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单 元:流连童年
板 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我”为了制作一个漂亮的毽子和同学一起捉鸡拔翎,把大公鸡逼进了水池,可怜的公鸡因为逃脱,差点丢掉性命。后来,我自悟到了错误,于是加倍呵护大公鸡,在我的关爱下,公鸡逐渐恢复了对我的信任的事。让我们体会到,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自己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真诚地想方设法弥补自己的过失,会重新得到别人的信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略读课文时,要通过略读了解课文大意。
过程与方法:
1. 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
2. 品味重点词句,理解题目“颤抖的羽毛”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课文,联系实际体会“自悟、自省”的重要性。
重难点分析:
●本课教学重点是品味重点词句,理解题目“颤抖的羽毛”的含义。让学生透过文本去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感悟故事中人物的思想、体会人物的品格,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将教学的重点用在学会重点探究,深入感悟上,让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课文,完成对人物的理解,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教学的难点是结合课文,联系实际体会“自悟、自省”的重要性。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自己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真诚地想方设法弥补自己的过失,会重新得到别人的信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 教学过程 | 设计说明 |
| 第一课时 一、出示毽子,谈话导入。 (一)同学们,你们喜欢玩踢毽子的游戏吗?(图片出示)出示毽子 (二)这个毽子是什么做的?(羽毛) (三)板书:羽毛。 (四)通常我们说什么样的羽毛? ——美丽的、轻盈的、好看的。 (五)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却叫《颤抖的羽毛》。 (六)看到这个题目,你有疑问吗?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进课文。 二、自主读悟,交流收获。 (一)初读课文。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1. 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明确起因、经过和结果。 2. 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边读边勾画相关的语句。 3. 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主读悟。 1.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点停顿正确。 2. 对照阅读提示边读边勾画相关内容。 3. 确定文章的线索,美好愿望→捉鸡拔翎→捞鸡上岸→真诚弥补(课件出示) 4. 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好记号。 (三)交流收获。 1. 小组交流。 在小组中读读议议,互相交流阅读情况和感受,互相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 集体交流。先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抓住重点,赏读品味。 (一)细读品悟。 再读课文并仔细想想,你觉得“大公鸡真 !我真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课件出示) (二)发表见解。 对于“大公鸡真 !我真 !”这个话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梳理、概括。 1.“大公鸡真漂亮!我真幸运!”(1)漂亮之处:它尾巴上的翎毛 在阳光照耀下变幻着不同的色彩。 (2)幸运之处:有了这样的翎毛准能做出最漂亮的毽子。 (3)想想如果大公鸡会说话,对制作“鸡毛毽”这件事它会怎样说? 2.“大公鸡真痛苦!我真淘气!”(1)痛苦之处:孩子们七手八脚 地乱拔翎毛,有用的没用的定是一大把,该有多疼呀! (2)淘气之处:孩子们以大欺小,以多欺少根本不顾及大公鸡的感受。 (3)如果大公鸡会说话,它会怎样说? 3. “大公鸡真可怜!我真后悔!”(1)可怜之处:掉进水池上不来, 羽毛湿透奄奄一息。 (2)后悔之处:心里着急想救它;心里央求别死了;端水端饭、捉蚂蚱原谅我。 假使时间能够逆转你想作者会怎样做? 4. 还有“大公鸡真 !我真 !”随学生自己说,只要能讲清原因就行。 (三)抒发感受。 请用一句话来表述或抒发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 (四)赏读品味。 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 1. “这一天,我约了……逃出了包围圈。” “围、缩、扑”是抓鸡的过程;“伸长、竖起、腾空而起”是大公鸡全力抗争的过程。 2. “我望着手中的毽子。它在瑟瑟地颤抖着。” (1)“它”指谁?为何颤抖? (2)带着这种愧疚,读这句话。 3. “我总是很偏爱它,常常单独喂它一些好吃的。但是,我从来没有让它看过我那只漂亮的毽子。” (1)从“偏爱”、“单独喂”,你体会到什么? 既是弥补自己在拔毛事件上的错误,又是在安慰自己的心灵。 (2)“我”为什么从不让大公鸡看到那只毽子? 一是觉得自己对不住大公鸡,二是怕再次伤害大公鸡。 四、总结升华,伸展延读。 1. 想一想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颤抖的羽毛”? 是羽毛在颤抖吗? 那是什么在颤抖? ——颤抖的原因是自己所做的错事给大公鸡带来了伤害,心灵受到了谴责,令自己愧疚,令自己难忘,内心充满了负罪感。 2. 从文中看,“我”有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自悟、自省。 3. 你觉得大公鸡应该原谅“我”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 小结:同学们真是有爱心的,宽容的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如果因为我们的错误伤害到了别人,我们就应该及时真诚地想办法去弥补自己的过失,这样就会重新得到别人的信任。 五、小练笔。 从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练写: 1. 说说自己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做过让自己惭愧、后悔的事,当时你有没有及时、真诚的弥补呢?如果再给你机会,你打算怎样做?并把它写成文章,当作课后小练笔。 2. 大公鸡,我想对你说…… | 出示图片、实物,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读读“阅读提示”,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点,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实效。 按“阅读提示”,让学生充分自主地读课文,自读自悟,有目的地搜索信息点、筛选信息点,充分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充分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发现、去探究,并尽量自己得出答案和结论。 这一合作式的阅读、交流,能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对作者的意图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人物的形象在读者心中也将更加丰满,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通过细读品味,有助于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者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极力地补救的品质,从而让学生明白在我们的成长中除了需要别人的引导还需要“自省”。 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充分体会到一些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提高阅读的能力,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增强阅读实效。 这一段是通过动作描写让捉鸡时的场面再现,突出场面的紧张激烈。 在深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要理解动物,善待动物。学生说出对这一核心问题的理解,即把握了本文的主旨。 通过自己的实践进一步丰富阅读感受,延伸并深化阅读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