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02010111 黄瑞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出口导向型战略使国内很多学者在研究进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时候侧重于研究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低估甚至忽视了进口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本文以1978-2007年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对中国进口和GDP总量与依存度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并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的分析框架,对进口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我国进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进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明显的驱动作用;进口贸易和实际GDP之间存在较弱的单向因果关系。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建议,我国应该尽快调整外贸发展战略,积极扩大进口规模,优化进口结构,适当增加进口以解决当前存在的贸易问题,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进口贸易 经济增长 单位根检验 协整分析 Granger因果关系
一、引言
最早涉及进口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形成于15世纪的重商主义,以英国人威廉.斯塔福为代表,他们反对进口,认为一切进口对会减少货币,而货币的减少对本国是有害的。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则包含着进口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思想,他认为,随着人口的增加,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会因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而逐渐昂贵,进口能够从国外获得比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材料,降低食品等的价格,从而阻止在本国发生作用的土地收益递减的倾向,促使经济增长。赫克歇尔、俄林和约翰.穆勒也认为进口贸易能促进经济增长,赫克歇尔、俄林认为一国出口的应是以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以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按照这一分工并自由贸易,双方都能获利。Jong-Wha Lee使用开放经济的内生增长模型,对1960年至198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果对外资本品的使用超过本国资本品,那么经济增长率也较高,换言之,进口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的学者在这些理论基础上也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作了许多实证研究。佟家栋较早地探讨了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不同时期进口对经济增长的相关度不同,但总体上进口增长与经济之间呈正相关,即进口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刘晓鹏通过对1952年以来我国进口与GDP数据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揭示了进口增长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及对于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原动力所在。林媛媛通过回归分析说明进口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所以应通过进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国内稀缺的资源,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运用单位根,协整,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实证分析,第三部分是结论及含义。
二、实证分析
1、进口和GDP总量与依存度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从图1可以看出,进口总量和GDP总量发展迅速,且都呈持续增长,1990年以后增长较快,总的来说二者的变动方向和步调较为一致。从图2可以看出,进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变动趋势有较强的一致性,但进口增长率的幅度较大,而且在时间上有先于GDP增长率变化的趋势,可见在时间上GDP增长稍微滞后于进口增长,因此进口增长促进了经济增长。从图3可以看出我国的进口依存度大体上存在着上升的趋势,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图1 进口总量和GDP总量趋势图
图2 进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趋势图
图3 进口依存度趋势图
2、模型假设
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进口贸易和GDP之间的关系,不考虑所有的相关变量的影响,选取1978-2007年的有关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按进口(IM),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样本进行分析。为了更容易得到平稳序列,分别对各个变量取自然对数,可以消除各个变量之间的异方差性,使趋势线性化,不改变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本文采用IM,GDP的自然对数形式,分别记为LnIM,LnGDP,估计模型为:
LnGDP=c+c1* LnIM (1)
本文根据模型(1),运用Eviews5.0计量经济学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3、单位根检验
根据图4,图5,1978-2007年,我国进口总量,GDP总量均保持增长趋势,原水平序列都呈现线性变动趋势,经过一阶差分后都显示出随机波动的趋势。
图4 图5
图4,IM,GDP水平变动趋势
图5,IM,GDP一阶差分后变动趋势
根据表3-1-1,运用ADF法进行单位根检验的结果显示,我国LnGDP,LnIM的原水平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而一阶差分后变成平稳的,因此这些变量都是非平稳的且都是I(1)的,单位根检验最佳滞后阶数按照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准则确定,AIC值越小,则滞后阶数越佳。由于非平稳时间序列不能直接进行简单回归,所以需要通过协整检验进一步检验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假设含截距项和时间趋势项。
表3-1-1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 水平检验结果 | 一阶差分检验结果 | |||||||
| 变量 | 检验形式 (C,T,L) | ADF值 | 5%临界值 | 10%临界值 | 检验形式 (C,T,L) | ADF值 | 5%临界值 | 10%临界值 |
| LnGDP | (C,T,7) | -3.055535 | -3.580623 | -3.225334 | (C,T,7) | -3.259336 | -3.603202 | -3.238054 |
| LnIM | (C,T,7) | -2.7427 | -3.580623 | -3.225334 | (C,T,7) | -3.924205 | -3.580623 | -3.225334 |
4、协整分析
前面的单位根检验表明,我国IM和GDP都是I(1)的,他们之间应该存在一个平稳的线性组合,即LnGDP、LnIM之间有长期稳定关系。根据最小二乘法,可以定量确定LnGDP、LnIM两者之间的方程。
LnGDP、LnIM之间协整回归方程:
LnGDP=4.256730+0.723534LnIM+[AR(1)=1.133309,AR(2)=-0.403348] (12.06130(18.41510)
R2=0.9955 A-R2=0.9950 DW=1.8505 F=1781.135
其中括号内给出的数字是t值,根据t值,R2值,A-R2值,DW值以及F值可以看出模型的回归系数都非常显著,拟合优度达到0.9955,表明方程右边解释变量对左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达到99.55%,拟合度是很高的。其次,对协整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假设不含截距项和趋势。
表4-1-1 残差的平稳性检验结果
| 水平检验结果 | |||||
| 变量 | 检验形式 (C,T,L) | ADF值 | 1%临界值 | 5%临界值 | 10%临界值 |
| e1 | (0,0,0) | -4.801131 | -2.653401 | -1.953858 | -1.609571 |
5、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根据协整检验结果,我国进口贸易和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但是否有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检验,所以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由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滞后阶数非常敏感,通常可以依次多滞后几阶,看结果是否具有同一性。检验结果见表5-1-1
表5-1-1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 零假设 | 滞后阶数 | |||||||
| 1阶 | 2阶 | 3阶 | 4阶 | |||||
| F值 | 概率 | F值 | 概率 | F值 | 概率 | F值 | 概率 | |
| LnIM是LnGDP的非Granger因 | 12.7043 | 0.00144 | 1.04420 | 0.36807 | 1.35360 | 0.28550 | 0.68190 | 0.61403 |
| LnGDP是LnIM的非Granger因 | 6.1E-06 | 0.99805 | 0.44791 | 0.442 | 1.01101 | 0.40853 | 0.73370 | 0.58152 |
三、结论与含义
根据以上1978-2007年我国进口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之间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对进口和GDP总量以及依存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时间上GDP增长稍微滞后于进口增长,因此进口增长促进了经济增长。并且我国的进口依存度大体上存在着上升的趋势,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2、根据协整检验,1978-2007年,我国进口贸易和实际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并且,进口贸易每变动1%,GDP将同方向变动0.723534%,我国进口贸易和GDP之间具备比较显著的相关关系。
3、通过对我国进口贸易和实际GDP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可以发现进口贸易和实际GDP之间存在较弱的单向因果关系。说明进口贸易对实际GDP增长有推动作用,在较长时间内会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持续的拉动效应。
总的来说,通过以上对我国进口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不难得出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的结论。但当前出口导向的不仅为我国对外贸易带来很多问题,而且大量的出口初级产品导致我国资源外流,降低了社会福利和人民生活水平。因此这种“重出口,轻进口”的传统观念必须得到改变,要适度扩大出口。因为进口缓解了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约束,以及突破了经济发展中的供给约束,可以通过进口原材料、设备、尤其是高科技产品和先进技术,来打开国内经济发展的供给瓶颈,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及资源使用率,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还可以缓和我国收入分配恶化的趋势,从而提高社会福利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时进口有利于诱导国内需求,可以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提高经济效率,还有利于推动出口的增加,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进口对GDP的拉动作用,适度扩大进口,保持进口与出口的均衡发展。我国应该尽快调整外贸发展战略,积极扩大进口规模,优化进口结构,适当增加进口以解决当前存在的贸易问题,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省初.计量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 陈家勤.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北京:财贸经济,2002.
(3)耿伟,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中国产业层面的经济研究.国际商务研究,2007(6);10
(4) 王建峰等.对我国现行出口及其作用的重新认识[J].哈尔滨:科技与管理,2004.
(5)熊启泉,杨十二重新审视进口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5(2);5
(6)杨全发等.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北京: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
(7)杜江,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实证分析——兼论重新审视进口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国际贸易问题,2007(4);9
(8) 许启发,蒋翠侠.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J].2002
(9)佟家栋,关于我国进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南开学报,1995(3);9
(10)林媛媛,进口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回归分析,国际贸易探索,2000(3);11
(11)金素,申钢强,我国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商业研究,2006(1);93
(12)韩晗,陈雯,我国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当代经理人,2006(16);18
(13)林永生,张生玲,论我国进口贸易对消费与投资的促进作用,国际贸易,2006(5);25
(14)许和连,赖明勇中国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2(5);37
(15)易行健,我国出口,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1978-2004)——兼论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贸易选择,生产力研究,2006(8);12
(16)张志明,我国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分析,南京社会科学,1998(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