、简述积屑瘤的成因及其控制措施。
3、什么是欠定位?什么是过定位?在正确的定位方案中,两者都是允许的吗?
4、机床夹具有哪几部分组成?
5、简述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6、简述机械加工工序先后顺序安排所遵循的原则。
三、分析作图题(20分)
1、已知某类车刀,其主偏角=45o、副偏角=15o、前角=10o、后角=8o、副后角=6o、刃倾角=5o。请在正交平面(主剖面)参考系中标注出上述角度,并指出该车刀可加工什么类型的表面(至少写出两种)(7分)。
2、分析下图所示定位方式,指出图中各个定位元件所的自由度,并判断有无欠定位或过定位现象,如何改正?(6分)
3、分析以下各图中的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8分)
(零件的夹紧方案)
(零件的加工工艺性)
四、计算题(30分,每题6分)
1、某轴设计尺寸为φ450-0.016 mm,需经粗车—半精车—精车—磨四道工序,各工序的双边余量及公差如下表,试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其极限偏差并填入下表(单位mm)。
| 工序名称 | 工序 余量 | 工序公差 | 工序尺寸及 极限偏差 |
| 磨外圆 | 0.2 | 0.016 | 450-0.016 |
| 精车 | 0.8 | 0.025 | |
| 半精车 | 1.5 | 0.062 | |
| 粗车 | 3.5 | 0.100 | |
| 毛坯 | ±1.0 |
1)画出尺寸分布图,判断是否有可修复的不合格品并在图中标出。
2)计算工艺能力系数、常值系统误差值。
3、下图a所示为铣键槽的工序简图,已知轴径尺寸为mm,试分别计算图b、c两种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
4、下图为齿轮轴截面图,要求保证轴径尺寸mm和键槽深mm。其工艺过程为;1)车外圆至mm;2)铣键槽深至尺寸H;3)热处理;4)磨外圆至尺寸mm。试求工序尺寸H及其极限偏差。
5、图示为键与键槽的装配关系,要求配合有0.0025~0.0075mm的过盈量,已知A1=28mm, A2=28mm,制造经济公差为0.010mm。现采用分组装配法来保证上述精度,试求键和键槽的分组及各组键和键槽的工序尺寸及其极限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