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40:13
文档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第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一、运动和能的形式1、运动的形式主要有机械运动、声运动、光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等。2、能(能量)的形式主要有机械能(包括______和______)、化学能、电能、声能、光能、热能等。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能;处于高处或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______能。当物体运动和变化时,_______会发生转变。二、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是最简单、最常见的运动形式,其特征是物体的__________随时间发生变化。2、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是先选取某一物体(______
推荐度:
导读第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一、运动和能的形式1、运动的形式主要有机械运动、声运动、光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等。2、能(能量)的形式主要有机械能(包括______和______)、化学能、电能、声能、光能、热能等。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能;处于高处或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______能。当物体运动和变化时,_______会发生转变。二、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是最简单、最常见的运动形式,其特征是物体的__________随时间发生变化。2、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是先选取某一物体(______
第二章     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一、运动和能的形式

 1、运动的形式主要有机械运动、声运动、光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等。

 2、能(能量)的形式主要有机械能(包括______和______)、化学能、电能、声能、光能、热能等。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能;处于高处或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______能。当物体运动和变化时,_______会发生转变。

二、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是最简单、最常见的运动形式,其特征是物体的__________随时间发生变化。

 2、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是先选取某一物体(_______)作为标准;选取的_______不同,判断的结果就可能不同。

 3、机械运动的分类: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分为_____运动和_____运动;直线运动根据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______直线运动和_____直线运动。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① 比较相同时间(或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短;② 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或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通常采用第①种方法计算物体运动速度。

 5、匀速(变速)直线运动:路程用___字母表示,时间用___字母表示,速度用___字母表示。公式(平均)速度(v)=__________

两个变形公式:① s=v t、② t=

一个重要的换算关系:1米/秒(m/s)=3.6千米/时(Km/h)

练习:

(1)根据天气预报,强热带风暴的中心距某地160千米处,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该地移动。预计多少时间后强热带风暴的中心将在该地登陆?

(2)下雷雨时,如果我们看到闪电后2.5秒才听到雷声,则发生雷电的地方距离我们大约有多远?(光传播的时间忽略不计,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米/秒)

(3)在一次爆破中,为了爆破安全,爆破员至少远离爆破点200米。若炸药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厘米/秒,爆破员跑离的速度是5米/秒,则爆破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跑到安全区?导火线的长度不得短于多少厘米?

(4)小明站在一座山崖的前面大喊一声,经过3秒后,他听到了自己喊声的回声。如果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则小明离山崖的距离有多远?

(5)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25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长1.6千米的隧道。火车全部通过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三、力的存在

 1、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1)力能_____________;

(2)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包括速度的______和运动的_______)

 2、力是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之间的__________。任何一个力都涉及______物体,其中施加力的物体称为“施力物体”,接受力的物体称为“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我们把这对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力的国际单位是______,用字母____表示。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________,弹簧秤是一种常用的测力计。

 5、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__________的力,这个力叫做______。________越大,弹力越大。

四、力的图示

 1、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因素有关,这三个因素叫做力的三要素。

 2、作力的图示时要做到“四定两标”:定标度(单位线段表示的力的大小)、定作用点(在线段的起点)、定方向、定长度、标箭头(在线段的终点)、标力的数值和单位。

另外还需注意两点:① 同一张图中的不同的力,其标度必须统一;② 每条有向线段至少含两个标度大小的长度,且尽量是标度的整数倍。

 3、有时只需在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箭头来表示力,这样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五、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1、地球表面的物体由于__________而受到的力叫做_________。

 2、物体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做什么运动,无论外界条件如何变化,它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始终保持__________。(应用:重垂线)

 3、物体的各个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为了便于研究,通常把重力看作是集中作用在某一点,这一点就叫做物体的“_______”。对于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就在它的______。

 4、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即G=mg。

g=__________,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

 5、重力与质量的比较:

重力质量
定    义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大小和方向有大小也有方向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国际单位

牛顿(N)

千克(Kg)

是否随地理位置而改变改变不变
相互关系重力=质量×9.8牛/千克

G=mg

六、摩擦的利和弊

 1、两个相互_____的物体发生______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__________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固体、气体、液体都会产生摩擦力。

 2、一般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或运动趋势)的方向______。

 3、摩擦力根据其性质分为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其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大小和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摩擦有利有弊。增大摩擦的常用方法有:① 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小摩擦的常用方法有:① 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④ 添加润滑剂;⑤ 利用气垫。

 5、根据性质的不同,力可以分为弹力(F)、重力(G)、摩擦力(f)。

七、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成果,结合自己的研究,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法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____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或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_。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有利有弊。惯性只于物体的_________有关。

 3、解释惯性现象的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研究对象原来是什么状态(运动或者静止)

(3)与研究对象相关的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4)由于惯性,研究对象将有怎样的表现

八、二力平衡的条件

 1、一个物体若处于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运动状态,则称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若该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而保持平衡状态,则两个力是_________(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已知平衡的两个力中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判断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判断物体所处的状态。

(3)已知物体所处的状态,可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平衡力相互作用力
共同特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不同特征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第二章     运动和力(答案)

一、运动和能的形式

 1、运动的形式主要有机械运动、声运动、光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等。

 2、能(能量)的形式主要有机械能(包括______和______)、化学能、电能、声能、光能、热能等。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能;处于高处或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______能。当物体运动和变化时,_______会发生转变。

二、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是最简单、最常见的运动形式,其特征是物体的__________随时间发生变化。

 2、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是先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参照物);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就可能不同。

 3、机械运动的分类: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根据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① 比较相同时间(或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短;② 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或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通常采用第①种方法计算物体运动速度。

 5、匀速(变速)直线运动:路程用S字母表示,时间用t字母表示,速度用v字母表示,公式:(平均)速度(v)=

两个变形公式:① s=v t、② t=

一个重要的换算关系:1米/秒(m/s)=3.6千米/时(Km/h)

练习:

(6)根据天气预报,强热带风暴的中心距某地160千米处,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该地移动。预计多少时间后强热带风暴的中心将在该地登陆?

(7)下雷雨时,如果我们看到闪电后2.5秒才听到雷声,则发生雷电的地方距离我们大约有多远?(光传播的时间忽略不计,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米/秒)

(8)在一次爆破中,为了爆破安全,爆破员至少远离爆破点200米。若炸药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厘米/秒,爆破员跑离的速度是5米/秒,则爆破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跑到安全区?导火线的长度不得短于多少厘米?

(9)小明站在一座山崖的前面大喊一声,经过3秒后,他听到了自己喊声的回声。如果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则小明离山崖的距离有多远?

(10)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25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长1.6千米的隧道。火车全部通过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11)《学练新参考》P27、1~3;P47、27~28;P88、27;P95、24

三、力的存在

 1、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3)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2、力是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任何一个力都涉及两个物体,其中施加力的物体称为“施力物体”,接受力的物体称为“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我们把这对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N)。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弹簧秤是一种常用的测力计。

 5、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反抗形变的力,这个力叫做弹力。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四、力的图示

 1、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这三个因素叫做力的三要素。

 2、作力的图示时要做到“四定两标”:定标度(单位线段表示的力的大小)、定作用点(在线段的起点)、定方向、定长度、标箭头(在线段的终点)、标力的数值和单位。

另外还需注意两点:① 同一张图中的不同的力,其标度必须统一;② 每条有向线段至少含两个标度大小的长度,且尽量是标度的整数倍。

 3、有时只需在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箭头来表示力,这样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五、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1、地球表面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物体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做什么运动,无论外界条件如何变化,它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始终保持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

 3、物体的各个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为了便于研究,通常把重力看作是集中作用在某一点,这一点就叫做物体的“重心”。对于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就在它的中心。

 4、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即G=mg。

g=9.8牛/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

 5、重力与质量的比较:

重力质量
定    义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大小和方向有大小也有方向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国际单位

牛顿(N)

千克(Kg)

是否随地理

位置而改变

改变不变
相互关系重力=质量×9.8牛/千克

G=mg

六、摩擦的利和弊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固体、气体、液体都会产生摩擦力。

 2、一般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或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摩擦力根据其性质分为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其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4、摩擦有利有弊。增大摩擦的常用方法有:① 增大压力;②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的常用方法有:① 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④ 添加润滑剂;⑤ 利用气垫。

 5、根据性质的不同,力可以分为弹力(F)、重力(G)、摩擦力(f)。

七、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成果,结合自己的研究,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加推测”的方法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或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有利有弊。

 3、解释惯性现象的步骤:

(5)确定研究对象

(6)研究对象原来是什么状态(运动或者静止)

(7)与研究对象相关的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8)由于惯性,研究对象将有怎样的表现

八、二力平衡的条件

 1、一个物体若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若该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而保持平衡状态,则两个力是平衡的(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4)已知平衡的两个力中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判断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5)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判断物体所处的状态。

(6)已知物体所处的状态,可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平衡力相互作用力
共同特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不同特征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文档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第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一、运动和能的形式1、运动的形式主要有机械运动、声运动、光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等。2、能(能量)的形式主要有机械能(包括______和______)、化学能、电能、声能、光能、热能等。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能;处于高处或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______能。当物体运动和变化时,_______会发生转变。二、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是最简单、最常见的运动形式,其特征是物体的__________随时间发生变化。2、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是先选取某一物体(______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