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一条主干道和一条支干道的汇合点形成十字交叉路口,为确保车辆安全、迅速地通行,在交叉路口的每个入口处设置了红、绿、黄三色信号灯。红灯亮禁止通行;绿灯亮允许通行;黄灯亮则给行驶中的车辆有时间停靠在禁行线内。实现红、绿灯的自动指挥对城市交通管理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1、设计目的
1.掌握交通灯控制电路的设计、组装与调试方法。
2.熟悉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和使用方法。
2、设计任务与要求
1.用红、绿、黄三色发光二极管作信号灯。
2.当主干道允许通行亮绿灯时,支干道亮红灯,而支干道允许亮绿灯时,主干道亮红灯。
3.主支干道交替允许通行,主干道每次放行30s、支干道20s。设计30s和20s计时显示电路。
4.在每次由亮绿灯变成亮红灯的转换过程中间,要亮5s的黄灯作为过渡,设置5s计时显示电路。
3、原理电路设计
(1)设计逻辑流程
(2)方案比较及整体电路
方案一:
根据题目,主支干道红绿灯分时亮可以分成四种状态。若采用两个JK触发器即可满足。
考虑到主支干道计数的不同,需要从计数器那里产生一个信号,来使JK触发器改变状态。
当然可以通过逻辑推导,然后用各种基本的数字器件,如与非门,来产生一个满足要求的信号。但是用到的器件比较多,而且布线较复杂。所以不采用这个方案。
方案二:
鉴于方案一,考虑采用中规模集成电路,因此选择使用了数据选择器。将计数器某个计数到的信号,如5s,接到数据选择器的数据输入端,然后将由JK触发器产生的表明四种状态的信号Q2和Q1接到数据选择器的地址代码端。这个方案解决了方案一的问题,所以采用了这种设计方法。
方案三:
按照JK触发器习惯的接法,由数据输出端来的信号接到J或K,但是若计数器采用置零的方式,信号有效的时间很短,这就要求触发器有较高的扫描频率,但是计数器的频率已经固定是1s,造成同一个频率电路,却需要不同的频率。因此采用直接接进触发器的使能端。至此,确定了最后的方案。
(3)单元电路设计及电路的工作原理
为了便于分析,把一些单元电路从整体电路中分离出来,同时为了电路的简洁明了,分析电路的逻辑时,还把次要的元件暂时移除.单元电路各部分以及功能如下:
控制电路
主控电路是本课题的核心,主要产生30s、20s、5s三个定时信号,它的输出一方面经译码后分别控制主干道和支干道的三个信号灯,另一方面控制定时电路启动。主控电路属于时序逻辑电路,可采用状态机的方法进行设计。
主干道和支干道各自的三种灯(红、黄、绿),正常工作时,只有4种可能,即4种态:
主绿灯和支红等亮,主干道通行,启动30s定时器,状态为00;
主黄灯和支红灯亮,主干道停车,启动5s定时器, 状态为01;
主红灯和支绿灯亮,支干道通行,启动20s定时器,状态为11;
主红灯和支黄灯亮,支干道停车,启动5s定时器,状态为10。
控制电路图如下:
控制电路产生四种状态原理简述如下:通过Q2和Q1控制数据选择器和1-4译码器,从而选出进位信号,从而通过D型触发器的置1和清0端来改变Q2和Q1,从而达到改变状态。
交通灯显示电路
根据要求,列出真值表如下:
| 输入 | 输出 | ||||||
| Q2 | Q1 | R | Y | G | r | y | g |
| 0 | 0 | 0 | 0 | 1 | 1 | 0 | 0 |
| 0 | 1 | 0 | 1 | 0 | 1 | 0 | 0 |
| 1 | 1 | 1 | 0 | 0 | 0 | 0 | 1 |
| 1 | 0 | 1 | 0 | 0 | 0 | 1 | 0 |
主干道计数显示电路:
依据要求,必须使用两个74LS160计数器才能满足,通过与与非门的组合,从何组成30s,20s和5s三种计数状态。由于主干道由绿灯跳到黄灯时,次干道仍然处于红灯状态,为了主次干道的灯看起来不会有计数的显示混乱,因而采用主次干道相对计数,也就需要四个计数器。
为了能正常显示阿拉伯数字,需要接译码器74LS48,由74LS48是输出低电平有效,所以显示电路中采用共阳数码管。数码管是高亮数码管,宜加上限流电阻,取与发光二极管上的限流电阻一样,取510欧姆。
计数器在脉冲进来时就开始计数,使脉冲宽带为1s,这样就可以按时间计数,达到5s或20s等,利用与非门组成一个进位信号,然后接到数据选择器。通过数据选择器来与主电路联系。
由于其他计数器的接法与该图的计数器的接法相类似,作为十位的计数器的脉冲由个位计数器的进位信号,通过一个反相器,接到十位的脉冲输入端。
计数显示电路的其中一部分:
时基电路
本设计的电路由于对时基的准确性要求不是很高,故不采用晶振,采用由555为主要器件的多谐振荡器。
电源接通后,UCC通过电阻向电容充电。电容上的电压按指数规律上升,当达到一定电压时,因Uc与阀值输入端TH相连,使比较器1输出翻转,输出电压为0,同时放电管导通放电,达到一定值时,比较器2工作,输出电压变高电平。这样周而复始,形成震荡。
多谐振荡器的震荡周期为
T=0.7(R1+2R2)C
这里的电容取10u,则电阻RI与R2分别取100k和21k,当然仍然需要接个电位器来替代一般的电阻,这样才能获得较准确的脉冲频率。
具体元件清单:
74LS00 二个 74LS160 四个 74LS153 一个 74LS32 一个 74LS74 一个 74LS139 一个 LM555 一个 电阻若干 电容若干
以上主要采用74LS系列,如果考虑到性价比的因素,可以采用74HC系列功能完全一样,但是性能更强。
调试过程
焊接完成以后,就对时基电路进行测量,发出输出的脉冲不符合要求,直接的反映就是计数器几乎在同一时间,计入两个脉冲。从万用表可以看出,脉冲信号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两次跳跃,也就是出现了两次上升沿。为此,接入一个缓冲器,即非门,来调整波形,输出就满足要求。
控制电路焊接比较成功,没有出现焊锡短接的现象,一开始,就能按我原本的设想那样工作。至于显示电路,由于绿灯的要求比较高,而我将它与红灯一样考虑,相对比较暗,但是还是可以接受,所以就没有改动。
总结:
首先,由于考虑不周全,采用按顺序数上去,不太符合生活习惯。在验收时,老师就指出了我的错误,并给予了建议。虽然该设计能实现我预期的功能,由于上述原因,也就大打折扣。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对电路设计的流程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也对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所了解,也纠正了我以前的一些错误的看法。比如我以前认为芯片越少,焊接就越容易。其实不然,还要考虑元件相互间的联系程度,由于采用单面板,在线相互交叉,最后只能用跳线,致使板面不美观,同时也降低了抗干扰能力。
电路的设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有严格的逻辑过程和计算过程,同时需要考虑的各种要素,都不能想当然的就下结论。同时也了解到认识元件的重要性,了解稳定和成本这两者之间复杂的构成因素和联系。
附录:
实物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