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保障学生顺利通过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希望学生及学生家长了解如下事宜:
一、考试期间的心理调适(含考试前几天)
(一)、培养自信 自信能使人保持心理稳定的重要条件,是成功的精神力量。不少考生的压力首先来源于对自己缺乏信心,因此要想在中考中顺利过关,首先就要学会充满自信。
1、对消极的自我意识进行自我辩论。中考还未进行,一切尚未定论。虽然平日学习也有不少薄弱环节,但以往的成绩也证明自己是有一定实力的,现在的任务是要有条不紊到复习,保持良好的心态去迎考,只有不为中考担心,才能保证正常乃至超常发挥。
2、积极自我暗示或榜样自居。请告诉自己“我能行”“我喜欢自己”“我有应变能力和承受能力”。这不仅是口头上对自己这样说,而是要找各种理由真诚地告诉自己,使自己确信这些
3、正确对待模拟考试成绩。中考成绩与模拟考试相联系,又是一次的应考过程,所以受模拟考试成绩影响不要太大,模拟考试重在提升应考的心理和答题技巧。
4、从现在开始不再做难题,不再一味地、漫无目的地做新题。强化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增强信心。每个人掌握的知识程度不一样,中考的目标就不一样。只要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标就是中考成功。临考前几天,每天挺胸抬头快步走,有助于增强信心,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不要迷信。信心是中考成功的灵魂,只要有良好的心态就能达到你的目标。
(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良好的情绪状态不仅能使考生充满自信,也能大大提高复习的效率,是中考顺利过关的关键之一。
1、尊重肌体“语言”。当你的机体感到劳累时,那就是在提醒你该休息、调整了。每个人的肌体结构不同,对疲劳的耐受力也不一样。尊重你自己的肌体感受,不要给自己安排承受不了的任务,也不要过分强调毅力的作用,那会坏了学习的胃口、影响学习的情绪。当疲劳、低效时,就设法调整、放松,使自己的情绪经常处于适度兴奋的最佳状态。
2、适度地原谅自己。面对中考的不可知性,同学们为增加把握,总有一种对学习的工作量和和学习目标高要求的倾向,结果常常是不能如愿。这时,需要接受现实,适度地原谅自己,不要总是在对自己的不满意中空耗心理能量,尽了最大努力就够了。
3、请家长配合创造宽松的环境氛围。
学生应主动和家长沟通,不要过分关心和过度照顾,让你轻松坦然地复习、迎考。
4、适度散步,吸取户外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绿色。
5、勤做深呼吸。深呼吸是调整情绪的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考生闭上眼睛坐在椅子上,吸气时要缓慢,呼气时更要缓慢。最重要的是深呼吸调节情绪的方法要经常做,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考试刚开始时,可以用这种方法让自己平静下来。
(三)、科学安排时间
1、制定好作息时间。把每天的复习功课、文体活动、休息与睡眠的时间安排合理,按计划行事,防止复习忙忙乱乱。
2、进入中考时间节奏。按照中考时间安排自己的复习时间。有助于进入考试状态,有助于在考场上正常发挥。
3、抓住最佳记忆时间。心理学研究证明,早上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前半小时记忆效果最好。建议考生在这两个时段复习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内容。
4、调整睡眠。从考前几天开始就不要再开夜车了。根据自己情况在10点到11点入睡。一般保证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中午午睡20分钟左右。考前一天晚上不可过早上床,否则很容易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使情绪烦躁不安,影响考试。
(四)、防止干扰
1、最好不要看电视或大部头作品或玩电脑。容易上瘾的不要沾边,容易在大脑形成优势兴奋灶,抑制已掌握知识的发挥。
2、注意饮食,防止胃肠疾病。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平衡营养。不可大鱼大肉,暴饮暴食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情绪安定,不利于考试。
3、心平气和,防止烦躁。不想考试后的事,不与人争论问题,心平气和地对待考前的一些事情。考前有些紧张担心在所难免,有些焦虑不要看得太重,否则会影响考试。
4、在中考中,不谈论涉及已考过科目的任何问题,即使是考得很好也不去想它,杜绝任何可能影响后面考试的因素。
二、中考饮食注意事项:
1、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一日三餐的质量。要按照“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基本原则,早餐要吃好,不吃早餐或不重视早餐,容易发生低血糖晕厥现象,同时注意中考期间不要突然改变平时自己肠胃已经适应的饮食习惯。
2、要符合夏季的特点。要少吃油腻食品,以减轻胃肠负担。要多吃营养丰富且有清热祛暑功效的瓜果、蔬菜,如番茄、黄瓜、扁豆、芹菜、西瓜、茄子、冬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3、要注意平衡饮食,做到粗细搭配、干稀搭配、主副食品搭配、荤素搭配、菜的颜色搭配。不要大鱼大肉,要以素菜为主,荤菜方面,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多吃鱼、瘦肉和鸡鸭。荤菜不要吃得太多。不喜欢吃肉的学生可多吃些豆腐、豆花、豆腐脑等豆制品,同样可以补充蛋白质。要注意烹调方法多样化,力求做到色、香、味、形俱佳。
4、要以“杂”、“平”为宜。好的营养是“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都应满足人体的需要。营养摄取的关键在于“平”——不过剩,也不过少。不要吃得太饱,不要吃太多零食,不要吃冷饮如汽水、冰水等,不要吃生、冷和凉拌菜,尽量不喝碳酸型和兴奋型饮料,不要吃剩余的食物,以免发生肠胃疾病。
5、要注意多饮水,可以喝些淡盐水、生理盐水和菜汤等,以避免因低钠造成抽搐和中暑。
6、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购买新鲜食品最好当天制作当天食用。从冰箱取出的食品一定要重新加热后再食用,以防引起腹泻及其他的肠胃疾病。在考试期间千万不要吃剩饭菜,以防夏天天热食物变质导致的食物中毒。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可以在淡盐水中浸泡一会儿,最好能用开水烫洗或消毒。外出时禁止吃小摊贩出售的食品,家中的食具要消毒,饭前便后要洗手。
7、临考期间要多吃些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核桃、瓜子仁、松子仁、花生米、麻油、鱼油等。为保持头脑清醒,可适当进食富含卵磷脂类食品,如动物脑、蛋黄、豆制品、鱼肝油等。
8、考试当天早饭要吃稍干一点,咸一点,因食盐中的钠在体内有水钠潴留作用,所以考试时不会因感到憋尿而分散精力。
三、中考安全注意事项(具体参见《中考安全责任书》)
四、学生应了解如下信息
1、每考场30人(尾考场可能少于30人),单人、单桌(洞口朝前)、单行(课桌横向间距不小于80厘米,纵向间距应均匀),按“W”形安排,纵向为“七、七、八、八”。远离考场门口的前排第一位考生的考号为该考场第一个考号(首考号)。
考场门口张贴“场标”(考场号、考生首考号、尾考号),桌面左上角贴“考生信息条”(左边靠墙的课桌贴在右上角),其内容和顺序为:姓名、准考证号、座号。
2、6月11日下午(初二学生6月14日下午)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考生看考场,熟悉自己所在的考场和座号。
3、考试日程及时间安排 语文、数学、英语的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物理、化学的考试时间均为90分钟;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的考试时间均为60分钟。具体时间安排见下表:
| 日 期 | 科目及时间 | 科目及时间 |
| 6月12日(星期四) | 语文( 8:30-10:30) | 物理(14:00-15:30)政治(16:30-17:30) |
| 6月13日(星期五) | 数学( 8:30-10:30) | 化学(14:00-15:30)历史(16:30-17:30) |
| 6月14日(星期六) | 英语( 8:30-10:30) | |
| 6月15日(星期日) | 地理( 8:30- 9:30) 生物(10:30-11:30) |
1、答题前应完成的工作。
监考教师会在考前5分钟(英语15分钟)分发试题。试题下发后,考生在答题前在监考教师的提示下完成以下工作:
在答题纸规定的地方填写考生的毕业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座号等相关内容(可以照着准考证填写),填涂一定要准确,从拉练和初二抽考来看,部分同学填涂仍需进一步重视。填写内容要用黑色中性笔进行填写。
填涂答题卡时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有:
(1).答案选项填涂过轻,导致不能正确识别选项的正误;
(2).答案选项填涂偏离选项位置,出现偏上或偏下状况,导致不能识别所选项目。
(3).考号填涂出现错误,主要表现填涂不一致、填涂项目栏目重叠。
(4).学生没有填考号,只是涂考号,导致不能判断涂号是否正确。
(5).学生对禁填项目“缺考”栏目进行了填写;
(6).学生对考号不涂或是乱涂
2、稳定情绪先易后难。考试刚开始时,心情一般较紧张,在做了几道有把握的题目之后(这类题常放在开始阶段),心情就会逐渐稳定下来,智力活动也就恢复常态,这时再做较难的题目也就容易奏效了,关键是刚开始时要稳定情绪,要战胜自己的临场恐惧症、临场紧张症。
3、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审题要做到:一不漏题;二不看错题;三要看准题;四要看全题目的条件和要求。考试时我们可能会遇到有些题目似曾相识,但要看清楚,此题非彼题,切不可盲目地用过去的思维和习惯去想当然地解答,要严防因疏忽大意造成错漏。
4、重视容易题善待难题。中考题大部分都是基础题,都是我们认为的容易题。容易题,往往使人疏忽大意、掉以轻心,所以有“容易题,容易错”之说。因此,对容易题更应重视,该得分时一定要得分,要做到不失分或少失分。若真是遇到难题一时做不出来时,不必紧张,先做个记号,留到最后做。要知道,难题对你难,对别人也同样难。做难题时要注意回忆一下基础知识、老师在课堂上的分析和解题方法,这样有助于开拓思路。要善待难题,不要轻易放弃,解答难题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要尽力而为,能答多少就答多少,因为是按步骤给分,这样总能得到一部分的分。
5、暂不会做暂时不做。中考答题时有时会出现平时明明记得的基础知识,考试时却总也想不起来的情况。这时不宜持久战,暂时不会做的题冥思苦想既浪费时间,也容易引起心理惊慌,不妨将心态放平,先把此题暂时放一放,先做别的题目,有时遗忘的内容会在后面做有关题目时又“再现”出来,这样不仅能顺利攻克,还节约时间。若是回过头来仍然想不起来,也不必着急,可以想一想与遗忘内容相近的知识或有联系的事情,通过联想,使问题得以解决。
6、思写结合一遍成功。很多同学在考试时为了图快,提笔就写,想赢得时间,结果欲速则不达,反而白白浪费了考场上的宝贵时间。解题时不仅要仔细,更要注意思写结合不图快,力求一次正确、保证成功。万万不能有“反正后面要检查”的依赖思想。
7、抓住要点宁简勿繁。这是针对解答没把握的题说的。有的同学应对这类题的办法是“以多取胜”,认为多写不吃亏,多写就能得分。实际上,阅卷老师是依据评分标准来给分的。在解答没把握的题目时,首先要理清此题包括几个要点,依据要点,简略概括。这样做比没有方向、笼统地乱写一堆废话要容易得分。
8、会打草稿界线分明。理科题少不了要打草稿。可有些同学草稿纸上随手就写,到处乱画,以致出现草稿纸不够用、最后检查时自己搞不清楚这一题的步骤和答案写在哪里等现象,草稿纸的利用率低。有经验的同学则把草稿纸折叠后分成几个板块,按题号顺序排列,各题的草稿界线分明。这样做既不会误抄,遗漏,又为后面进行检查时提供了方便。
9、运筹时间注意方法。答题时,如果出现时间少、试题多的情况,不要紧张,请采用以下应急方法:不做详细阐述,也坚决不留下一些题目空着。这是因为解答了两道题虽然各只有一半正确,然而由于是答案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说两题得分相加,定比只答对其中一道题的分数要高。
10、高效检查,查漏补缺。答题结束后,要立即检查一下是否有漏题,尤其要将第一遍未做或感觉不十分正确的重新做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最后祝所有考生积极应考,取得优异成绩!
XX学校
2014年6月
学生签字: 家长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