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患者坠床、跌倒预防措施
1、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蚌埠市中医医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评分中度以上者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床头悬挂安全警示标识,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防范;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并做好交;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昏蒙 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动作缓慢或由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
4、给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测量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离开;
5、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6、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后勤保洁员拖地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7、晚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8、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和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9、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立即通知管床或值班医生,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接到报告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如实上报护理部;
10、当班护士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及伤情的判断,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11、护士长组织对意外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护士长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报送护理部;
二、发生跌倒与坠床处置预案
1、值班医务人员发现患者不慎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时应立即通知科室负责人,如患者病情允许,同时将其移至抢救室,联系家属;
2、对患者受伤情况,当班医生应做初步判断,测量BP、P、HR、意识及判断有无皮肤擦伤、骨折等;
3、科室负责人到场后,应问清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对此作出相应的应急处理,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4、记录事件经过及患者情况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5、科室负责人及时组织讨论,查找原因,总结经验,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减少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工作流程
四、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报告制度
1、患者一旦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时,当班医务人员应立即上报科室负责人,由科室负责人立即汇报医务科,同时填写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报表内容包括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经过、原因及事后处置情况,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和采取的的扑救措施;医务科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后,制定整改措施;
2、科室设置报告的原则,鼓励主动报告,坚持非处罚性主动报告的原则,促进不良事件的良性转归;
3、上报程序:
发生坠床/跌倒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上报护士长→护士长根据情况逐级上报
蚌埠市中医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
分值
| 项目 | 1 | 2 | 3 |
| 年龄 | 45—59岁 | 60-70岁 | ≥75岁 |
| 跌倒史 | 过去六个月内无跌倒史 | 过去三个月内无跌倒史 | 前一个月有跌倒史 |
| 平衡状态 | 行走时需要助行器或一个人帮忙 | 行走时需要助行器或两个人帮忙,偶尔步伐不稳 | 步伐不稳 |
| 神志状态 | 只认识人和地点 | 只认识人 | 神志不清或判断障碍,容易冲动,烦躁不安 |
| 健康状体 | 食欲不振,轻微睡眠障碍 | 严重睡眠障碍 | 营养不良,体重严重下降 |
| 视力 | 戴眼镜 | 视力模糊,白内障,青光眼 | 严重视力障碍 |
| 语言能力 | 表达缺陷,但能理解对方 | 言语困难 | 严重言语障碍 |
| 药物 | 降压药 | 影响中枢神经的药物 | 降压药和安眠药 |
| 慢性疾病 | 一种 | 两种 | 多种 |
| 排尿异常 | 尿频 | 夜尿,压力性尿失禁 | 尿急,有尿管 |
| 注:1轻度危险≤10,11≤中度危险≤20,重度危险≥21,2评估频次:住院患者1次/周,重度以上者2次/周;病情变化随时增加评估频次;3评分中度以上,应采取预防措施并在住院患者护理记录单上记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