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1. 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A. 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 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 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 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满分:2 分
2. 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A. 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
B. 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
C. 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D. 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
满分:2 分
3.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 所有制基础不同
C. 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
D. 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
满分:2 分
4.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说的“客观实在”是指()
A. 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 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满分:2 分
5.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D. 能动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满分:2 分
6. 概念、判断、推理是()
A.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 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满分:2 分
7. 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
A. 主观反映
B. 歪曲反映
C. 虚幻反映
D. 正确反映
满分:2 分
8. 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
A. 个人的主观努力
B. 社会实践
C. 社会的客观物质条件
D. 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统一
满分:2 分
9. 时间和空间是()
A. 物质的两种属性
B. 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 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D. 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
满分:2 分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A. 科学性和阶级性
B. 原则性和灵活性
C. 实践性和阶级性
D. 科学性和性
满分:2 分
11. 相对静止是指()
A. 事物绝对不动
B. 事物永恒不变
C. 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 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满分:2 分
12. 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A. 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 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 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 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满分:2 分
13.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
A.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B. 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C. 生产与消费的统一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满分:2 分
14. 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A. 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B. 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
C.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 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满分:2 分
15.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
A. 生产力的社会形式
B. 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
C.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 经济规律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
满分:2 分
16. 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A. 伟人之言
B. 吾人之心
C. 众人意见
D. 社会实践
满分:2 分
17. 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
A. 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 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C. 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D. 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满分:2 分
18.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性表现的是()
A. 阶级性
B. 继承性
C. 社会性
D. 主观性
满分:2 分
19. 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本质决定现象规律
满分:2 分
20.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
A. 随着生产耗费而逐渐消失
B. 能够发生价值增殖
C. 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
D. 借助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
| 满分:2 分 | ||
|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断利润的来源包括() A. 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 非垄断企业利润的一部分 C. 垄断本身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D. 通过再分配手段获得的收益 满分:6 分 2. 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有() A. 购买阶段 B. 生产阶段 C. 运输阶段 D. 销售阶段 满分:6 分 3.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客观性是指() A. 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 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D. 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满分:6 分 4. 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 A. 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B. 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C.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满分:6 分 5.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 A. 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对立统一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满分:6 分 | ||
|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劳动也能成为商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根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无论是绝对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都决定于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资本集中汇导致社会总资本增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价值规律会导致垄断和两极分化的发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在数量上是相等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工资就是劳动价值或价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资本积累会导致社会总资本增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