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腐熟度(maturity)是衡量堆肥成熟程度的参数,指堆肥中有机质经过矿化、腐殖化过程,
最后达到的稳定程度(李国学等,2000),评价方法的可分为物理学指标、化学指标、生物学指
标和波谱分析方法。
1.2.1.1物理学指标
物理学指标主要是温度、颜色和气味。温度是堆肥过程最重要的常规指标之一,我国国家标
准GB7959-198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7)规定,堆体温度应当在50℃以上持续7 d或55℃以上3 d即可达到无害化标准。堆肥过程中物料逐渐发黑,腐熟堆肥呈黑褐色或黑色。堆肥物料一般具有不好的气味,在堆肥过程中这种气味会逐渐减弱并消失。
1.2.1.2化学指标
Garcia等(1992)提出C/N由30降至15~20时,堆肥腐熟,但蔬菜残株的C/N较低,不宜
采用C/N作为腐熟度参数;Morel等(1985)建议采用T=(终点C/N)/(初始C/N)来评价堆肥腐熟度,提出T小于0.6时堆肥腐熟;Zucconi等(1981)认为NH4+-N小于400 mg·kg-1
时,污泥堆肥腐熟;Tiquia等(1996)认为NH4+-N含量小于0.05%时,猪粪堆肥腐熟;Bernal等(1998)提出NH4+-N/NO3--N的值小于0.16时污泥、猪粪以及城市垃圾等多种物料的堆肥腐熟,且腐熟堆肥的腐殖化指数(HI=HA/FA)大于1.9。
1.2.1.3生物学指标
张所明等(1988)提出当堆肥腐熟时,耗氧速率为0.02~0.102%·min
-1
;Zucconi等(1984)
认为种子发芽指数GI可以有效反映堆肥对植物毒性的大小,当GI>50%时堆肥腐熟,当GI为
80~85%时堆肥对植物完全没有毒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