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音乐优秀作业设计一等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1:00:49
文档

音乐优秀作业设计一等奖

音乐优秀作业设计一等奖双减背景下的初中音乐作业设计每课一首竖笛曲设计理念和教材概述音乐作业是音乐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查学生音乐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音乐知识和形成音乐素养的重要方式。《每课一首竖笛曲》的音乐作业设计的理念,理论依据来自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2021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的出台,是为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新课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推荐度:
导读音乐优秀作业设计一等奖双减背景下的初中音乐作业设计每课一首竖笛曲设计理念和教材概述音乐作业是音乐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查学生音乐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音乐知识和形成音乐素养的重要方式。《每课一首竖笛曲》的音乐作业设计的理念,理论依据来自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2021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的出台,是为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新课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音乐优秀作业设计一等奖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音乐作业设计每课一首竖笛曲

设计理念和教材概述

音乐作业是音乐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查学生音乐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音乐知识和形成音乐素养的重要方式。《每课一首竖笛曲》的音乐作业设计的理念,理论依据来自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2021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双减”的出台,是为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新课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音乐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是,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在演奏上,新课标对课堂乐器做了明确的说明,竖笛是非常适合初中学生学习音乐使用的乐器。我们学校是初中,初一、初二的学生,正处于变声期阶段,竖笛这种课堂小乐器进课堂,丰富了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合理用嗓,平稳度过变声期。还可以通过器乐学习,培养学生的识读乐谱能力、演奏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音乐创新思维。基于如何用好竖笛,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的思考,我设计了《每课一首竖笛曲》的音乐作业,希望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和信心,减轻学生学习音乐的压力。

教材来源:自编校本教材

内容来源:花城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简谱)八年级上册

主题:第4单元吹竖笛(之二)

适合对象:初一年级8个班、初二年级8个班

设计者:XXX

作业内容和实施过程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教师范奏,学生小组学习、个人表演奏等形式,学生能够用愉快的情绪,清晰的发音,正确地演奏乐曲。通过感知乐曲的节奏、旋律,理解乐曲的含义。

2.通过表演奏、赛奏、合作两个声部演奏等,学生能感受到器乐学习的快乐。

3.尝试自己创作竖笛曲,学生能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

二、实施过程

1.老师会提前印制每个学期的竖笛校本课程学习曲目,发到同学们手中。

2.每一节音乐课用十分钟时间学习竖笛的演奏。

3.每一次竖笛学习的内容有侧重点(新曲学习、旧曲检查、创编乐曲、合奏练习、为歌曲伴奏等)。

4.每一次竖笛学习的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自学表演、唱奏结合、小组竞赛、师生合作等)。

下面以一节竖笛合奏课的教学为例:

课前学生的座位安排:将全班分成4-6个小组,一声部2-3个组,二声部2-3个组,如图:

第五组第六组
第三组第四组
第一组第二组
1.手号复习及简单的试唱练耳

2.复习指法,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3.复习舌法,“吐”

4.强调方法,“孔按严,轻轻吹”

5.复习(sol la si do re五个音)看老师做手号,尝试用简单的音型为歌曲伴奏

合唱与合奏《玛丽有只小羊羔》(sol la si do re五个音)

出示乐谱(老师编配):

1.欣赏和演唱歌曲《玛丽有只小羊羔》

2.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唱谱。一三组唱一声部,二四组唱二声部,互换。老师钢琴伴奏合唱《玛丽有只小羊羔》

3.全班合奏《玛丽有只小羊羔》,分成两个声部,方法同上。

4.请两名同学出来合奏《玛丽有只小羊羔》,老师钢琴伴奏

5.请一名同学出来与老师合奏《玛丽有只小羊羔》,老师用竖笛进行加花创编

6.师生评价

作业反馈(课前、课后)

三、评价标准

我们的音乐课堂器乐表演采用“自评、他评、师评”三合一的评价积分榜。

1.能创编演奏的、能与他人合作演奏效果好的,评为“优秀”。

2.能完成每周一曲演奏作业的为“良好”。

3.能够每节课带竖笛,并能积极参与练习的为“及格”。

4.期末会举行竖笛演奏音乐会作为音乐考核内容。

四、作业分层设计的亮点

根据初一级跟初二级学生的学情差异,我设计的《每课一首竖笛曲》音乐作业没有“一刀切”,而是灵活有度,循序渐进。每一节音乐课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别、不同的学习小组等学情的差异有梯度、有层次地设计、布置不同要求的学习曲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合的发展。“优等生”“吃得饱”,“后进生”也没有吃不消的状况,课堂上老师时常会把学生表演的精彩片段记录下来并即时反馈、多给学生鼓励,师生关系融洽,效果非常好。

音乐作业的难度区分初一级选择儿歌或经典音乐作品的主题片段,都是些篇幅短小、简单明快的曲目,既耳熟能详又朗朗上口。如《玛丽有只小羊羔》、《粉刷小工人》《铃儿响叮当》《time back主题》等

目的是掌握竖笛的最基本的演奏方法和指法,养成良好的竖笛学习规范。音乐作业

分层布

置的亮点

1.竖笛演奏的曲目还会有增减,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2.从最简单的曲目开始,进行多种形式的两个声部合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从最简单的“so l la si”三个音开始,就积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的创造。

初二级选择教材中的经典乐曲,补充一些中外名曲和流行音乐。演奏的乐曲更复杂也更注重情感表达。

如《友谊地久天长》《我和你》《哦,苏珊娜》《菊花台》《荷塘月色》等

目的是能够较熟练地灵活巧妙地运用竖笛,能够地看谱演奏竖笛,养成良好的竖笛学习习惯。
学生在明白了老师的作业要求后,纷纷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比如初一级的同学,只学了“sol la si”三个音,我就鼓励孩子们进行音乐创作,我把孩子们即兴吹奏的乐曲,录像,记谱,再展示出来,让大家看着吹奏。初一X班XXX同学创作的《无名》,激起了同级和初二级竖笛优等生强烈的创作欲望,他们接连即兴创作了《有名》、《好名》、《聪明》等乐曲,创作的热情十分高涨,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还经常找自己喜欢的音乐曲谱来试吹和表演,很多同学从入门开始,提升很快,现在已经能够吹奏《七里香》《青花瓷》等难度较高的乐曲了。

这一首首学生自己创作并演奏的小而精的乐曲,充分反映了同学们对音乐课的热爱,说明我布置的音乐作业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切实有效的,表现了同学们对音乐学习很强的求知欲,也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将继续努力,争取让双减之后的音乐课堂更丰富多彩,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有兴趣学习音乐。

文档

音乐优秀作业设计一等奖

音乐优秀作业设计一等奖双减背景下的初中音乐作业设计每课一首竖笛曲设计理念和教材概述音乐作业是音乐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查学生音乐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音乐知识和形成音乐素养的重要方式。《每课一首竖笛曲》的音乐作业设计的理念,理论依据来自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2021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的出台,是为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新课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