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各地中考文言文汇编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56:42
文档

各地中考文言文汇编及答案

各地中考文言文汇编(2011北京)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2-14题。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①万钟则不辩②礼义而受之。③万钟于我何加焉?④为宫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⑦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注】①有教材不分段。②有教材为“辩”。③有教材为逗号。④有教材为叹号
推荐度:
导读各地中考文言文汇编(2011北京)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2-14题。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①万钟则不辩②礼义而受之。③万钟于我何加焉?④为宫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⑦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注】①有教材不分段。②有教材为“辩”。③有教材为逗号。④有教材为叹号
各地中考文言文汇编

(2011  北京)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2-14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①

万钟则不辩②礼义而受之。③万钟于我何加焉?④为宫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⑦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①有教材不分段。②有教材为“辩”。 ③有教材为逗号。④有教材为叹号。⑤有教材为逗号。⑥有教材为逗号。⑦有教材为“乡”。 ⑧有教材为冒号。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 蹴尔而与之               蹴:             

⑵ 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呼尔而与之                  翻译: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答:                

(2011天津)

阅读《陈涉世家》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需改为走之旁)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天大雨               会:适逢,恰巧遇到

B.等死,死国可乎         等:等待

C.扶苏以数谏故           数:屡次

D.陈胜王                 王:称王

10.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A.怅恨久之

B.二世杀之

C.楚人怜之

D.固以怪之矣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做准备。

(2011  河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9~ 13题。(14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吁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女。外人。黄发垂量,并怕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间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夹“,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害“;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受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①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②负:具有。③强:擅长于。④斤:在这里表示弓的强度的单位。⑤周同:人名,擅长射箭。⑥矢:箭。⑦的:箭靶的中心。⑧筈(kuó):箭的尾部。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

(2)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未冠:

10.跟例句中的“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止匕绝境,不复出焉,速与外人间隔。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

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以鱼我所欲也》)

C.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

D.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分)

(1)此人—一为具言所闻,旨叹惋。

译文:                                

(2)飞由是盖自练习,尽得同术。 

译文:                                

12.选文甲中桃花源的美好和谐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门分)

    答:                                  

13.选文乙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门分)

    答:                                  

(2011  山西)

(一)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12分)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

   往来翕忽(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                    怀民亦未寝                 

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念无与为乐者:                                                      

10.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2分)

甲文是                                           

乙文是                                           

11.仿照示例,赏析乙文中的句子。        (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示例: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011   上海)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殚(dā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饥渴而顿踣(bó),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jiè)也。曩(nǎ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xún xún)而起,视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sì)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9.上文节选自课文《       》,作者柳宗元是       (朝代)的作家。(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意。(3分)

谨食之,时而献焉。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蒋氏上交捕来的蛇是为了抵充税赋。

B.上文写出了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现实。

C.凶残的官吏把乡里搅得鸡犬不宁。

D.蒋氏的生活态度是随遇而安。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特设一桌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非故也,何罪之有?”

12.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云耕者入冢而得 (      )  (      )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

B.不是这个原因,(你)有什么罪呢?

C.(你)不是故意的,何必怪罪你呢?

D.不是这个原因,何必怪罪你呢?

14.“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本文表现了韩魏公      的品质。(3分)

(2011  河南)

三、古诗文阅读(共l5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共11分)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技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伦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丸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①;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③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1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潭中直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9.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3分)

20.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语段(一):

  语段(二):

(2011   陕西)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

    17.判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抚百姓,示仪轨                  抚:安抚,抚慰        (    )

      (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益:利益              (    )

      (3)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亲:亲人              (    )

      (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爱之        爱:爱戴,拥戴        (    )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B.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D.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20.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2分)

                               

各地中考文言文答案

2011   北京

1.(1)践踏(用脚踢,踢)(2.)停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放弃,止

2.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得我而为之。

2011  天津

9.B    10.A    11.C[来源:学科网]

2011   河北

9.(1)邀请(2)没有成年

10.B

11.(1)这个人(渔人)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知道)的事,听的人都长叹表示惋惜。(2)岳飞因此更加刻苦训练,全部掌握了周同的射箭技术。

12.环境优美;生活愉快;民风淳朴;社会安定。

13.刻苦读书;苦练射箭。

2011  山西

7.(2分)xī  ;  suì   

8.(2分) 大约  ;  睡觉、眠、卧     

9.  (4分)

①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犬牙)那样相互交错(参差不齐)                                       

   ②  想到(考虑) 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10.(2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答“心乐之”也可);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2分)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句中没有写“月 ”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蔬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只要扣住“比喻的手法”和“月光的皎洁”即可得分)  

2011   上海

 9、捕蛇者说唐朝

 10、(我)小心地喂养那些毒蛇,到了规定献蛇的时间我就把蛇献上去。

 11、D

 12、说获得,得到

 13、A

 14、"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

 15、待下宽厚

2011   河南

17.(1)大约(2)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每小题1分,共2分)

18.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久留,于是题字(记下这里的景致或记住这个地方)后就离开了。(意思对即可。2分)

19.由乐到忧(1分)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1分)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1分)(共3分)

20.语段(一):用潭中的石、鱼、日光、影等从侧面进行衬托。  语段(二):用“秋天”“晚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喻水色。(用“含烟新柳”“脱箨初篁” “玉”“纨”和水进行比较)  (意思对即可。一个语段2分,其中方方法l分,具体内容l分。共4分)

2011    陕西

17.(1)√  (2)×  (3)√  (4)√

18.C

19.善的(或: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或: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贬黜。

20.答案示例:《出师表》中诸葛亮请求后主做到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任人唯贤(亲贤远佞),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略。

文档

各地中考文言文汇编及答案

各地中考文言文汇编(2011北京)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2-14题。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①万钟则不辩②礼义而受之。③万钟于我何加焉?④为宫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⑦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注】①有教材不分段。②有教材为“辩”。③有教材为逗号。④有教材为叹号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