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淬火介质冷却性能测试--南京淬火油张世祥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38:26
文档

淬火介质冷却性能测试--南京淬火油张世祥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我国现行的两个淬火介质测试标准JB/T7951(等效引用国际标准ISO9950)和SH/T0220(等效引用日本工业标准JISK2242)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测试误差的分析及标定的方法。简单地回顾了淬火介质测试的发展历史。1.前言我国淬火介质的测试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最早采用的是Φ20mm的银球作为探头。20世纪70年代初,受日本工业标准JISK2242的启发,改为Φ10×30mm的银柱探头。与日本不同的是采用K型热电偶代替Ag—NiA1,安装在银柱的心部
推荐度:
导读摘要:本文主要讨论我国现行的两个淬火介质测试标准JB/T7951(等效引用国际标准ISO9950)和SH/T0220(等效引用日本工业标准JISK2242)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测试误差的分析及标定的方法。简单地回顾了淬火介质测试的发展历史。1.前言我国淬火介质的测试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最早采用的是Φ20mm的银球作为探头。20世纪70年代初,受日本工业标准JISK2242的启发,改为Φ10×30mm的银柱探头。与日本不同的是采用K型热电偶代替Ag—NiA1,安装在银柱的心部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我国现行的两个淬火介质测试标准JB/T7951(等效引用国际标准ISO 9950)和SH/T0220(等效引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K2242)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测试误差的分析及标定的方法。简单地回顾了淬火介质测试的发展历史。

1.前言

我国淬火介质的测试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最早采用的是Φ20mm的银球作为探头。20世纪70年代初,受日本工业标准JIS K2242的启发,改为Φ10×30mm的银柱探头。与日本不同的是采用K型热电偶代替Ag—NiA1,安装在银柱的心部,而不是在表面。这个方法就是现在的石化行业标准SH/T0220。最初采用X-Y函数计录仪记录冷却曲线(温度/时间曲线)。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采用计算机技术纪录冷却曲线(温度/时间曲线)和冷却速度曲线(冷却速度/温度曲线)。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标准ISO 9950的引入,我国也开始对镍合金探头的研究,即国际标准ISO 9950(JB/T7951)规定的Φ12.5× 60mm镍合金探头。

2.简短的历史的回顾

各国热处理工作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制定了国际标准ISO 9950。初期的方法是采用冶金学方法,而不是热力学的方法。冶金学的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也称为直接的方法。热力学的方法称为间接的方法。冶金学方法的基础是试样的硬度,可分为:直接硬度法、端淬试验法、硬度曲线法以及淬火强烈度方法等。热力学方法可分为:磁性淬火方法、热丝试验法、五秒钟试验法以及热电偶冷却曲线法等。

2.1冶金学方法   

直接硬度法:就是直接测定试样(或工件)硬度来确定淬火介质的冷冷却能力。这是最古老的方法,也是现在天天都在使用的方法。假设工艺条件不变,试样相同,则工件的硬度就代表了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

端淬试验法:我国的国家标准是GB 225-63“结构钢末端淬透性试验法”在标准试验条件下,用水柱喷淬试样的下端,测量表面的硬度,绘制硬度/到淬火端面距离的曲线,称为端淬曲线。采用不同的淬火介质代替水喷射,测量的端淬曲线可用来评价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没有人用端淬曲线来评价淬火介质,但它仍然应用于钢材的炼制。

硬度U曲线法:用长度五倍于直径的试样淬火后,从中间切取一段样块。在测定面上沿垂直直径方向测定硬度,以它们的平均值画出硬度/到样块中心距离的曲线,称为硬度U曲线。试样材料、尺寸不变,热处理工艺不变,用不同的淬火介质淬火,得到的硬度U曲线,就是评价淬火介质冷却能力的依据。该方法仍在广泛的使用中,尤其是进行淬火介质的工艺试验。

淬火强烈度方法:淬火强烈度的概念是由美国Grossman等人在1939年提出的,它首次定量地对淬火介质进行评价。淬火强烈度又称为H值。H值定义如下:

H=C/2K

其中C为试样的散热系数,它的定义如下:

C=Q/S(Tw—TL)△t

其中Q:在时间间隔△t内从试样向淬火介质移动的热量:S:试样与淬火介质接触的表面积;Tw:试样表面的温度;TL:淬火介质的温度;△t:时间间隔。C的单位为千卡/米²*小时*℃。K为试样的导热系数,对于碳钢和低合金钢K值几乎是下一个常数。从H值公式可以看到:试样的散热系数越大,即介质从试样表面带走的热量越多,H值越大。常用的淬火介质的H值如表1。

Grossman是从一组钢棒的淬透性导出H值的。后来各国学者又发展了很多方法计算H值。这里介绍一下日本阪大式H值的计算方法。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多贺谷和田村提出一个以JISK2242为基础的阪大式H值(大阪大学)。用Φ10×30mm的银柱探头测定800-300℃的冷却时间折算为H值。按照这个秒数在表2就可查出阪大式H值,记为H日。单位是cm-1。GrossmanH值记为H美单位为in-1。两者的换算关系如下:

 

例如,日本的Gulf 70的H日为0.125 cm-1,则从表2即可查到该油800-300℃的冷却时间为4.7秒。在淬火油的冷却时间段内,我国SH/T0220与JISK 2242测试H值相差约0.015 cm-1。

例如,按SH/T0220测定800-300℃的冷却时间为6.5秒,从表2查出H中=0.130 cm-1,则H日=0.130+0.015=0.145 cm-1,相当于按JISK 2242测试的冷却时间为5.2秒。换算为H美=0.368。上述修正方法是作者的经验数据,仅供参考使用。我国石化行业标准SH05《热处理油》的规定,超速淬火油800-300℃(按SH/T0220标准测试)的冷却时间的指标是不大于6秒。如按6秒计算超速淬火油的H日值应大于0.150 cm-1。我国淬火油的淬火强烈度如表3。由于我国淬火油的标准中除超速淬火油有800-300℃的规定外,其它油品没有规定,表3的数据是按目前通用的惯例计算的。

2.2热力学方法

磁性淬火方法;这是美国国家标准ANSI-D3520-76《热处理液淬火时间的标准试验方法(磁性淬火方法)》。将一个加热到885℃±6℃的镀铬的Φ22.22±0.13mm镍球投入到21-27℃的试液中,记录镍球从885℃冷却到镍的居里点354℃的时间,与标准液(USP美国药典白油)的冷却时间比较,求出相对冷却指数:

RCL%=标准液的冷却时间/试液的平均冷却时间×100

热电偶冷却曲线法:这是目前公认的实验室最佳方法,它经过了60多年的历程,已经很完善,ISO9950就是在此基础上制订的。从1940年德国Rose最早使用Φ20mm的银球作为探头。后来各国又发展了许多探头,例如:法国的Φ8× 24mm,Φ16×48mm的银柱探头;日本西Φ10×30mm的银柱探头;美国Φ10×60mm的奥氏体不锈钢柱探头到英国Φ12.5mm的Inconel 600镍合金圆柱探头。选用这些材料,是因为它们在加热时不氧化,不起皮,冷却时无相变。热电偶除广泛采用的K型热电偶外,还有日本的Ag—NiA1,和德国的Ni--Ag热电偶。有铠装热电偶和热电偶丝的。有单一热电偶也有也有多支热电偶。记录仪有高速摄影机、X—Y函数记录仪、示波器以及计算机。热电偶信号的传送上有有线和无线传送。

3  温度传感器

我国目前有两个冷却性能测试标准:JB/T7951《测定工业淬火油冷却性能的镍合金探头实验方法》,该方法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9950、《Industrial quenching oils-determination of cooling characteristics-Nickel-alloy    probe test method))。另一个是石化行业标准SH/T0220《热处理油冷却性能测定法》,它等效采用了日本工业标准JISK 2242《热处理油》。

JB/T7951和ISO 9950的温度传感器(探头)材质推荐为Inconel 600镍合金,它的标准成分为:镍和钴不小于72%;铬14-17%;铁6-10%;碳不大于0.5%;锰不大于1%;硫不大于0.015%;硅不大于0.5%:铜不大于0.5%。热电偶为K型Φ1.5mm的非接地型铠装热电偶。

这种Inconel 600镍合金探头比较昂贵。如果仅用于淬火介质的对比,使用中的监测和维护,也可以采用津霸牌镍合金探头。作者研制的这种探头材质为Ni80Cr20与Inconel 600镍合金的成分比较接近,而且易于获得。热电偶为Φ0.05mmK型偶丝。几年来经多个单位的试用效果很好。它与Inconel 600镍合金探头的测试数据相差不大,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这种探头价格仅是国产Inconel 600镍合金探头的1/5,是进口价格的1/10。

SH/T0220的温度传感器为Φ10×30mm的银柱探头,热电偶为Φ0.5mmK型偶丝。

原则上,这两个标准都是用来测试淬火油的,但是目前仍用它们测试水基淬火介质。普遍的观点认为:银探头测试淬火油精确些,合金探头测试水基淬火介质稳定些。

南 京 航 达 热 加 工 材 料 研 究 所

部 分 用 户 NH淬火油冷却性能测试仪

西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航空动力控制有限公司

江苏如东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龙游沪工锻三工具总厂

重庆康明斯发动机动有限公      江苏南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盐城丰东热处理有限公司

杭州兴发弹簧有限公司          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南京威孚金宁有限公司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青岛德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成都 167厂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润滑研究所  宜昌黑旋风锯业有限责任公司          杭州金舟电炉有限公司

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杭州凯和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溧阳中豪热处理有限公司

马钢重型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宁波将军机械有限公司                济南高强紧固件有限公司

济宁兴发弹簧有限公司          江阴江南热处理有限公司              航天 694厂

文登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      文登恒润锻造有限公司                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温州乐清轴承有限公司          成都克虏伯弹簧有限公司              杭州东华链条总厂

山东伊莱特重工有限公司        山东威达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嘉兴东方钢帘线有限公司

日照海恩锯片有限公司          山东建筑大学                        莱芜黑旋风锯业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卡松石化有限公司          张家港富特克特种油品厂              杭州力特油剂有限公司

南京长虹特种油品有限公司      山东源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杭州威能润滑油有限公司

武汉永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宁波典弘润滑油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德士美润滑油有限公司

常州东特润滑油厂             山东万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皓斯润滑油(上海)有限公司

辽宁和兴热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菲斯特化工有限公司               东莞安美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宜兴兴特防锈材料有限公司     莱芜力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傲威实业有限公司

大连三达奥克化学有限公司     淄博方宇润滑油有限公司               宁波江北区金汤特种材料厂

吉林大众油品有限公司         昆山三达润滑油有限公司               博弗特(上海)化工有限公司

深圳德捷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济宁瑞特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官网:www.quenchant.cn   www.quenchant.com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njhdzsx

文档

淬火介质冷却性能测试--南京淬火油张世祥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我国现行的两个淬火介质测试标准JB/T7951(等效引用国际标准ISO9950)和SH/T0220(等效引用日本工业标准JISK2242)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测试误差的分析及标定的方法。简单地回顾了淬火介质测试的发展历史。1.前言我国淬火介质的测试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最早采用的是Φ20mm的银球作为探头。20世纪70年代初,受日本工业标准JISK2242的启发,改为Φ10×30mm的银柱探头。与日本不同的是采用K型热电偶代替Ag—NiA1,安装在银柱的心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