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B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总收入2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样本是( A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总收入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参数是( D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 C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5为了调查某学校的购书费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C )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C.分层抽样 D.系统抽样6为了调查某学校的购书费支出,从全校抽取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C.分层抽样 D.系统抽样7为了调查某学校的购书费支出,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隔50名学生抽取一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D )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C.分层抽样 D.系统抽样8为了解女性对某种化妆品的购买意愿,调查者在街头随意拦截部分女性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C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C.方便抽样 D.自愿抽样9研究人员根据对研究对象的了解有目的选择一些单位作为样本,这种调查方式是 (A )A.判断抽样 B.分层抽样C.方便抽样 D.自愿抽样10下面的哪种调查方法的结果不能用于对总体有关参数进行估计( D )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判断抽样1如果要收集某一特定群体的有关资料,适宜采用的调查方式是(C )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C.滚雪球抽样 D.判断抽样2下面哪种抽样方式属于非概率抽样( D)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C.分层抽样 D.滚雪球抽样3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将问卷发给就餐者,填写后再收上来。他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属于(A )A.自填式问卷调查 B.面访式问卷调查C.实验调查 D.观察式调查4为了了解居民对小区物业服务的意见和看法,管理人员随机抽取了50户居民,上门通过问卷进行调查。这种数据收集方法称为( B )A.自填式问卷调查 B.面访式问卷调查C.实验调查 D.观察式调查5如果一个样本因人故意操纵而出现偏差,这种误差属于(B )A.抽样误差 B.非抽样误差C.设计误差 D.实验误差6某居民小区为了解住户对物业服务的看法,准备采取抽样调查方式搜集数据。物业管理部门利用最初的居民户登记名单进行抽样。但现在的小区中,原有的一些居民已经搬走,同时有些新入住的居民户。这种调查产生的误差属于( B )A.随机误差 B.抽样框误差C.回答误差 D.无回答误差7某居民小区为了解住户对物业服务的看法,准备采取抽样调查方式搜集数据。物业管理部门利用居民登记名单进行抽样。但现在的小区中,原有的一些居民已经搬走没有回答问题。这种调查产生的误差属于(D )A.随机误差 B.抽样框误差C.回答误差 D.无回答误差8某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者怀疑有些居民户有偷电行为。为了了解住户的每月用电情况,采取抽样调查方式对部分居民户进行调查。发现有些居民户有虚报或瞒报的情况。这种调查产生的误差属于( A)A.有意识误 B.抽样框误差C.回答误差 D.无回答误差9某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者怀疑有些居民户有偷电行为。为了解住户的每月用电情况,采取抽样调查方式对部分居民户进行调查。发现调查员在登记电表数时有抄错的数据。这种调查产生的误差属于( C )A.有意识误差 B.抽样框误差C.调查员误差 D.无回答误差1.落在某一特定类型或组中的数据个数称为(A)A.频数 B.频率 C.频数分布表 D.累积频数2.一个样本或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据与全部数据之比称为(C)A.频数 B.频率 C.比例 D.比率 3.样本或总体中各不同类别数值之间的比值称为(D)A.频数 B.频率 C.比例 D.比率 4.将比例乘以100得到的数值称为(B)A.频数 B.百分数 C.比例 D.比率 5.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B)A.条形图 B.饼图 C.雷达图 D.直方图6.下面的哪一个图形适合于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A)A.环形图 B.饼图 C.直方图 D.茎叶图7.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方法称为(B)A.单变量值分组B.组距分组C.等距分组D.连续分组8.组中值是(B)A.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B.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值C.一个组的最小值D.一个组的最大值9.下面的图形中最适合描述一组数据分布的图形是(C)A.条形图 B.箱线图 C.直方图 D.饼图10.对于大批量的数据,最适合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C)A.条形图 B茎叶图 C.直方图 D.饼图11.对于小批量的数据,最适合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B)A.条形图 B茎叶图 C.直方图 D.饼图12.对于时间序列数据,用于描述其变化趋势的图形通常是(D)A.条形图 B.直方图 C.箱线图 D.线图13.为描述身高与体重之间是否有某种关系,适合采用的图形是(C)A.条形图 B.对比条形图C.散点图 D.箱线图14.气泡图主要用于描述(B)A.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B.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C.两个变量的对比关系D.三个变量的对比关系15.为了研究多个不同变量在不同样本间的相似性,适合采用的图形是(C)A.环形图B.茎叶图C.雷达图D.箱线图16.10家公司的月销售额数据(万元)分别为:72,63,54,54,29,26,25,23,23,20。下列哪种图形不宜用于描述这些数据(B)A.茎叶图B.散点图C.条形图D.饼图17.下面是描述一组数据的一个图形,这个图是(D)1 0 2 52 1 5 5 7 93 1 3 5 6 8 84 4 4 6 8A.饼图B.直方图C.散点图D.茎叶图18.与直方图相比,茎叶图(B)A.没保留原始数据的信息B.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C.不能有效展示数据的分布D.更适合描述分类数据19.下面的哪个图形不适合描述分类数据(D)A.条形图B.饼图C.帕累托图D.茎叶图20.下面的哪个图形适合描述顺序数据(C)A.直方图B.茎叶图C.累积频数分布图D.箱线图21.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第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C)A.2000B.1000C.1500D.250022.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最后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C)A.5000B.7500C.5500D.650023.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之一是(A)A.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的,而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的B.条形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的,而直方图则是分开排列的C.直方图主要用于描述分类数据,条形图则主要用于描述数值型数据D.直方图主要用于描述各类别数据的多少,条形图则主要用于描述数据的分布1、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 A )A. 众数 B. 中位数 C. 四分位数 D. 平均数2、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 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 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 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3、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称为( B)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4、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C )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 平均数5、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例称为( A )A异众比率 B离散系数 C平均差 D标准差 6、四分位差是( A)A上四分位数减下四分位数的结果B下四分位数减上四分位数的结果C下四分位数加上四分位数D下四分位敬与上四分位数的中间值7、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 C )A平均差 B标准差 C极差 D四分位差8、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称为( C )A极差 B平均差 C方差 D标准差9、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后的值称为( A )A标准分数 B离散系数 C方差 D标准差10、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是-2,表明该数据( B )。A比平均数高出2个标准差 B比平均数低2个标准差C等于2倍的平均数 D等于2倍的标准差11、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是3,表明该数据( A )A比平均散高出3个标准差 B比平均数低3个标准差C等于3倍的平均数
D等于3倍的标准差12、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A )。A 68%的数据 B 95%的数据C 99%的数据 D100%的数据13、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确(B ) A 68%的数据 B 95%的数据C 99%的数据 D 100%的数据1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C )A 68%的数据 B 95%的数据C 99%的数据 D 100%的数据15、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 2,其意义是( A ) A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B至少有%的数据落在乎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C至少有94%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刚之内 D至少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16、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3,其意义是( B ) A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B至少有%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C至少有94%的数据落任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D至少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17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4,其意义是( C)。 A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B至少有%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C至少有94%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D至少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18、离散系数的主要用途是(C) A 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 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D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19、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适合的统计量是( D)A极差 B平均差C标准差 D离散系数20、偏态系数测度了数据分布的非对称性程度。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则偏态系数( A )。A等于0 B等于l C大于0 D大于121、如果一组数据分布的偏态系数在0.5~1或-1~0.5之间,则表明该组数据属于( B )A对称分布 B 中等偏态分布C高度偏态分布 D 轻微偏态分布22、峰态通常是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较而言的。如果一组数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则峰态系数的值( A )A等于0 B大于0 C小于O D等于l23、如果峰态系数k>0.表明该组数据是( A)A尖峰分布 B扁平分布 C左偏分布 D右偏分布24、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 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在上面的描述中,众数是( B )。A1 200 B经济管理学院C.200 D理学院25、某居民小区准备采取一项新的物业管理措施,为此,随机抽取了100户居民进行调查,其中表示赞成的有69户,表示中立的有22户,表示反对的有9户。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采用( B。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26、某居民小区准备采取一项新的物业管理措施,为此,随机抽取了100户居民进行调查,其中表示赞成的有69户,表示中立的有22户,表示反对的有9户。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A赞成 B 69 C中立 D 2227、某班共有25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68, 73,66.76. 86, 74. 61. , 65, 90. 69, 67. 76, 62. 81,63. 68, 81. 70. 73,60,87, 75,,56.该班考试分数的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分别是(A )A.5和78.5 B 67. 5和71.5C.5和71.5 D .5和67.528、假定一个样本由5个数据组成:3,7,8,9,13。该样本的方差为(B )。A 8 B 13 C 9.7 D 10.429、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中位数>平均数>众数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30、在某行业中随机抽取10家企业.第一季度的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是:72, 63.1, 54.7, 54.3, 29,26.9,25,23.9,23,20。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C )A 28.46 B 30.20 C 27.95 D 28.12 31、在某行业中随机抽取10家企业,第一季度的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是72, 63.1, 54.7, 54.3, 29,26.9,25,23.9,23,20。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D )A 28.46 B 30.20 C 27.95 D 39.1932、在某行业中随机抽取1 0家企业,第一季度的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是:72, 63.1, 54.7, 54.3, 29,26.9,25,23.9,23,20。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B )A 28.46 B19.54 C 27.95 D 381.94 33、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 B )。A方差 B 极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34、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是10分。如果已知该班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对称分布.可以判断成绩在60-100分之间的学生大约占( A)A 95% B % C 68% D 99% 35、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是10分。如果已知该班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对称分布.可以判断成绩在70—90分之间的学生大约占(C )A 95% B % C 68% D99%36、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是5分。如果已知该班学生的考试分数为非对称分布,可以判断成绩在70-90分之间的学生至少占(B ) A 95% B % C 68% D 75% 37、在某公司进行的计算机水平测试中,新员工的平均得分是80分,标准差是5分。假设新员工得分的分布是未知的,则得分在60—95分的新员工至少占( B) A 75% B % C 94% D 95%38、在某公州进行的计算机水平测试中,新员工的平均得分是80分,标准差是5分,中位数足86分,则新员工得分的分布形状是( B ) A. 对称的 B.左偏的 C. 右偏的 D. 无法确定 39、对某个高速路段驶过的120辆汽车的车速进行测量后发现.平均车速是85公里/小时.标准差是4公里/小时,下列哪个车速可以看作异常值( D ) A. 78公里/小时 B 82公里/小时 C 91公里/小时 D 98公里/小时4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A如果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离差,则这些离差的和总是等于零 B如果考试成绩的分布是对称的,平均数为75.标准差为l2.则考试成绩在63--75分之间的比例大约为95% C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等D中位数大于平均数 41、 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D ) A. 3 B 13 C 7.1 D 742、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 ) A极差 B 四分位差 C标准差 D平均差43、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统计量是( D ) A极差 B平均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 44、一组数据的离散系数为0 .4,平均数为20,则标准差为( D ) A 80 B 0.02 C 4 D 845、在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它们的标准差.因为两组数据的( ) A.标准差不同 B方差不同C 数据个数不同 D计量单位不同 46、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A ) A平均数小的.离散程度大 B平均数大的,离散程度大 C平均数小的,离散程度小 D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