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实验六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36:25
文档

实验六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实验六存储过程和触发器142208100149陈聪1、目的与要求(1)掌握存储过程的使用方法。(2)掌握触发器的使用方法。2、实验准备(1)了解存储过程的使用方法。(2)了解触发器的使用过程。(3)了解inserted逻辑表和deleted逻辑表的使用。(4)了解如何编写CRL存储过程与触发器。3、实验内容。(1)存储过程。①创建存储过程,使用Employees表中的员工人数来初始化一个局部变量,并调用这个存储过程。注:此段T-SQL命令,书上变量名书写错误,漏掉了下划线。(@nu_MBER1
推荐度:
导读实验六存储过程和触发器142208100149陈聪1、目的与要求(1)掌握存储过程的使用方法。(2)掌握触发器的使用方法。2、实验准备(1)了解存储过程的使用方法。(2)了解触发器的使用过程。(3)了解inserted逻辑表和deleted逻辑表的使用。(4)了解如何编写CRL存储过程与触发器。3、实验内容。(1)存储过程。①创建存储过程,使用Employees表中的员工人数来初始化一个局部变量,并调用这个存储过程。注:此段T-SQL命令,书上变量名书写错误,漏掉了下划线。(@nu_MBER1
实验六 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142208100149  陈聪

1、目的与要求

(1)掌握存储过程的使用方法。

(2)掌握触发器的使用方法。

2、实验准备

(1)了解存储过程的使用方法。

(2)了解触发器的使用过程。

(3)了解inserted逻辑表和deleted逻辑表的使用。

(4)了解如何编写CRL存储过程与触发器。

3、实验内容。

(1)存储过程。

①创建存储过程,使用Employees表中的员工人数来初始化一个局部变量,并调用这个存储过程。

注:此段T-SQL命令,书上变量名书写错误,漏掉了下划线。(@nu_MBER1和@nu MBER1区别)

执行该存储过程,并查看结果。

②创建存储过程,比较两个员工的实际收入,若前者比后者高就输出0,否则输出1.

执行该存储过程并查改结果。

③创建添加职员记录的存储过程EmployeeAdd。

执行该存储过程。

执行上面T-SQL命令,在结果栏中显示一行受影响,说明结果已经插入成功,在表Employees中也够看到结果已经存在。

④创建存储过程,使用游标确定一个员工的实际收入是否排在前3名。结果为1表示是,结果为0表示否。

执行该存储过程,在结果栏中显示,命令已成功完成,并且在左侧对象资源管理器中进行刷新会显示刚刚创建的存储过程。

执行该存储过程:

上面T-SQL结果中输出“1”,代表着员工“1091”的实际收入排在前三名。

【思考与练习】

A、创建存储过程,要求当一个员工的工作年份大于6年时,将其转到经理办公室工作。

创建这个存储过程时候,在存储过程的条件判断中我添加了一项,判断工作年份在6年以上的员工是否在经理办公室,只有不在经理办公室的时候才进行调整,这样更符合实际问题些。

然后执行上面的存储过程,并且查看结果:

此时有可能会出现(我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在之前实验三中就出现了。

解决方法同样是解除规则的绑定。

查看表Employees中员工“000001”的DepartmentID已经修改为“3”(经理办公室)。

B、创建存储过程,根据每个员工的学历将收入提高500.

首先创建一个存储过程,利用什么学历增加收入,在这里,本科学历增加收入500.

执行上面的存储过程,查看结果:

由于在执行这个存储过程之前,我先执行了一个查询语句,将增加收入之前的所有本科学历职工的收入输出,便于与执行操作之后的结果进行比较。

(增加之前)(增加之后)

C、创建存储过程,使用游标计算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在总员工数中所占的比例。

D、使用命令方式修改存储过程的定义。

    在资源管理器中选择“可编程性”→“存储过程”→“系统存储过程”右击选择存储器,“修改”在“查询分析器”中修改T-SQL命令行。

(2)触发器

对于YGGL数据库,表Employees的DepartmentID列和表Departments的DepartmentID列满足参照完整性规则,即:

 向Employees表添加记录时,该记录的“DepartmentID”字段值Departments表中应存在。

 修改Departments表的“DepartmentID”字段值时,该字段在Employees表中的对应值也应该修改。

 删除Departments表中记录时,该记录的“DepartmentID”字段值在Employees表中对应记录也应删除。

对于上述参照完整性规则,在此听过触发器实现。

在“查询分析器”窗口中输入各触发器的代码并执行。

1向Employees表插入或修改一个记录时,通过触发器检查记录的DepartmentID值在Departments表中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取消插入或修改操作。

向Employees表插入一行记录,查看效果。

向表Employees中插入一个DepartmentID为6的职员信息,但是DepartmentID=6并不在Departments表中,因此会出现下面的触发器的提示。

    

2修改Departments表“DepartmentID”字段值时,该字段在Employees表中对应值也做相应修改。

3删除Departments表中记录的同时修改记录DepartmentID字段值在Employees表中对应的记录。

4创建INSTEAD OF触发器,当向Salary表中插入记录时,先检查EmployeeID列上的值在Employees中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执行插入操作,如果不存在则提示“员工号不存在”。

向Salary表中插入一行记录查看效果。

  

在结果中显示触发器提示的信息:

5创建DDL触发器,当删除YGGL数据库一个表时,提示“不能删除表”,并回滚删除操作。

当利用资源管理器中窗口操作时,尝试着鼠标点击删除Salary表时,会出现如下结果:触发器阻止删除YGGL中表。

【思考与练习】

A、对于YGGL数据库,表Employees的EmployeeID列与表Salary的EmployeeID列应满足参照完整性规则,请用触发器实现两个表间的参照完整性规则。

当删除员工号为“000001”的职工,那么就会在Employees表哥Salary表中删除该员工的所有信息。

但是上面的触发器只设定了删除Salary中数据,并没有删除Employees中数据。

另外,如果直接删除Employees中数据:

就会出现这样的报错:

    由于此时的EmployeeID存在于Salary表中,有外键关联无法删除,但是如果将Salary表中的EmployeeID=‘010008’的记录删除就能删除了。

B、当修改表Employees时,若将Employees表中员工的工作时间增加一年,则将收入增加500,若增加2年则增加1000,依次增加。若工作时间减少则无变化。

创建一个触发器updateInCome

修改Employees表中职工号为000001的员工的工龄(修改为9),刷新Salary表显示工资增加500.

C、创建UPDATE触发器,当Salary表中InCome值增加500时,OutCome增加50.

将其中职工000001的InCome修改为2600.8(增加500时,OutCome增加50)

 

    从上面的截图中可以显示,当InCome增加500时,相应的OutCome也增加50.

D、创建INSTEAD OF触发器,实现向不可更新视图插入数据。

首先创建一个视图a_view

然后创建一个触发器

最后实现向视图a_view中插入数据:

E、创建DLL触发器 ,当删除数据库时,提示“不可删除”,并回滚删除操作。

4、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大致的知道了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的使用方法。知道存储过程可以像C语言中函数样使用,触发器则能够实现定义好很多触发的功能,像地雷一样。同样使用触发器能够是表中间满足参照完整性规则。通过本次实验对T-SQL命令有了更加熟悉的了解,对T-SQL逻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总而言之,收获很大。

文档

实验六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实验六存储过程和触发器142208100149陈聪1、目的与要求(1)掌握存储过程的使用方法。(2)掌握触发器的使用方法。2、实验准备(1)了解存储过程的使用方法。(2)了解触发器的使用过程。(3)了解inserted逻辑表和deleted逻辑表的使用。(4)了解如何编写CRL存储过程与触发器。3、实验内容。(1)存储过程。①创建存储过程,使用Employees表中的员工人数来初始化一个局部变量,并调用这个存储过程。注:此段T-SQL命令,书上变量名书写错误,漏掉了下划线。(@nu_MBER1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