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三国演义论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1:02:03
文档

三国演义论文

目录1、内容摘要……………………………………………………………12、关键词………………………………………………………………13、论文正文…………………………………………………………1-4四总结…………………………………………………………………4五对此课的建议………………………………………………………4论时代英雄诸葛亮摘要:千百年来,无论是统治者,还是一般百姓都称颂他,这绝不是偶然的,统治者颂扬诸葛亮着眼于”忠”,即忠心耿耿的为刘氏政权服务,平民百姓乐道于他,因为他的”智”,即高超如神的军事战略
推荐度:
导读目录1、内容摘要……………………………………………………………12、关键词………………………………………………………………13、论文正文…………………………………………………………1-4四总结…………………………………………………………………4五对此课的建议………………………………………………………4论时代英雄诸葛亮摘要:千百年来,无论是统治者,还是一般百姓都称颂他,这绝不是偶然的,统治者颂扬诸葛亮着眼于”忠”,即忠心耿耿的为刘氏政权服务,平民百姓乐道于他,因为他的”智”,即高超如神的军事战略
目录

1、内容摘要……………………………………………………………1

2、关键词………………………………………………………………1

3、论文正文…………………………………………………………1-4

四  总结…………………………………………………………………4

五  对此课的建议………………………………………………………4

论时代英雄诸葛亮

摘要:千百年来,无论是统治者,还是一般百姓都称颂他,这绝不是偶然的,统治者颂扬诸葛亮着眼于”忠”,即忠心耿耿的为刘氏政权服务,平民百姓乐道于他,因为他的”智”,即高超如神的军事战略。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为后人所传颂。从躬身南阳到初出茅庐,再到白帝城托孤,从《出师表》再到五丈原,他没有任何私欲,一心只为恢复汉室,完成中华一统。

关键词:诸葛亮  志存高远  智慧超群 清正廉洁  严以律己 忠心无二 才辩无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说实话以前并没有完整的读过三国演义,这学期选修了三国杀与三国文化这门课让我不仅学会了三国杀这个趣味智慧并存的游戏更是对三国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感受,三国演义乃我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老师在课堂里认真的讲述了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把人物的个性特点讲述得活灵活现,把一个个场面描绘得更是栩栩如生,深入我心。

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以及“粗中有细勇猛善战”的张飞;还有心胸狭隘的周逾,长厚的鲁肃等,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如连环计,空城计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但课上给我最深印象的人物是足智多谋”的忠臣诸葛亮。

近千年来,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为后人所传颂。后世流传很多关于他的典故和歇后语,可谓是深入人心。

诸葛亮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

,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他带着弟弟诸葛均隐居隆中(今河南南阳,一说襄樊),虽然说是隐居,但是他无时无刻不关注这天下局势,因为他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就这样一面躬耕,一面熟读兵书,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拿出的那份著名的策划案《隆中对》,就是他此前对天下形势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正确分析之后而形成的一整套战略思想。 《隆中对》精辟的分析了天下的形势,并且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被刘备的诚信和仁义打动了,于是出山辅佐刘备集团。

  诸葛亮是一个智慧的人, 赤壁之战、空城计、七擒孟获,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不止一次惊叹“真乃天下奇才也,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指挥的第一场仗,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诸葛亮胸有成竹,安排的非常到位,当然是大获全胜,诸葛亮的智慧让他的对手折服甚至心惊胆战,在军事上,他总是能知己知彼,把握全局,重视掌握情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善于调动对方,一次又一次的赢得战争的胜利,我们所熟知的草船借箭,更是把诸葛亮的智谋表现得淋漓尽致。诸葛亮在草船借箭这一情节中发挥到极致,诸葛亮能在军事上一次又一次的取得胜利,这是因为熟读书籍,通天文,识地理,晓阴阳,胸怀大智慧,能很好的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诸葛亮是一个清正廉洁的人,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一心为国,他把一生的心血都扑在了辅佐蜀国匡扶汉室,他在向后主刘禅的上表中说:“成都有桑八百棵,薄田十五倾,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治别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这里最重要的就是“不治别生,以长尺寸”,这句话是说,自己除了该拿的俸禄工资之外,没有其他的生计,不搞其他额外的经营,在某些意义上断绝了自己受贿和贪腐的可能,他死了之后,果真如他所说家中一无所有。诸葛亮在临死之时要求简办丧事,“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非常盛行厚葬,但是他只要求把他葬入定军山中,而且墓穴不要太大,只容下棺木即可,没有一件随葬品,身为一国之丞相,死在哪里就葬在哪里,这是很罕见的。看看历朝历代,能够做到如此的又有几人,能有此留有清风的少之又少。

诸葛亮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在他执政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他都决不委过他人,检讨自己的失误。正是由于诸葛亮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为大家树立了道德的楷模,才造成了蜀国上下政通人和、官清吏廉、精诚团结、励精图治的良好风尚和兴旺景象,与此同时也凸显了诸葛亮睥睨古今的人格魅力。大家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孔明挥泪斩马谡,诸葛亮斩马谡可谓是千古传诵。大家看着这里就会想何必这样呢,胜负乃兵家常事,更何况北伐之际正是用兵之时,但是诸葛亮明确的给出结果“戮谡以谢众”,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素来喜欢富有才华的马谡,两人感情非常好,“丞相待我亲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可是诸葛亮为什么那么狠心竟斩立决?关键是马谡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虽然诸葛亮心中万分痛惜,但是他不顾别人的求情,坚持原则,严守军令,坚持用军法去处置马谡,诸葛亮不仅严守军纪斩了马谡,更是把责任担到自己身上,说这都是自己的过错,诸葛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诸葛亮能从自己在领导这个角度上来痛会自责,自贬三级。

诸葛亮是一个任人唯贤的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他在《出师表》中写道“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诸葛亮本着德才兼备的原则,寻求人才,提拔人才,他“取人不限其方”,也就说他寻求人才不问出身地位,不分门户之见,不论五湖四海,甚至于不计前嫌。刘备死后,他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人事调整,在《前出师表》中,他从“亲贤臣,远小人”的原则出发,向后主郑重推荐了郭攸之、费祎 、董允和向宠等,其心之公明纯正实所罕见。大有“五湖四海”包容一切之襟怀。

诸葛亮是一个忠心不二的人,他把自己一半的生命都献给了刘备恢复汉室的事业。,临行呈上有名的《出师表》,对后主谆谆告诫,并慨然表示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禳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此后的十二年间,尽管刘禅早已成年,完全可以自作主张,却一直把军政大权都交给诸葛亮,十分放心。如此放手让辅政大臣行使职权,不疑心,不横加干涉,在整个封建时代实不多见。诸葛亮治理蜀中,发展经济,与吴国恢复同盟关系,他总是乐观其成,从不干预;诸葛亮亲自南征,六出祈山,几度北伐魏国,最后操劳过渡死于五丈原。用一生来回报刘备,可谓忠诚至极。 

诸葛亮是一个才辩无双的人, “诸葛亮舌战群儒”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在此情势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吴蜀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

总结:诸葛亮为成就蜀汉统一大事业,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生小心谨慎, 人们仰慕先贤崇高遗风于武侯祠,他是永远不慕荣利而洁身自好的人杰。在治理国家的文武才能方面,诸葛亮堪称为后代人的师表和典范。领兵打仗要以攻心为上策,在三足鼎立中,诸葛亮依赖此战术竭力瓦解敌方悬殊的军事力量;刘备与诸葛亮情投意合,如鱼之得水,相互依赖,精诚团结,肝胆相照。诸葛亮六出祁山竭尽劳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武侯祠内祭奠的是蜀汉国家的忠臣,供奉祭献神明的香火一定会世代相传。

建议:本学期对三国杀课老师讲课很系统,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循序渐进,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仪器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演示、和讲解能有机结合是我真正掌握三国杀游戏的玩法。不足是与学生互动较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如果能多些互动让学生们边玩边学就更好了。 

                                                                  

    班级:113

                                          姓名:  李明鸣                                             

    学号:201106044313

文档

三国演义论文

目录1、内容摘要……………………………………………………………12、关键词………………………………………………………………13、论文正文…………………………………………………………1-4四总结…………………………………………………………………4五对此课的建议………………………………………………………4论时代英雄诸葛亮摘要:千百年来,无论是统治者,还是一般百姓都称颂他,这绝不是偶然的,统治者颂扬诸葛亮着眼于”忠”,即忠心耿耿的为刘氏政权服务,平民百姓乐道于他,因为他的”智”,即高超如神的军事战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