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56:53
文档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知识通关】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2.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1)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①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②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2)若p⇒q,且q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若pq且q⇒p,则p是q的必
推荐度:
导读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知识通关】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2.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1)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①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②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2)若p⇒q,且q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若pq且q⇒p,则p是q的必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知识通关】

1.命题

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2.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

(1)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①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②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2)若p⇒q,且q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若pq且q⇒p,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若p⇔q,则p是q的充要条件;

(5)若pq且qp,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常用结论]

1.在四种形式的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只能为0,2,4.

2.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等价于綈q是綈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其他情况依次类推.

3.集合与充要条件:设p,q成立的对象构成的集合分别为A,B,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 B;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A B;p是q的充要条件⇔A=B.

【基础自测】

1.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x2+2x-3<0”是命题.(  )

(2)命题“若p,则q”的否命题是“若p,则綈q”.(  )

(3)当q是p的必要条件时,p是q的充分条件.(  )

(4)“若p不成立,则q不成立”等价于“若q成立,则p成立”.(  )

[答案] (1)× (2)× (3)√ (4)√

2.(教材改编)命题“若α=,则sin α=”的逆否命题是(  )

A.若α≠,则sin α≠

B.若α=,则sin α≠

C.若sin α≠,则α≠

D.若sin α≠,则α=

C

3.“x=1”是“(x-1)(x+2)=0”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A

4.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B.若a>b,c>d,则ac>bd

C.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

D.命题“若x2>0, 则x>1”的逆否命题

A 

5.已知命题“若x>1,则2x<3x”,则在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B 

【题型突破】

四种命题的关系及其真假的判断

1.某食品的广告词为“幸福的人们都拥有”,这句话的等价命题是(  )

A.不拥有的人们会幸福      B.幸福的人们不都拥有

C.拥有的人们不幸福      D.不拥有的人们不幸福

D 

2.若命题A的逆命题为B,命题A的否命题为C,则B是C的(  )

A.逆命题      B.否命题

C.逆否命题      D.都不对

C 

3.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

①“若x2+y2≠0,则x,y不全为零”的否命题;

②“正多边形都相似”的逆命题;

③“若m>0,则x2+x-m=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④“若x=3,则x是无理数”的逆否命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B 

[方法总结] (1)写一个命题的其他三种命题时,需注意:

①对于不是“若p,则q”形式的命题,需先改写;

②若命题有大前提,写其他三种命题时需保留大前提.

(2)判断一个命题为真命题,要给出推理证明;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反例即可.

(3)根据“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这一性质,当一个命题直接判断不易进行时,可转化为判断其等价命题的真假.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

【例1】 (1)(2018·天津高考)设x∈R,则“<”是“x3<1”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19·西安八校联考)在△ABC中,“·>0”是“△ABC是钝角三角形”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A (2)A 

[方法总结]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方法

(1)定义法:根据p⇒q,q⇒p进行判断,适用于定义、定理判断性问题.

(2)集合法:根据p,q成立的对象的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适用于命题中涉及字母的范围的推断问题.

(3)等价转化法:根据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把判断的命题转化为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适用于条件和结论带有否定性词语的命题.

 (1)(2019·湘东五校联考)“不等式x2-x+m>0在R上恒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m>      B.0<m<1

C.m>0      D.m>1

(2)给定两个命题p,q.若綈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p是綈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C (2)A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

【例2】 已知P={x|x2-8x-20≤0},非空集合S={x|1-m≤x≤1+m}.若x∈P是x∈S的必要条件,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0,3] 

[母题探究] 把本例中的“必要条件”改为“充分条件”,求m的取值范围.

[9,+∞)

[方法总结] 根据充要条件求解参数范围的方法

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是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组)求解.

易错警示:求解参数范围时,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

 (1)已知条件p:x2-2ax+a2-1>0,条件q:x>2,且q是p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

C.[-3,+∞)      D.(-∞,-3]

(2)已知命题p:x2+2x-3>0;命题q:x>a,且綈q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綈p,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

C.[-1,+∞)      D.(-∞,-3]

(1)B (2)A

【真题链接】

1.(2017·全国卷Ⅰ)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p1:若复数z满足∈R,则z∈R;

p2:若复数z满足z2∈R,则z∈R;

p3:若复数z1,z2满足z1z2∈R,则z1=2;

p4:若复数z∈R,则∈R.

其中的真命题为(  )

A.p1,p3      B.p1,p4

C.p2,p3      D.p2,p4

B

2.(2014·全国卷Ⅱ)函数f(x)在x=x0处导数存在.若p:f′(x0)=0;q:x=x0是f(x)的极值点,则(  )

A.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B.p是q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的必要条件

C.p是q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的充分条件

D.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

C 

文档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知识通关】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2.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1)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①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②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2)若p⇒q,且q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若pq且q⇒p,则p是q的必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