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用“ ”画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水寨(zài zhài) 幔子(wàn màn)
弓弩(nú nǔ) 丞相(zhěnɡ chénɡ)
二、看拼音,写词语。
今天,学校举行趣味运动会。比赛开始了,在拉拉队员的léi ɡǔ( )声和nà hǎn( )声中,队员冲出了起点。半途中,一名遥遥领先的队员意外受伤,他后面的队员不zì sī( ),不dù jì( ),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最后,两人一起把标志胜利的红旗chā dào( )了终点。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填空。
饮酒取( ) 大雾( )天 神机妙( ) 顺风顺( )
1.第一个词语所填的汉字的意思是( )
A.快乐,欢喜,快活。 B.乐于。 C.笑。 D.使人快乐的事情。
2.第三个词语在文中描写的是_________,这个词语还可以用来描写________、__________等人。
四、读句子,写出诸葛亮这样做的用意。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1.“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这篇课文是以“________”为中心事件,按“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表现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周瑜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是因为( )
A.作战的需要。 B.军情特别紧急。 C.任务难以完成,可以惩罚诸葛亮。
2.文中写“周瑜很高兴”,他高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起因、经过、结果”三方面写出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
诸葛亮初次用兵(节选)
曹操派大将夏侯惇、于禁领兵十万,杀奔新野。诸葛亮便向刘备要了尚方宝剑,升堂调度:“博望左边有座山,叫豫山;右边有树林,叫安林。可以埋伏兵马。关羽可领一千人在豫山埋伏,敌军来就放过,他们的粮草辎(zī)重一定在后面,只等南面火起,就可驱兵出击,烧毁粮草。张飞可带一千人去安林背后埋伏。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击。关平带五百人,预备引火之物,到博望坡后两边等候,到初更天敌人到来,便可放火。樊城赵云速回,让他作先锋;交战时只要败,不要胜。主公自带一支作赵云后援。你们各各按计划行事,不得有误。”
且说夏侯惇、于禁率大军到达博望……赵云领兵来战,夏侯惇与之交战几个回合,赵云且战且退……
天色渐渐昏黑,夜风愈大。夏侯惇只顾催促赶路。行至两边都是芦苇的狭窄山路,护送粮草的于禁、李典率领后卫赶到,见此状大叫:“前面夏将军慢走。”于禁还赶到前边阻止。夏侯惇猛然省悟,正要退兵,却听背后喊杀声起,早有一派大火烧着,两边芦苇也着火,一刹那,四面八方都是火,风大火猛。曹军顿时大乱,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赵云回军赶杀,夏侯惇冒烟突围而逃。李典见势不好,往博望坡奔回,却被关羽的拦住厮杀。于禁见粮草车辆烧了,便从小路逃命去了。夏侯兰、韩浩来救粮草,却被张飞伏兵拦住,张飞一刺落夏侯兰于马下,韩浩夺路逃脱。一直杀到天明,刘备才胜利收兵,直杀得曹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夏侯惇收拾残部,狼狈返回许昌。
关羽、张飞相互惊赞道:“孔明真是英才啊!”一齐拜伏在坐于小车里前来犒军的孔明车前。
1.“不计其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写出了曹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读第一自然段,结合第三自然段,分析诸葛亮这样做的用意。
关羽在豫山埋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飞去安林背后埋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平预备引火之物,敌人到来便放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云作先锋,交战时只要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关羽、张飞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_________________的人,夏侯惇是个______
___________的人。
八、(原创题)读一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部分内容,揣摩词中描写的周瑜的形象特点。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①。羽扇纶巾②,谈笑间,樯橹③灰飞烟灭。
【注】①雄姿英发:姿容雄伟,英气勃发。②羽扇纶巾:形容周瑜有儒将风度。③樯橹:代指曹操的战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一、1.zhài màn nǔ chénɡ
解析:本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情况。注意“弩”的声调是三声。
二、擂鼓 呐喊 自私 妒忌 插到
解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情况。需要注意:“忌”的上半部分是“己”。
三、乐 漫 算 水
1.D
2.诸葛亮 示例:张良 姜子牙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先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根据第一个词的词义,理解词语中汉字的意思;理解第三个词的词义,“神机妙算”指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结合积累写出相应的人物。
四、1.让曹操看不清虚实
2.利于让船受箭
3.诸葛亮了解周瑜,如果让周瑜知道,他必定设法阻挠,计划就可能落空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仔细分析诸葛亮的每一句话,都深有用意。结合草船借箭的经过,尤其是后来的借箭过程,即可理解诸葛亮的用意所在。
五、借箭 做好准备 草船借箭 按时交箭 神机妙算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仔细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人物的特点。文章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即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
六、1.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结合前文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内容,可以得出周瑜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是要借机惩罚他。
2.他认为诸葛亮一定完不成任务,到时候可以治他的罪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周瑜高兴是在诸葛亮答应立下军令状后,他内心暗喜,以为这次终于可以惩治诸葛亮了。
3.周瑜以作战为名让诸葛亮十天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并立下军令状,周瑜很高兴。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主要内容的把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即可。
4.示例:三天后,江面上有大雾,到时候,我悄悄托鲁肃准备船只,去跟曹操借箭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后来借箭的经过,展开想象,写出诸葛亮的内心打算。
七、1.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伤亡惨重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联系选文描写的曹军惨状进行理解。
2.烧毁敌人粮草 防备敌人来救粮草 火攻敌人 引诱敌人追击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仔细分析诸葛亮的每一句话,都深有用意。结合第三自然段中这几个人物的表现,即可理解诸葛亮的用意所在。
3.心服口服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仔细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关羽、张飞的语言和行动,可知他们的内心是佩服诸葛亮的。
4.示例:运筹帷幄 刚愎自大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特点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仔细读文段,总结人物的表现,概括出人物的特点。
八、示例:意气风发、豪情满怀。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把握。抓住词中的重点句子——“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概括出人物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