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90分钟)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即这段愉快的学习之旅。相信有你的努力作基础,凭着你的聪明和细心,你一定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积累与运用
(一)细心读一读,认真写一写。(2分)
xué ér shí xí zhī , bù yì yuè hū!
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按要求答题。(43分)
1.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 )里。(4分)
①下列四组词语中,“一”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数一数二 初一 一会儿 B.一定 一败涂地 一切
C.一起 一把 唯一 D.第一 一致 一直
②“山可真险啊!”中“啊” 的发音是( )
A.a B.ya C.na D.wa
2.给“假”换个偏旁,组成另外的字,再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6分)
①广玉兰那_______花朵常常引得我驻足观赏。
②双龙洞里的石钟乳千姿百态,让我__________。
③夜晚的星空可真美,让人产生了无限的__________。
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成语。(1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表示时间过得快的成语),转眼间我们即将毕业。忘不了__________的小学生活,忘不了_________的老师,忘不了__________的同学,我真诚地祝愿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祝愿老师们__________.
②根据你对这些人物的了解填写成语(6分)
曹操__________ 关羽___________ 诸葛亮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一写。(13分)
①爱,是一盏明灯,能驱走灾区人民心中的黑暗。(4分)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
②例:风儿不停地吹,小草来回地摇摆。(4分)
风儿不知向小草说了什么笑话,乐得小草前仰后合。
春天来了,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
(3)朋友是快乐日子理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二、阅读与理解
(一)课文片段阅读。(15分)
不见刘老师已经近30年了。倘若他还健在,这时候也许又会糊风筝,教给自己的孙子,把那精致的手工艺品送上天。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倘若不幸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不,他不会的。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倘若( ) 仰仗( ) 陪伴( ) 翱翔( )
2.从“不见刘老师已近30年了。”我们读出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那圆木棍功德无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
4.“倘若他不幸离开了我们……”这里为什么要用省略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刘老师带着我们,放飞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这里的“理想的风筝”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在生活中,是否有人曾经误解、冤枉、委屈了你?你的心结也许到现在还未解开呢。或者有人曾经开导、鼓励、鞭策了你,让你在学习生活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与收获。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事把它写下来。
题目:《他(她)__________了我》
提示和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上“误解、冤枉、委屈、开导、鼓励、鞭策”等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