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想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1:05:28
文档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想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想衡阳市雁峰区六一小学贺玲“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此话道出了不同人之间不同的阅读感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设计,能彰显设计者的教学理念,碰撞出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我想这也许正是“同课异构”的价值所在。《赋得古原草送别》是语文出版社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中的一首,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16岁时的一篇诗作,它寓情于景,热烈赞美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讴歌了朋友之间珍贵的友谊。笔者十分喜爱这首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于是大胆地对其进行了
推荐度:
导读《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想衡阳市雁峰区六一小学贺玲“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此话道出了不同人之间不同的阅读感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设计,能彰显设计者的教学理念,碰撞出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我想这也许正是“同课异构”的价值所在。《赋得古原草送别》是语文出版社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中的一首,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16岁时的一篇诗作,它寓情于景,热烈赞美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讴歌了朋友之间珍贵的友谊。笔者十分喜爱这首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于是大胆地对其进行了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想

                        衡阳市雁峰区六一小学    贺玲

    “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此话道出了不同人之间不同的阅读感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设计,能彰显设计者的教学理念,碰撞出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我想这也许正是“同课异构”的价值所在。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语文出版社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中的一首,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16岁时的一篇诗作,它寓情于景,热烈赞美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讴歌了朋友之间珍贵的友谊。笔者十分喜爱这首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于是大胆地对其进行了教学设计。将其教学目标定为:1、有感情地朗诵古诗,理解诗意。2、感受野草不怕烈火焚烧的顽强生命力,体会朋友之间珍贵的友谊,拥有自己的阅读体会。

                            教学设计一

1、故事导入:传说16岁的白居易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访当时的诗坛前辈顾况,顾况看到面前这个衣着朴素的少年,又看了看诗稿上的名字,笑着说:“你名居易,现在长安城的米价很贵,你想要居住下来可不容易啊!”可当他翻开诗稿看了片刻之后,脸上却渐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并情不自禁地吟起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诗,他亲切地对白居易说:“孩子,你能够写出这样的诗,看来你想在长安城居住下来并不难啊!”

    二、新授:

      1、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板书诗题,理解意思。

       (2)学生自由读诗,并结合书中注释理解诗意。

       (3)指名朗读古诗,师生评议。

       (4)师强调古诗的停顿及重音,生自由练读。

       (5)全班齐读古诗。

       (6)质疑解疑:古诗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2、再读古诗,体会诗情。

       (1)生选读诗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边读边体会。  

       (2)指名读诗句,并说说原因。

        生1:我喜欢“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它让我仿佛看到了无边无际的茂盛的野草。

        生2:我喜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即使野草被烈火焚烧,但只要它的根还在,它就能长出新的叶子!

        生3:我喜欢“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这句,它让我好像看到了大片大片的野草一直向远方蔓延。

        生4:我喜欢“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句,我体会到了诗人和朋友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

        师:同学们读得好,说得也好!老师很满意!

       3、品读古诗,感悟诗魂。

        师:自古以来,关于这首诗的主题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它赞颂了野草顽强不屈的生命力,有人则认为它表达了朋友之间珍贵的友谊。老师认为他们说得都有道理,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好吗?(师生共同感情朗读)

      4、引导想象,拓展思维。

        师:读了这首诗以后,同学们能否想象一下在辽阔的草原上,诗人与朋友分别的情景呢?(课件出示辽阔草原画面,播放谷建芬老师作曲的歌曲《赋得古原草送别》,生闭眼想象情景图。)

      5、背诵古诗,表扬先进。

       (1)指名背诵古诗,看谁背得流畅、有感情。

       (2)分组比赛背诵。

3、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今天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课后请阅读白居易的诗歌《问刘十九》,不懂的地方可以与老师、同学讨论交流。

                    教学设计二

1、谈话导入: 

     1、(课件播放草原美景)多么美丽的草原啊!唐代诗人白居易因此而写下了一首传诵至今的千古佳作——《草》,许多同学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这首诗,不过大都只背四句,其实这首诗共八句,它的完整诗题是《赋得古原草送别》(板书诗题)。

     2、理解诗题,学生介绍诗人白居易。

2、朗读诗歌,明意悟情。

     1、引导学生自由读古诗。

   师:白居易作诗讲究明白如话,他的许多诗连不识字的老奶奶也懂得意思。让我们读读这首古诗,想想意思。(生读古诗)

     2、感情朗读,理解诗意。

   (1)指名读诗,师生评议。

   (2)课件出示古诗停顿及重音,师范读,生练读。

   (3)比赛读,齐读。

     3、畅谈感受,加深体会。

     师:同学们,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1:这首诗赞扬了野草不怕烈火焚烧的顽强生命力,我读完之后更加佩服小草了,它虽然默默无闻,但却那么勇敢!而且它绿化了环境,为人类做了很大的贡献!

     师:你说得很好,老师赞同你的观点!    

     生2:这首古诗不但写了景物,而且写了友情,读完诗后我仿佛看到诗人在草原上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景。

     师:你说得很好!(课件出示“草原送别图”)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诗人与朋友分别时会说些什么话呢?

     生3:虽然我们就要分别了,但是以后还会再见的!

     生4:分别之后,大家回去刻苦读书,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再来谈诗论画,比试一番!

     …… 

     师:同学们能积极思考,畅所欲言,真棒!

 4、熟读成诵,感悟主题。

   (1)生练习背诵古诗。

   (2)指名背诵,师生评议。

   (3)分男女生比赛背诵。

三、练说练写,拓展延伸。

     1、体会写法,总结升华。

   师:这首古诗以草为题,既赞颂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又讴歌了朋友之间珍贵的友谊,这是古诗中常用的“托物言志”的写法。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古诗?

   生:我们学过的王冕的《墨梅》、于谦的《石灰吟》、郑燮的《竹石》等都运用了这种手法。

   师:你说得对!同学们最喜欢以上哪一首诗?能用几句话说说原因吗?

  (指名说,及时鼓励。)

     2、课后练笔,读写结合。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最欣赏、最喜欢的物品(包括动物、植物)是什么?为什么?

  (指名说,师生评议。)

   师:课后请选择一种自己最喜爱的物品写一段话。

     教学设计一以故事引路,用朗读贯穿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避免了逐字逐句讲解诗意的枯燥乏味,保存了诗歌的完整性和鲜活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设计二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让学生自由地去读、去想、去说、去写,触类旁通,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为他们今后的阅读与写作做了较好的铺垫。

    设计当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文档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想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想衡阳市雁峰区六一小学贺玲“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此话道出了不同人之间不同的阅读感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设计,能彰显设计者的教学理念,碰撞出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我想这也许正是“同课异构”的价值所在。《赋得古原草送别》是语文出版社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中的一首,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16岁时的一篇诗作,它寓情于景,热烈赞美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讴歌了朋友之间珍贵的友谊。笔者十分喜爱这首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于是大胆地对其进行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