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科目代码: 848 考试科目名称 :马克思主义哲学
试题适用招生专业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解释概念(每题5分,共20分)
1.精神文明
2.群众路线
3.科学
4.质和事物的直接同一
二、简要回答 (每题10分,共30分)
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本质差异是什么?
6.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意义是什么?
7.为什么说“物质生产实践是根本的实践形式”?
三、辨别分析 (每题10分,共30分)
8.人类实践和现代科学以日益丰富的材料证明,必须以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才能真正把握时间和空间的本质特征。
9.作为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直接引申出来的。
10.“客观事物”与“认识客体”的涵义完全相同。
四、材料分析 (每题15分,共30分)
材料一:
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材料二:
恩格斯:“……科学却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关于电,只是发现它在技术上的实用价值以后,我们才知道了一些理性的东西。在德国,可惜人们撰写科学史时习惯于把科学看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1-732页。
11.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其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不少于5个)
12.阐述其中某一原理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五、哲理性作文(40分)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政治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写一篇600字左右的小论文。
| 题目:正确认识当前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