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5-09-01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 “新常态”,新的形势对供热事业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供热行业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记者近日采访了原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供热管
理办公室主任、 原北京市供热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政公用行业专家委员会城镇供热专家组专家郭维圻。
郭维圻认为, 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 供热行业也同样已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 改革期、 挑战期和机遇期。供热行业不仅面临新的压力与挑战, 而且还面临着新
的发展机遇与历史性变革, 如何判断并把握供热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供热行业将面临新抉择。
他对供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以下分析与判断。
| 判断一: 当前供热行业正面临着三大挑战。 | 一是人为导致的全球变暖, | 必须通过减少温室气 | ||||||
| 体排放来改变现状, 越来越高的环保要求, | 将加剧供热企业对环保的投入, | 企业必须寻求新 | ||||||
| 的出路; 二是全球发展导致的能源需求增长, | 将推高化石燃料的价格, | 我国北方地区供热行 | ||||||
| 业燃料成本居高不下, 将造成不良经济影响; | 三是劳动力需求加剧和社会人工成本上涨, | 将 | ||||||
| 使供热人工成本急剧增长,企业负担进一步加大,逼迫供热企业寻求新供热管理方式。 | ||||||||
| 判断二: 我国供热行业已进入两个关键时期。 | 一是伴随城镇化进程, | 供热事业已进入快速发 | ||||||
| 展时期,预计 2020 年,供热面积将从目前 | 100 亿平方米增至 | 200 亿平方米,但供热发展又 | ||||||
| 面临着资源、 环境、安全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的多重压力, | 供热已作为战略性问题提到国家以 | |||||||
| 及城市管理的重要议程; 二是在节能减排和老旧设备的压力下, | 供热设施设备已进入了更新 | |||||||
| 改造期,供热行业新的设备设施装备水平将决定着我国供热系统未来 | 15 年至 20 年的能力与 | |||||||
| 效率,也决定着供热领域节能减排水平。 | ||||||||
| 判断三:供热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机遇大于挑战。 | 一是采暖用户要求越来越高,消费需求呈 | |||||||
| 个性化趋势, 供热面临用户的挑战, 传统供热只讲保障将成为历史, | 未来企业比拼的是创意 | |||||||
| 文化,供热产品将走向舒适化、个性化、数字化;二是新能源,使供热行业成为朝阳行 | ||||||||
| 业,资金、技术、人才开始涌向供热领域, | 新理念、 新技术、新装备、 物联网以及资源整合、 | |||||||
| 互联互通的趋势, 供热市场将被无情分割, | 传统供热方式与管理方式以及企业生存与发展面 | |||||||
| 临新挑战;三是新常态下的新经济,将更加注重民生需要、基础设施、环境生态、能源 | ||||||||
| 建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等领域, 如何争取和利用好新是供热行业面临的新发展机遇。 | ||||||||
| 判断四: 供热行业将面临新的重大变革。 | 这体现在, 一是供热行业肩负着节能减排的重要使 | |||||||
| 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供热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全面提升供热保障能力 | ||||||||
| 和供热运行效率,努力构建安全、清洁、 | 经济、高效的供热系统已成为我国供热事业发展的 | |||||||
| 关键,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二是供热行业需要继续思想、转变观念、深化供热企业 | ||||||||
| 改革、 适应市场新形势与要求、 加快研究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 | 加快新技术推广和装 | |||||||
三是
同时,郭维圻又对新形势下供热企业面临的压力进行了分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供热企业主要面临三个方面压力, 一是成本压力, 包括环境治理成本压力、 燃料价格成本压力、 劳动价格成本压力; 二是社会压力, 包括消费需求提高压力、 市场竞争加剧压力、资金紧缩压力;三是自身压力,包括管理观念陈旧、技术装备落后、综合素质低下等方面压力。
在问及目前供热行业存在哪些问题时,郭维圻表示:
一是改革尚待深入, 市场机制尚未建立。 供热计量收费制度改革尚未将补贴方式纳入工
资结构和退休统筹范畴, 企业退休人员采暖保障还存在障碍; 供热计量面临的障碍、障碍、基础障碍、利益障碍、设备障碍、能力障碍,将制约计量收费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客观存在历史遗留问题、 “两个主体”尚未确立、引导尚未到位、法规标准有待完善、社会宣传缺乏力度、行业自律尚需努力等问题,需要加以引导、规范;供热市
场机制尚未形成, 供热投资尚未理顺, 供热价格体系与调价机制尚未形成, 各地供热价格面临资源、 环境和社会稳定多重压力, 特别是大气治理带来的高额供热成本, 使供热价格倒挂, 企业性亏损得不到合理补偿, 打击了供热企业的积极性; 再有就是传统观念以及传统方式制约企业发展,供热企业改革有待深化。
二是历史问题欠账严重, 设施老旧年久失修。 由于改革滞后、 热价未理顺、欠费严重等历史原因,供热设施资金投入不够,设备年久失修、老化严重,跑、冒、滴、漏等浪费热能
现象突出。北京市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北京还有 5168 公里的管网设施以及 2.4037 万公里的户内立管亟待更新改造,涉及供热面积两亿平方米,这个问题普遍存在。
三是企业壁垒制约发展,技术装备已经落后。目前,我国供热行业的传统观念、落后模式、
老旧系统以及企业壁垒已严重制约了技术进步与事业发展。 燃煤锅炉面临设备更新或排放改造,设备升级改造与供热系统节能改造迫在眉睫, 这决定着企业未来 10 年到 20 年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供热企业的锅炉效率、 管网输配效率以及换热效率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 节能潜力巨大,推进精细化管理,加快供热节能从智能转向智慧是当务之急。
四是企业管理基础薄弱, 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各地供热后勤化非企业的运行模式, 造成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中小供热单位管理粗放、 效能与服务低下; 供热职工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在供热一线员工中, 60%是季节工, 流动性大, 基本技能、 服务意识、 管理能力与先进设备、安全运行、 节能降耗、服务质量的要求差距较大, 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保障能力、节能减排和服务质量。
五是传统方式受到挑战, 企业发展面临风险。 一方面,事业发展加速, 特别是物联网的发展,社会资本与技术向供热领域的倾斜, 使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思维、 新模式开始涌入供热领域,冲击了传统供热方式;另一方面,目前,传统供热企业已进入疲劳期,企业故步自
封、技术壁垒、市场封闭,全员精神不振、情绪低迷,企业不仅失去了创新的激情与动力,而且可持续发展还受到了各方面的压力。
他认为, 供热行业要确定发展目标。 一是技术目标, 就是提升并引领供热行业的技术与装备的先进水平,打造安全、清洁、高效、经济的供热系统,深化供热领域的节能减排。二是管
理目标,就是创新行业管理机制,强化行业基础管理,全面提升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全面
提高企业和员工素质,努力创造和谐供热环境,努力打造一流的供热队伍。 (未完待续)
本报记者韩戴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