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 | 口语交际:辩论 | 课型 | 口语交际 | 教学时间 | 年 月 日 |
| 课 时 | 第 课时 | 执教节数 | 第 节 | ||
| 学习 目标 | 1.了解辩论的一般常识,提高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2.能围绕辩题搜集、整理材料,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3.辩论时能抓住对方讲话中的漏洞进行反驳,用语文明。 | ||||
| 教学重点 | 能围绕辩题搜集、整理材料,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 ||||
| 教学难点 | 能抓住对方辩手话语中的矛盾或漏洞进行反驳。 |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 教学活动 | |||||
| 教学阶段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二次复备 | |
| 精 准 检 测 | 一 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如: 课件出示: 电脑时代需要/不需要练字 不可以说谎/可以讲善意的谎言 人们通过竞争/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功 现代信息交流方式会/不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2.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呢?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我们可以展开辩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丰富认识,帮助我们全面地看待事情,处理问题。让我们开一次辩论会吧! | 交流 | 为什么要开展辩论?在导入环节,举出一些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让学生明白辩论的必要性:真理愈辩愈明。 | ||
精 准 释 难 | 二 分组选题,指导辩论 1.指导分组,选择辩题。 (1)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几人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个别小组人数可微调,推选一个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本组的辩论活动,并担任小组辩论主持人。 (2)每个小组任选一个感兴趣的辩题,每个人抽签决定做正方还是反方,正方和反方的人数原则上要一样多。 2.播放视频,指导辩论。 (1)播放视频,了解辩论会的基本流程。 (2)观看视频后,我们对辩论会有所了解。我们怎样展开辩论呢?请大家自由发言。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如下: ①辩论前,要做充分的准备。 ②辩论时,既要证明自己,又要反驳别人。 三 了解流程,尝试辩论 1.小组辩论,明确要点。 (1)辩论准备。 分好了正方和反方两个小组后,接下来根据观点整理、归纳资料。如果材料很多,可以把要点记在卡片上。 (2)辩论指导。 怎样做到既要证明自己,又要反驳别人?课件出示提示: 课件出示: 我方陈述时,要充分利用时间,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对方陈述时,要注意倾听,抓住对方的漏洞。 自由辩论时,进一步强调我方观点,并针对对方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 (3)尝试辩论。 ①小组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简要说明辩论会的有关规则,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出理由,进行辩论。 ②流程: a.各方主辩人表明观点。 b.自由辩论:此时双方争先恐后,阐述观点,各抒己见,针锋相对地反驳对方,掀起辩论的高潮。 c.各方三辩总结陈述,重申所持观点的正确。(在辩论的过程中,如出现冷场或卡壳的现象,主持人相机) 在小组辩论时,教师巡视,相机处理偶发情况。 2.班级辩论,落实要点。 (1)确定辩题。让学生选择,如—— 正方观点:现代信息交流方式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反方观点:现代信息交流方式不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2)小组推选。 全班共推选出八名辩手,正方、反方各四人:第一主辩手、第二辩手、第三辩手、总结陈述人,然后再推选一名主持人。 (3)辩论开始。各位辩手各抒己见。 | 观看辩论视频 交流 小组辩论 班内辩论 | 这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唯一一次“口语交际·辩论”课,因此,要让学生了解辩论会的基本流程。 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要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提醒学生根据观点整理和归纳资料;二是在辩论时怎样做到既要证明自己,又要反驳别人。另外,为了避免小组辩论时出现混乱或冷场的情况,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实时予以指导或提示,保证活动热烈而有序地进行。 小组辩论结束,同学们意犹未尽,此时推选辩手参加班级的辩论,其他的同学充当观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同学们有了小组辩论的经历,再与台上同学的表现一对照,就会有更多的体会,有更大的提高。 | ||
| 精 准 训 练 | 四 师生交流,总结评价 1.评议总结,升华认识。 (1)在辩论过程中哪些同学表现得特别出色? 学生说一说哪些同学在这次辩论活动中表现得特别好,并说明理由。如:声音清晰,说话有条不紊,准备的资料十分翔实,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能抓住对方说话的漏洞进行反驳,等等。 (2)我们学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我们学到了组织一次简单的辩论会的方法,了解了辩论的常识。 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懂得说话要有理有据,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 2.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学生讨论后归纳总结。 课件出示: 注意听出别人讲话中的矛盾或漏洞。 抓住漏洞进行反驳,注意用语的文明。 …… | 总结、交流 谈收获、体会 讨论、总结 | 表扬在辩论中表现出色的同学,既起到了激励作用,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找出不足,总结经验;积累收获,共同提高。 | ||
|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 ||||
| 辩 论 充分准备 观点明确 抓住漏洞 文明反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