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三章 加强危险源管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1:02:59
文档

第三章 加强危险源管理

第三章加强危险源管理本节要点1.危险源的相关知识2.危险源控制的3种途径3.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2.4危险源的相关知识1.危险源的概念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也不同。对企业来说,可能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而对一个车间来说,可能某台设备就是危险源。2.危险源的三要素潜在危险性、存
推荐度:
导读第三章加强危险源管理本节要点1.危险源的相关知识2.危险源控制的3种途径3.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2.4危险源的相关知识1.危险源的概念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也不同。对企业来说,可能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而对一个车间来说,可能某台设备就是危险源。2.危险源的三要素潜在危险性、存
第三章加强危险源管理

本节要点

1.危险源的相关知识

2.危险源控制的3种途径

3.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

2.4 危险源的相关知识

1.危险源的概念

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或爆发的地方。

   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也不同。对企业来说,可能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而对一个车间来说,可能某台设备就是危险源。

2.危险源的三要素

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是危险源的三要素。

(1)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     

(2)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状态和约束条件,如压力、温度、湿度、稳定性、盛装容器的坚固性、周围噪声等。

(3)触发因素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每一类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或者压力等。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可能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申的作用,可把危险源划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两大类。

1第一类危险源。表列出了伤害事故类型和可能导致各种伤害事故的第一类危险源。

事故类型危险可能诱因第一类危险源
物体打击产生物体落下、抛出、破裂、飞散的设备、场所操作落下、抛出、破裂、飞散的物体
车辆伤害车辆和使车辆移动的索引设备、坡道运动的车辆、人体
机械伤害机械的驱动装置机械的运动的部分、人体
起重伤害起重、提升机械被吊起的重物
触电电源装置带电体、高跨步电压区域
灼烫热源、加热设备、炉灶等发热体高温物体、高温物质
火灾可燃物火焰、烟气
高处坠落高差大的场所,人员借以升降的设备、装置人体
坍塌土石方工程的边坡、料堆、料仓、建筑物、构筑物边坡土(岩)体、物料、建筑物、

冒顶片帮矿山采掘空间的围岩体顶板、两帮围岩
放炮、火药爆炸炸药
瓦斯爆炸可燃性气体、可燃性粉尘
压力容器爆炸锅炉内部容纳物
锅炉爆炸"

压力容器蒸汽
淹溺江、河、湖、海、池塘、洪水、储水容器
中毒窒息产生、储存、聚积有毒、有害物质的装置、容器、场所有毒、有害物质
  (2) 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可能使约束、危险源的措施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三个方面。

1人的因素包括各种不安全行为、失误等。

不安全行为是指明显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

 例如,不断开电源就带电修理电气线路等而导致发生的触电事故等。

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预定的标准。例如,合错了开关,使检修中的线路带电误开阀门,使有害气体泄放等。

    不安全行为、失误都可能直接破坏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导致事故的发生。

 ②物的因素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物产生的故障或失效。

   物的不安全状态也叫隐患,是指机械设备等处于明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状态。例如,没有防护装置的传动齿轮、裸露的带电体等。

   物的故障或失效;是指机械设备、零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它可能直接使约束、危险源的措施失效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例如,电线绝缘体损坏发生漏电;管路破裂使其申有毒、有害介质发生泄漏等。

 ③环境因素主要是指系统运行的环境,如温度、湿度、照明、粉尘、通风换气、噪声和振动等,以及企业和社会的软环境。

    不良环境可能会引起物的因素问题或人的因素问题。例如,潮湿的环境会加速金属腐蚀而降低容器强度;生产现场强烈的噪声影响人的情绪,分散人的注意力而导致人为操作失误;企业管理制度、人际关系等,会影响人的心理,也可能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等。

  2.5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的关系

第二类危险源往往围绕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发生,它们出现的情况决定了事故发生的概率.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2.6 危险源控制的3 种途径

危险源控制可从3个方面进行,即技术控制、人行为控制和管理控制.

1.技术控制

   技术控制是指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对固有危险源进行控制,主要技术包括消除、控制、防护、隔离、监控、保留和转移等。

2.人行为控制

  人行为控制是指通过控制人为失误,减少由于人的不正确行为而导致的对危险源的触发作用。

   人为失误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如下几种:①操作失误;②指挥失当;③不正确的判断或缺乏判断;④不认真,粗心大意;⑤厌烦、懈怠、懒散;⑥疲劳、过于紧张;⑦生病或生理缺陷;⑧ 错误使甩防护用品和防护装置。

  对人行为进行的控制,首先要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的安全化;其次应做到操作安全化。

3.管理控制

 (1)建立、健全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规章制度。危险源确定后,在对其进行系统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如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源重点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日常管理制度、交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应急措施、考核奖惩制度等。

 (2) 明确责任、定期检查。应根据各种危险源的等级,分别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要明确各级危险源的定期检查责任。除了作业人员必须每天自查外,还要规定各级领导的定期检查。对于重点危险源,应做到总经理半年查,经理月查,主管周查,工段长、班组长日查等。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① 对危险源的检查要对照检查表,逐条逐项、一丝不苟地进行标准检查,并做好记录;②如发现隐患,应按照信息反馈制度及时进行反馈,使其尽早得到消除;③凡末按要求履行检查职责而导致事故发生者,要依法追究责任,不能姑息;④规定各级管理者定期检查,有助于增强其安全责任感,体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也有助于及早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并使之尽快解决。⑤专职安全技术人员要对各级人员实行检查的情况定期检查、监督并严格考评,以实现管理的封闭性。

  (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要严格要求作业人员贯彻有关危险源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如搞好安全值班、交工作;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日常安检要按照安全检查表进行;危险作业须经过审批才能操作等。所有活动均应按要求认真做好记录。领导和安全技术部门要定期进行严格的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给以指导教育,根据检查考核情况,做到奖惩分明。

 (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要建立、健全危险源信息反馈系统,制定信息反馈制度并严格贯彻实施。对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应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按照规定分级进行信息反馈和整改,做好记录;发现重大隐患,应立即向安全技术部门和行政主管报告。信息反馈和整改的责任应落实到个人。对信息反馈和隐患整改的情况,各级管理者和安全技术部门要定期考核并做好奖惩。安全技术部门还要定期收集、处理各种安全信息,及时提供给各级管理者研究决策,使得危险源的控制管理工作得到不断的改进。

 (5)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工作,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外,还应建立、健全危险源的安全档案和设置安全标志牌。根据安全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建立危险源档案,并指定专人保管,做好定期整理;在危险源的显著位置悬挂安全标志牌,标明危险等级和具体负责人;按照国家标准的安全标志标明主要危险,并扼要注明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6)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对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应制定考核标准。考核标准耍力求量化,区分等级。定期严格考评,并给予奖惩,且考核结果应与班组升级和评先进结合起来。通过逐年提高要求,可促使控制和管理危险源水平的不断提高。

3.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

危险源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辨识或确认高危险性的工业设备(危险源),是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辨识危险源时,应依据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源。

2.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

  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产生原因与作用机制;②依次评价己辨识的危险事件的发生概率;③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④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⑤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了可接受水平,否则需采取进一步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3.危险源的管理

 企业应对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积评价后,应针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一套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包括化学品的选择,设备的设计、建造、运转、维修和有计划的检查)和组织措施(包括对人员的培训与指导,提供保证其安全的设备,工作人员水平、工作时间、职责的确定,以及对外部合同工和现场临时工的管理等),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4.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企业应在规定期限内,对己辨识积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上级部门提交安全报告。安全报告应详细说明重大危险源的具体情况,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及前提条件,安全操作和预防失误的控制措施,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可能性及导致的后果,事故后果的措施,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企业应制定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且定期检验和评估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程序的有效程度,在必要时进行修订。

6.危险源的监察

 企业领导必须派出经过培训的、合格的技术人员,定期对危险源进行监察、调查、评估和咨询.

思考?

1.请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对所有的危险源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并登记造册,对一些管理不到位的重大危险源提出整改意见。

文档

第三章 加强危险源管理

第三章加强危险源管理本节要点1.危险源的相关知识2.危险源控制的3种途径3.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2.4危险源的相关知识1.危险源的概念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也不同。对企业来说,可能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而对一个车间来说,可能某台设备就是危险源。2.危险源的三要素潜在危险性、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