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用基于等价类划分的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采用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测试用例通常分两步进行:
(1)确定等价类,列出等价类表
| 输入条件 | 有效等价类 | 唯一标识 | 无效等价类 | 唯一标识 | 
| 序号 | 用例(输入数据) | 期望输出 | 覆盖有效等价类 | 实际输出 | 
用健壮性测试法设计测试用例,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分析各变量的取值
健壮性测试时,各变量分别取:略小于最小值、最小值、略高于最小值、正常值、略低于最大值、最大值和略大于最大值。
(2)测试用例数
有n个变量的程序,其边界值分析会产生6n+1个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见表1-1。
测试用例
| 用例编号 | 输入数据 | 预期输出 | 实际输出 | ||
| mouth | day | year | |||
| 1 | |||||
(1)分析各种输入情况,列出为输入变量month、day、year所对应的所有条件桩。C表示具体的条件
C1:
C2:
C3:
(2)分析程序规格说明,结合以上等价类划分的情况给出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的操作(即列出所有的动作桩)。考虑各种有效的输入情况,程序中可能采取的操作有以下几种:
a1:
a2:
a3:
(3)根据步骤(1)和(2),画出判定表。对判定表进行化简。简化后的判定表,如表1-2所示。
判定表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条件 | |||||||||||
| 动 作 | X | ||||||||||
判定表的精简表
| 1~3 | 4 | 5 | 6~9 | 10 | ||
| 条件 | ||||||
| 动作 | ||||||
为判定表中的每一列设计一个测试用例,见表1-4。
测试用例
| 用例编号 | 输入数据 | 预期输出 | |||
| 1 | |||||
|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