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广西优势特色产业——茶叶发展研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38:21
文档

广西优势特色产业——茶叶发展研究

中国雇学c曼握第24卷第8期2008年8月http://www.casb.org.cn·321·广西优势特色产业——茶叶发展研究刘玉芳,林朝赐,陈春芬(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桂林541004)摘要:广西是茶树生长最适宜的地区之一,茶叶已成为广西优势特色产业,如何加速广西茶叶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广西经济具有较大意义。通过对国内外茶叶市场及广西茶叶发展过程存在问题和广西茶叶发展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今后广西茶叶发展思路。认为的重视和支持,充分发挥广西优势实现品种良种化、经营规模化、管理科学
推荐度:
导读中国雇学c曼握第24卷第8期2008年8月http://www.casb.org.cn·321·广西优势特色产业——茶叶发展研究刘玉芳,林朝赐,陈春芬(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桂林541004)摘要:广西是茶树生长最适宜的地区之一,茶叶已成为广西优势特色产业,如何加速广西茶叶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广西经济具有较大意义。通过对国内外茶叶市场及广西茶叶发展过程存在问题和广西茶叶发展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今后广西茶叶发展思路。认为的重视和支持,充分发挥广西优势实现品种良种化、经营规模化、管理科学
中国雇学c曼握第24卷第8期2008年8月

http://www.casb.org.cn

·321·广西优势特色产业——茶叶发展研究

刘玉芳,林朝赐,陈春芬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桂林541004)

摘要:广西是茶树生长最适宜的地区之一,茶叶已成为广西优势特色产业,如何加速广西茶叶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广西经济具有较大意义。通过对国内外茶叶市场及广西茶叶发展过程存在问题和广西茶叶发展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今后广西茶叶发展思路。认为的重视和支持,充分发挥广西优势实现品种良种化、经营规模化、管理科学化、生产机械化、注重品牌打造茶科技茶文化同步发展,相信广西茶叶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广西早春荼”会叫响全国。

关键词:优势产业;茶叶;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

TheResearchofDevelopmentofTea—TheAdvantageCharacteristicIndustry

ofGuangxiProvince

lAuYufang,LinChaoci,ChenChunfeng

(GuangxiGuilinTeaandScienceInstitute,Guilin541004)

Abstract:Guangxiprovinceistheoneofthemostappropriateareasfortea—growth.TeaindustryisoneoftheadvantagecharacteristicindustriesinGuangxiprovince.HowtospeedupthedevelopmentofteaindustryinGuangxiprovinceisveryimportantforincreasingthefarmers’incomeanddevelopingGuangxieconomy.ByanalyzingtheinternalandexternalteamarketsandtheproblemsexistingintheGuangxiteadevelopmentandtheadvantagesoftheGuangxiteadevelopment,theGuangxiteadevelopmentplanwasmade.Beingac—

cordedgreat

importancetoandbeingprovidedstrongsupportby

theGov.andfullusetheadvantagestowellbreedtea,large-scalemanagement,scientificmanagement,productionmechanizationandattachgreatimpor-tancetobuildingbrandanddevelopteatechnologyandteacultural,wecanbelievethatthedevelopmentofteainGuangxiwillbefasterandbetterandtheearlyspring-teaofGuangxiwillbewellknowninChina.

Keywords:advantageindustry,tea,theresearchofdevelopment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目前全球约有60个国家种植茶叶,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有饮茶的习惯,世界茶叶的年消费量在350多万t左右,人均年饮茶5009,茶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集营养、保健、解渴为一体的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1国内外茶叶产销简况

1.1世界茶叶产销简况

根据资料显示,世界茶园种植面积为320万hm2,其中中国153万hm2t1】,占47.81%,居世界第一;印度50万hm2,占16%,居世界第二;斯里兰卡19万hm2;印度尼西亚16万hm2;肯尼亚12万hm2。以上5个国家的茶叶种植面积占世界茶叶种植面积的80%以上。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报告显示圆,2006年世界茶叶总产量达到366.07万t。其中,中国茶产量为104.74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28.61%,居世界第一;印度茶产量为95.94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26.21%,居世界第二;斯里兰卡及肯尼亚分别为31.20万t和31.30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8.52%和8.55%,近年来,印度、中国、斯里兰卡、肯尼亚、土耳其、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五个国家的茶叶生产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86.12%。

2006年全世界茶叶出口量约为153.65万t,其中

第一作者简介:刘玉芳,女,1959年出生,广西桂林人,大专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茶叶加工与茶叶生化分析,近年来,参加了9项各级各类课题,取得省、市级成果2项,发表论文8篇,通信地址:541004广西桂林市金鸡落17号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E-mail:ccfbg@163.com。

收稿日期:2008一06—16,修回日期:2008—06—27。

·322·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BulletinV01.24No.82008August

http://www.easb.org.cn

斯里兰卡为31.49万t居世界茶叶出口量第一位,中国为28.7万t(2007年为28.95万0,再超肯尼亚跃居世界第二位,肯尼亚为27.2万t,居世界出口量的第三位,印度为21.87万t,居世界出口量的第四位。

2006年世界茶叶消费量为352.18万t,以红茶为主,红茶消费量为259.20万t,占世界茶叶总贸易量的73.6%,其中英国、俄罗斯、巴基斯坦、美国和埃及为茶叶进口大国,占世界总进口量的60%左右。世界绿茶消费量82.07万t,进口绿茶的主要国家为摩洛哥、乌兹别克、日本、马里、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等。

1.2中国茶叶产销简况

100多年前,中国茶叶垄断着世界茶叶市场,自1900年印度茶叶出口首次超过中国后,中国茶叶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渐下降,至今中国茶叶在世界上的地位是种植面积、年产茶量均居世界第一,年出口量居世界第二,创汇居世界第四。

2007年中国实有茶园面积预计153万hm2,比2006年的143.12万hm2,增加6.9%;茶叶总产量114万t,比2006年的102万t增加11.77%。从茶类发展来看其他茶发展最快,这与全国掀起黑茶热有关。乌龙茶发展增速达到9.8%,绿茶类稳中发展,红茶类降幅较大。2007年预计中国茶叶出口量为28.97万t,由2006年的28.70万t增加0.94%,创汇6.08亿美元比2006年的5.47亿美元增加11.15%。2广西茶叶发展概况及问题

2.1广西荼叶发展变化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茶叶发展经历了恢复、回落、再发展的过程(见表1)[31。从茶园面积变化来看,50年代是恢复发展,从1950年的0.41万hm2发展到1959年的1.27万hm2,60年代是从回落到再发展时期,即从1960年的l万hm2回落到1964年的0.47万hm2,到1969年再发展到2.27万hm2,70年代继续发展,到1978年达到3.73万hm2,80年代和90年代回落并保持在2.1 ̄2.6万hm2之间。2000年后广西茶叶面积有较快的发展,2007年达到4.4万hm2。从年产量来看,1950年为0.16万t,持续发展到2007年总产量为3万t,增加近20倍。从出口量来看,初期的1953--1955年年出口量在1000t以上,从1956年开始回落,一直到1970年维持在150~600t之间,1971年以后回升,1988年出口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5466.75t,占全年茶叶总产量的38.22%,1989年开始回落,2007年出口总量在2500t左右。总体来看,广西茶叶出口量受国际形势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及影响很大,在建国初期,全国上下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运动,茶叶生产及出口逐年提高。到1957年以后,国家大搞大跃进,以及文化大,虽然茶园面积不断增加,但产量及年出口量都大幅度下降,到“’,后期,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茶园面积、总产量及出口量都在快速增长,到

表1l鳄0年至加107年广西茶园面积、产量及出口情况阿

1988年茶叶出口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90年代以后,国家实行外贸改革,茶叶市场全面开放,国家停止对茶叶出口补贴及受国际茶叶市场影响,茶叶出口量逐年减少。

从茶类结构分析,在60年代以前广西以生产绿茶及黑茶类(Tk堡茶)为主,绿茶主要生产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1965年开始在大明山茶场试制红碎茶,1974年全国茶叶会议后把广西定为红碎茶生产基地,其中中国枣擘瞳报第24卷第8期2008年8月

脚:,/w嗍·汹嗍一

.323.

有16个县(市),33个农(茶)场生产过红碎茶,至1985年红碎茶处生产量达到高峰,即5100t,占当年茶叶总产51%以上,广西红碎茶曾多次获省部级奖,属广西优势茶类,但由于后来国际市场变化,国内收购价格偏

低,不少生产红碎茶的茶场、茶厂改产绿茶类,即“红”酣绿”,近年来广西红碎茶年产量在200--400t之间。

表22001--2007年广西各茶类产量情况表

90年代中后期,绿茶是广西茶叶生产的主要茶类,绿茶中名优茶发展较快。根据广西高温多雨独有的气候条件,对茶树生长极为有利,早春茶在2月可上市,比江浙等省区早1个多月,是生产早春名优茶的优势地区,每年有大量的客商到广西采购早春名优茶,销往全国各地及国际市场,促进广西名优茶的快速发展。2007年广西名优茶产量占总产量的35%,产值占总产值的60%以上。

广西花茶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包括茉莉花茶、桂花茶、玉兰花茶,主要是茉莉花茶,广西茉莉花茶是在80年代初开始逐步发展起来,至1995年全区种植茉莉花面积达到3599.13hm2,产鲜花2159.5万kg,加工荣莉花茶30489t,当时横县、灵山、邕宁、贵港、玉林、北流、博白等20多个县市生产茉莉花茶。至今横县成为全区及全国茉莉花茶生产的最大基地,其年产量占全国茉莉花茶产量的67%以上(福建占17%,四川、云南占16%)占世界总产量的50%。2007年横县茉莉花种植面积达到0.8万hm2左右,年产花8万们。广西茉莉花茶主要销往北京、山东、江苏、湖南、福建、浙江、四川及出口日本、东南亚地区等,由于广西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种植茉莉花开花早、产量高、香浓,特别发展有机茉莉花生产后,茉莉花茶质量的提高,作为广西优势茶产业的茉莉花茶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广西茶树的品种及分布。在1982年广西茶叶研究所进行全区茶树品种的普查、收集、整理,发现广西的茶树品种十分丰富,也是茶树发源地的省区之一,当时收集整理广西地方品种、优良品系250个,再经20多年的收集、引进,全区具有各类茶树品种达到420多个以上,包括印度阿萨母种;日本的数北种、香骏种;的台茶12、13号、青心乌龙、四季春及福建、广东、浙江、四川、云南等优良茶树品种。在80年代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主要是种子繁殖的云南大叶种、凌云白毛茶、龙脊种、宛田种、灵山中小叶种、福鼎种、鸠坑种及一些地方群体种等,80年代初开始桂林茶叶研究所从福建引进无性系良种、福鼎大白、福云6号、7号、福鼎大毫、福安大白等,并大面积推广,近年来无性系良种茶园发展较快,无性系良种面积占总茶园面积40%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新发展的茶区,无性系良种率达到100%。

广西茶叶在全区各县市都有种植,在人民公社年代,主要组织形式为社队及专业农场茶场,随着农村改革,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原社队茶园无人管理,茶叶的生产和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茶叶生产组织形式及主体发生根本变化,目前,茶叶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或几家联合经营,或“农户+公司”及原国营茶场自主经营等,近年出现较多的种茶专业户,即由其它行业的老板到各地承包土地开展种植茶叶,从种植到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这是广西茶叶发展新模式,对今后广西茶叶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和生产将会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

2.2广西茶叶生产存在的问题

2.2.1小规模经营中国农业最大的弱点就是千家万户小生产,广西茶叶生产就是千家万户进行,特别是在新茶区,基本是农户经营管理,小规模家庭作坊。近几年,有些国营茶场也开始分茶园到职工,分散管理及加工,造成生产规模小,设备落后,基本处在原始生产状态,卫生条件差,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很难与国外规模经营企业相抗衡。必须引导适度规模经营,进行二次承包,把零星农户茶园统一起来,由大户、专业户进行经营,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这样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和稳定质量,才能获更大效益,提高竞争力。2.2.2农残卫生质量问题突出广西茶叶大多是千家万户小规模经营,缺乏资金和技术,茶园管理粗放,厂房、设备陈旧落后,环境卫生条件较差,难以避免农药残留

·324·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BulletinVol。24No.82008August

http:l/www。cash.org.cll

问题,卫生质量闷题。欧盟2008年l层18瓣发布茶时中农药残留新标准[61至今欧盟颁布的茶叶中MRL标准共骞886个,测定项曩种类多,指标要求麓及苛刻。日本农药检测种类由2003年74种到2008年达到450种。近几年来广透茶叶融口量减少,农残指标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中圈入世后虽然关税降低、限额取消,中国亭受与其他成员国的最惠国待遇,但是,进口圈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就会在农残卫生质量等方面制定更为严格、更为苛刻的指标要求,也就是制定新的“绿色壁垒”。同时,国内实施茶叶食品震基安全市场准入许可,对茶叶生产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广西茶叶无论是进入国际市场还是圈内市场酶竞争,首要解决的阍题是农残问题及卫生质量问题,否则广西茶叶的发展将是无从谈起。

2.2.3无知名品牌、缺乏竞争力随着国内茶叶市场全部放好,洋茶大量涌进藿内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如英国的立顿红茶,以品牌优势,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的消费者中,特别是年青人中“立顿”品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所以立顿红茶在中豳市场中占的份额愈来愈大。广西茶叶目前还没有一个叫得晌的知名晶牌,凌云白毫茶虽然脊一定的知名发,但是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包装、销售渠道,都是大路货销售。也有一些广西历史名茶,如覃塘毛尖、南由岛毛茶,柱平西山茶,开山白毛茶等,但有些没有形成产业化,有些没有产品或基本失传,有名无量。这些都是让人遗憾酶事情。广西茶叶要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树立蛊乏的品牌,知名度大的品牌,否则就会被国隧市场所淘汰。

3广嚣茶时发展有幂lj条谗

3.1广西具有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m,年平均气温在18。8,-,22。3℃,1月平均气温除高寒山区低于lO℃以外,其余地区均在lO℃以上,玉林、钦娴南部及百色右江河谷都在13~14℃以上,降雨1000~2000mm,在茶叶收获季节的3"---'9月平均胄降雨量均在100mm以上,3~8月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广西虽然太阳辐射较强,傻云雨天多,墨照时数少,另外,广谣由多、云雾多、漫射光多,广西的是红、黄土壤,呈酸性,pH4.5“.5,且土层深,撵水好,由于广西特有的鸯然环境条件形成了独特气候,是茶叶生产的最适宜地区,使茶树生长期长,开采旱,产量高,鲤龙娥等茶区在2胃份可以拜始采茶,~直采到11月底12月初,开采时间比江浙荼区旱1个多月,灵山陆屋茶场每公顷茶园产于茶5000kg以上,每公顷产值达15万元以上,其有较强的早春茶市场的竞争优势。

另羚,广殛影,≮出一水一分匿’’趣区,适建种植茶的土地面积达50万hm2以上,发展茶叶生产的土地潜力较大。

3.2各级领导的重视

近年来,各级及相关领导,对茶叶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广西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把茶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种质刨新,列为重大专顼;曹伯纯在2006年广两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把茶叶作为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广西农业厅要求并上报把茶叶作为广谣主导产业来发展,强调今后、科教部门、行业学会协会要合力推动广磋茶产业发展,计划筹各露开首次广西茶叶工作会议及各类研讨会,总结经验,找准问题,提出下步工作意冤。2008年4胃30曩一5月l曩由广西农业厅、南宁市主办、广西茶叶学会、协会、广嚣桂林茶叶研究所协办,在南宁市成功地举办“首届广西春茶节”影响面大、效果好,对广谣茶产业的发展将产生较大推动作用。多年来昭乎县十分重视茶叶生产,成立专门茶叶办公室及茶叶协会,指导和服务于茶农,县出钱租用农民山地,无偿提供给广西桂林茶科所建立茶叶科技示范基地。每年春茶出资100多万元举办“茶王节”,开展茶叶质量评比,茶之旅等茶事宣传活动,绽进茶叶生产的发展。凌云县组织茶文化节,开展茶旅游及“春茶王子’臀眈大赛。横县定期嚣年举办一次全国性茉莉花茶节,促进茶产业发展。融水县高薪聘请中国茶科所专家,指导全县茶时生产。三江县政磨把茶叶作为全县主要支柱产业来抓。由于各级的重视和支持,广嚣茶时得以快速发展。

3.3广谢是欠发达地区,山区贫困人口多,努力成本低,相成茶叶生产成本较低,具有茶价低的优势。3.4广西属西部开发省区,享受国家西部开发的所有优惠并得到较大的支持,这是广婚茶叶发展极好机遇。

4广西茶叶发展思路

霹.1稍定产盈铙惠袭策。加大款持力度

近年来,广西各级领导对茶叶生产发展的重视程度是蓠羼来有的,从产数的定整、重大专项酶落实、产业的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以及直接组织开展各类茶产业的研讨会、推介会等太溅茶事活动,特别是农业厅在2008年4月30口一5月1日成功举办了“2008首届广疆毒茶节”,紧接着于5月18躁q胃24日在广州华农大举办广西现代农业(茶叶技术)高级研修班,学员来自广遥各地各部门的领导、技术骨于、一线中国蓐学通报第24卷第8期2008年8月

http://www。easb.org.cn

·325·

工作人员。由于的重视和支持,几年来广西茶叶得到了快速发展。希望今后加大产业和资金方面的更大支持。如,把茶园管理、采摘、茶叶加工等方面的机械设备列入农机的补贴范围、享受农机补贴、鼓励茶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引导茶企业开展机械化、连续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和稳定品质、引导茶产业逐步向产业化发展。制定相关优惠、鼓励其他茶叶产业转型进入茶产业领域或投资茶产业。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茶企业开展低产茶园改造,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及技术改造等。

4.2规模经营,培育茶业龙头企业

7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全面改革、实行分田分地到户到组、联产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中国农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同样,原来由集体经营的茶山、茶园也分到农户分散经营管理、农合办厂的小规模经营,由于这种小规模经营存在很多问题而必须改变,实行二次承包,把分散零星茶园统一由专业户经营管理,支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实行管理科学化,产品产业化,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提高产品在国内国际茶叶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

4.3品种良种化、产品多样化

世界主要产茶国都将发展无性系良种作为茶树种植的主体,非洲的产茶国几乎100%是无性系,日本78.3%,斯里兰卡55%,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为30%,中国为25%左右。广西为40%。无性系良种其种性均匀、整齐,树冠平整,适合于茶园机械化的推广,而且产量高、质量好。广西茶叶的快速发展,提高茶叶整体效益,就要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

在90年代前,广西茶叶以生产出口红碎茶为主,90年代后,红碎茶出口受阻,进行红改绿,即转为生产绿茶为主,2006年广西茶产量为28533t,其中绿茶产量占全区茶叶总产量的80.58%,红茶占2.7%,其他茶占16.69%。产品单一,缺乏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广西茶叶的发展必须向多样化发展,除生产广西优势产品绿茶、茉莉花茶之外,红碎茶出口将会有所转机,要适当生产红碎茶,发挥广西地理环境优势,多生产名优早春茶,也要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品乌龙茶,同时要研究开发一些新产品如加味茶、保健茶等。

另外,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加快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开发,开展品牌战略,创出具有广西特色的品牌产品,只有这样,广西茶叶才有出路,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国内国际市场立足和发展。4.4实施品牌战略。打响广西早春茶品牌

品牌效应众所周知,但是广西在茶产业方面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不多,有些是有名无实,成为广西历史名茶,有些是规模小,无法做大做强。广西是否有好茶,在区外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客商们很清楚,因为他们每年在江浙以北茶区新茶上市前一个月就已经到广西来采购广西早春茶,然后广西扁茶变成了龙井茶,广西螺型茶变成碧螺春,广西曲毫茶变成无锡毫茶,广西乌龙茶变成各地的高山乌龙茶等等。总之广西早春茶被作为外省的名牌产品的原料和贴牌产品,已有相当的历史,每公斤几十元的广西早春茶,到他们那里变成几百元、几千元的极品、名牌产品。广西茶叶要发展,要做强做大,必须打造更多自主品牌,企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广西整体要打造广西早春茶品牌,地方组织茶企业、各部门参加全国各类茶事活动、宣传广西茶、特别是广西早春茶,让全中国了解广西早春茶、喝广西早春茶、送广西早春茶。

4.5推广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茶产业综合效益,近几年全国出现劳力紧张问题,农村劳动向城市发达地区流动,广西农村青壮年劳力都到广东等沿海地区工作,留下的很多是老弱者,茶区采茶工严重不足,如从柳州到金秀发展茶叶的专业大户,因采茶工缺乏,几百亩茶园的茶叶无法采回,严重亏损,无奈转战他乡。在广西的其他县市茶区也不同程度存在采茶难问题。由于劳动力紧缺,劳务工资成倍增加,生产成本提高,有些企业无法维持,以后的劳力紧缺问题会加重,劳动力相对密集的茶产业劳动短缺更为严重,如何解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近几年,新技术包括一些高新技术已普遍在茶叶机械上获得应用嘲,在茶叶生产全过程可推广机械化采茶采用采茶机,茶园管理采用耕作机,茶叶加工采用全自动智能化加工设备。大幅度减少劳动力,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广西有条件的茶企业可学习推广,作为部门要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通过推广机械化生产,可引导茶农成立茶叶合作组织,把零星分散的茶园形成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作业,引导广西茶产业向规模化、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4.6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中国自1991年1月开始取消对出口产品的补贴。在中国茶叶是亏损出口产品,茶叶出口补贴取消后,由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致使广西茶叶年出口量逐年减少。根据《农业协谢允许各成员对农业研究及环境保护有关的研究实行投资支持。研究和开发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是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326·Chme∞AgriculturalScienceBulletinV01.24No.82008August

http:llwww.easb.org.on

效途径,所以应加大科教投入,在茶树新品种、新产品、新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加大支持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另外在人才培养及文化素质教育方面也要加强、提高生产者和管理者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4.7发展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阴。中国茶叶界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先生,对茶叶经济、茶叶科技、茶文化之间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一架飞机,茶叶经济好比飞机的机身,茶叶科技与茶文化分别是飞机的两个翅膀,茶叶经济的发展,依靠茶叶科技和茶文化的同步发展。可见茶文化在茶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广西茶文化的研究挖掘与发展,可谓是起步晚、发展快、作用大。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桂林市成立桂林茶文化研究会,对桂林茶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开展国际、国内茶文化的交流,1996年在桂林组织召开桂林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来自、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开展茶与健康、茶艺、茶道等方面的研究和交流。1999年广西桂林茶叶研究所创建了“桂林茶叶科技园”,成为集茶叶科普、茶文化及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区,年接待国内外参观者10万人次以上,被桂林市教育局、科协定点为桂林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姗。通突∥桂林茶叶科技园’,平台,向国内外宣传广西的茶叶主产区的茶叶科技、茶文化、茶产品,提高广西茶叶的知名度。在广西昭平、凌云、横县,分别召开昭平“茶王节”,凌云“茶文化节”,横县“茉莉花茶节”,开展各种学术论坛及各种形式的茶事活动,营造浓浓的茶叶文化的氛围,让更多的人学茶、懂茶、爱茶、关心茶,共同促进广西茶产业的发展。4.8充分发挥行业学会、协会、商会的作用

广西茶叶学会成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直以来服务于茶产业对广西茶叶科技教学、生产及茶叶贸易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广西茶叶协会于2006年3月成立,并成功举办首届广西“桂绿杯”名优绿茶的评比大赛,对广西名优绿茶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广西茶学会与广西茶协会于2008年春成功联合协助广西农业厅、南宁市举办的“首届广西春茶节”对促进广西茶叶发展发挥作用。南宁、钦州、昭平等主要产茶市县分别成立有茶叶学会及茶叶协会或茶叶商会对当地茶叶发展发挥了较大作用。各级应对茶叶行业的群众组织给予引导、关心和支持。形成部门、科教部门、行业组织协调一致,共同推进广西茶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l】陈萌山.中国茶叶生产消费.见:中国茶叶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生产与消费论坛论文集:1.7.

【2】KaisonChang.世界茶叶市场回顾.见:中国茶叶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生产与消费论坛论文集:61.71.

【3】林朝赐.入世后广西茶叶发展研究报告.见:曾东,郭绪全.中国加入WTO与广西农业发展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385—392.【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全国农业统计摘要.[5】第五届茉莉花茶交易会一中国广西横县,2007年8月.

【6】陈宗懋.2008年欧盟分布茶叶中农药残留新标准.中国茶叶,2008年。第二期:7.

【刀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

【8】权启爱.我国茶叶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发展研讨会,2006年11月。湖北宜昌.

【9】陈宗懋.中国茶经.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595.

[10】林朝赐,张文文,刘玉芳,等.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24卷(2):385.388.

广西优势特色产业——茶叶发展研究

作者:刘玉芳, 林朝赐, 陈春芬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桂林,541004

刊名:

中国农学通报

英文刊名: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2008,24(8)

被引用次数:1次

1.陈宗懋中国茶经 1999

2.权启爱我国茶叶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全国农业统计摘要

4.林朝赐入世后广西茶叶发展研究报告 2002

5.Kaison Chang世界茶叶市场回顾

6.陈萌山中国茶叶生产消费

7.林朝赐;张文文;刘玉芳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08(02)

8.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

9.陈宗懋2008年欧盟分布茶叶中农药残留新标准[期刊论文]-中国茶叶 2008(02)

10.第五届茉莉花茶交易会-中国广西横县 2007

1.苏琳绿色壁垒对广西茶产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期刊论文]-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9(18)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nxtb200808069.aspx

文档

广西优势特色产业——茶叶发展研究

中国雇学c曼握第24卷第8期2008年8月http://www.casb.org.cn·321·广西优势特色产业——茶叶发展研究刘玉芳,林朝赐,陈春芬(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桂林541004)摘要:广西是茶树生长最适宜的地区之一,茶叶已成为广西优势特色产业,如何加速广西茶叶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广西经济具有较大意义。通过对国内外茶叶市场及广西茶叶发展过程存在问题和广西茶叶发展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今后广西茶叶发展思路。认为的重视和支持,充分发挥广西优势实现品种良种化、经营规模化、管理科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