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考第一轮复习——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应试策略同步练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35:48
文档

高考第一轮复习——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应试策略同步练习

高三语文苏教版高三第一轮复习: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应试策略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召辛公义入露门学(北周学校名),令授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床舆来,安置听事。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病愈,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
推荐度:
导读高三语文苏教版高三第一轮复习: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应试策略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召辛公义入露门学(北周学校名),令授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床舆来,安置听事。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病愈,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
高三语文苏教版高三第一轮复习: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应试策略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30分钟)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召辛公义入露门学(北周学校名),令授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床舆来,安置听事。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病愈,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几复差!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于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直佐僚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舍。人或谏止之,

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系人在狱中而心自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讼者多两让而止。仁寿元年,追充扬州道黜陟大使。豫章王恐其部内官僚犯法,未入州境,预令属公义。公义答曰:“奉诏不敢有私。”及至扬州,皆无所纵舍,衔之。(《隋书·循吏·辛公义传》)

1. 下列各句加横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令授道义  道义:道法义理  

B. 病几复差  差:差错

C. 后迁牟州刺史,下车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D. 黜陟大使  黜陟:人才的进退

2. 下列两组加横线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1)父子夫妻不相看养            (2)始相慈爱 

(3)病人或至数百                  (4)人或谏止之

A. (1)和(2)不同,(3)和(4)相同     

B. (1)和(2)不同,(3)和(4)也不同

C. (1)和(2)相同,(3)和(4)不同  

D. (1)和(2)相同,(3)和(4)也相同

3.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舍。

A. 如果事情没有办完,而被告又必须拘禁时,公义就住在办公的地方,一直不回内舍。

B. 如果事情太多,又必须要禁卒协助时,公义就住在办公的地方,一直不回内舍。

C. 如果事情没有办完,又必须要禁卒相助时,公义马上搬到办公的地方住下,一直不回内舍。

D. 如果事情太多,而被告又必须拘禁时,公义马上搬到办公的地方住下,一直不回内舍。

4.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未入州境,预令属公义。

A. (王)还没有回到扬州,就预先派人和辛公义打招呼。

B. (王)还没有回到扬州,就试图让辛公义和自己结成一派。

C. 还未等辛公义入境,就预先派人和辛公义打招呼。

D. 还未等辛公义入境,就试图让辛公义和自己结成一派。

5. 下列句子,全部表现辛公义勤政爱民取得的效果的一组是(   )

①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

②始相慈爱,此风遂革。

③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

④罪人闻之,咸自款服。

⑤讼者多两让而止。

⑥皆无所纵舍,衔之。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6. 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辛公义每个月都要给那些有学问的人讲一次课,于是别人都很羡慕他。

B. 岷州有这样风俗习惯:一旦有人得了传染病,父子夫妻都不去“看养”,“合家避之”。

C. 辛公义把病人集中在厅堂,通过自己精心护理,病人得救,而岷州的陋习也因此被革除。

D. 辛公义不愿意关押老百姓,为了让罪犯早日出监,他就在牢房旁办公,亲自审问查验。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2题:

与人主共理天下事,吏而已。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

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唐虞建官,劂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

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小大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下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号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豹均为民害邪!

然则如之何?曰: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

7.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人主共理天下者  理:治理  

B. 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为员:成为吏的人

C. 切切然恐不至也  不至:不来      

D. 而天下阴受其赐  阴:暗地里

8.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其”字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虞建官,劂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其:代尧舜)

B. 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小大之吏布于天下。(其:指人民)

C. 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其:指虎狼)

D. 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其:指人民)

9.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 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

B. 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C. 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

D. 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小大之吏布于天下。

以下第10、11题中的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0. 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   )

A. 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来担任,而他们又不愿意干。

B. 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来充当,而有才有贤德的人又看不起吏。

C. 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来担任,而他们又无意来干。

D. 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来充当,而他们不愿当官。

11. 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

A. 好像应该能够长治久安了,可是却又出现与危险,这是什么原因呢?

B. 似乎应该能够长治久安了,既然如此,还是出现了与危险,为什么呢?

C. 似乎是能够长治久安了,竟然至于,还是出现了与危险,这是为什么?

D. 好像应该能够长治久安了,其实不然,还会出现了与危险,这是为什么?

12.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这篇文章讲的是任用官吏的道理,揭露了封建时代官吏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B. 文中指出,这些官吏名义上是“理民”,实际上是夺民之食,竭民之力,无异于虎豹。

C. 文章最后一段,讲上古的官吏和后世的官吏都一样,剥削和压迫人民。

D. 如何革除官吏害民,作者主张“得才且贤者用之”“废有司,去县令”。

【试题答案】

1. B   2. C   3. A   4. C   5. D   6. C

7. B   8. C   9. D   10. B   11. A   12. C

文档

高考第一轮复习——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应试策略同步练习

高三语文苏教版高三第一轮复习: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应试策略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召辛公义入露门学(北周学校名),令授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床舆来,安置听事。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病愈,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