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 题 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总分 | 复查人 | |||
| (一) | (二) | (三) | (四) | ||||||
| 得 分 | |||||||||
| 批卷人 | |||||||||
| 得分 | 阅卷人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2分)
A.匿名(nì) 诘责(jí) 禁锢(gù) 颔首低眉(hàn)
B.稽首(qǐ) 家醅(pēi) 缥碧(piǎo) 广袤无垠(mào)
C.叱咄(chì) 烨然(huà) 佁然(yǐ) 相形见绌(chuò)
D.倩女(qiàn) 缄默(jiān) 阴翳(yì) 觥筹交错(guāng)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决择 宽恕 翻来覆去 粗制烂造
B. 滞留 犀利 暗然失色 郁郁寡欢
C. 迁徙 繁衍 美不胜收 盛气凌人
D. 凛冽 狼籍 不自量力 美味佳肴
3. 下列加点词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看问题应看得远一些,鼠目寸光是要不得的。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D.小张谦虚地表示:要取得好成绩,关键要目空一切,专心学习。
4.古诗文默写(8分,一小题1分)
(1)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韩愈《马说》)
(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4)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5)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7) ,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眺》)
(8)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5.语段修改(写出修改方法即可,每小题1分,共3分)
①目前,“唱红歌颂扬延安精神、唱赞歌颂扬改革开放时代精神、唱家乡歌颂扬美好生活”三位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我县形成。②通过开展“三唱三颂”, ③可以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商南人民的素质。
(1)第①处: 。(1分)
(2)第②处: 。(1分)
(3)第③处: 。(1分)
6.名著阅读(2分)
《海底两万里》中尼魔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经历了遭遇大漩涡、 等险情(高度概括,写出一个历险情节即可)。
7.我国传统的节气,不仅是身外纯自然的季节,更是生命的四季,四季的景致莫不附着生命的律动。请你模仿示例,在“立春、惊蛰、清明、夏至、寒露、霜降、冬至”这几个节气中挑选一个,写一则节气的个人解读。要求意蕴恰切,情感真挚,富有诗意,含标点符号不超过20个字。(3分)
示例一:大暑——热烈的极致,蝉歌如雨。
示例二:大雪——冬的深处,洁白的羽翼扑面而来。
仿 写:
| 得分 | 阅卷人 |
8.请你参加以“关注中学生阅读方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看图表,找特点】请简要概括下图所反映的中学生阅读方式的主要特点。 (2分)
(2)【活动二:亮观点,谈理由】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阅读已经成为很多中学生经常使用的一种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好不好,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2分)
(3)【活动三:仿佳句,显魅力】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纸质阅读仍在彰显着它永恒的魅力。作为中学生,你认为纸质阅读的魅力在哪里。请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其与上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纸质阅读能让我们感受文字的魅力,
,能让我们传承文化的精髓。
三、阅读(37分)
| 得分 | 阅卷人 |
马拉利的账单
□胡国玮
马拉利怀揣一本烫金的《鲁宾逊漂流记》排在长长的队伍里,心跳得跟战前的鼓点一样。
“唉,还有比我更惨的吗?父母离异,自己无家可归。可怜的奶奶,不要再为我失眠了,你的马拉利长大了,你的马拉利会学有所成的,让父母们后悔去吧!可他们又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如果他们重新出现在我面前,我会在他们向我道歉前扑向他们的怀抱。”即便如此,马拉利也想过放弃,毕竟他还是一个11岁的孩子。
“前面还剩两人!”冷冷的天,马拉利手心全是汗,他心里默念:“也许馆长会一时马虎呢,愿上帝保佑我!”
“下一位!”馆长声如洪钟。
马拉利感觉自己站在了众目睽睽的断头台上,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焦心的事呢?
“我还没看完,我还不想——”然而《鲁宾逊漂流记》却滑到了馆长面前。
“马拉利是吧,瞧,这本书你已经借一个月了,其他人还等着看呢。”馆长的目光落在借阅卡的“借书时间”一栏,还有那个在马拉利看来最要命的数字。
它是多么明显呀,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恐怕是马拉利一生最艰难的10秒,他低着头像罪犯一样等着刽子手的屠刀。此时,玻璃窗上正照出马拉利那副缺衣少食的寒酸模样,外面是从积雪上呼啸而过的寒风,更远处是这个意大利小镇高高的灯塔,宛如一片枯黄的叶子,摇摇欲坠。
馆长似乎发现了什么,但他两次欲言又止。
“退你80里拉,拿好钱,亲爱的马拉利同学。”
马拉利得救了!
三天时间过去了,强烈的负罪感在无情的吞噬着马拉利年轻的心。然而,这注定是一场持久的战斗。马拉利又来到了馆长的面前。这一次,马拉利显得更加紧张。
“退你80里拉,拿好钱,亲爱的马拉利同学。”
馆长慈祥的看着眼前这个狼狈的学生,像在等他说出什么令他欢愉的话来温暖这个实在太冷的冬天。马拉利决定向馆长坦白一切。
“哦,亲爱的马拉利同学,你想说什么呢?你借的书都看懂了吗?要是有什么不懂的要向老师提问。要知道,你们是小镇的希望,是意大利的希望!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做个坚强明理的孩子!”
听完馆长的话,马拉利心里有如翻江倒海,整个人像一株被注入了新生的枯树苗。从那以后,马拉利每天从馆长的手里接过厚厚的书籍,他们相视一笑,没人知道这一老一少之间的秘密。
多年后,事业有成的马拉利准备回母校了却他多年的心事。然而,馆长已经去世了。
同事在收拾馆长的遗物时,发现他笔记本里有这样一页:“亲爱的马拉利同学,从我第一眼见你,就知道你是个善良的孩子。那天,我读懂了你的难堪。在借书时,我让你交30里拉钱作为押金,在退我书时,你偷偷把“3”改成了“8”,变成了80里拉,这样你就可以从中得到50里拉,这对你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作为一个意大利的老人,我本想狠狠的批评你一顿然后把你扭送到校长面前。但我深知那不是你所需要的。所以,我最后选择了宽容你,并决定通过这种方式长久地支助你。亲爱的马拉利同学,今天,你以全校最优秀学生的身份毕业了,明天,请不要忘了回来支付你的账单。”
——摘自《读者》2010年第21期
9.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10.阅读全文后,你最欣赏文中那个人物?为什么?(2分)
11.“从那以后,马拉利每天从馆长的手里接过厚厚的书籍,他们相视一笑,没人知道这一老一少之间的秘密。”这一老一少之间的秘密到底是什么?(2分)
12.请揣摩文中划线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的表达作用。(3分)
13.如果你是马拉利,看到馆长留给你的这封信后你会怎么做?(3分)
| 得分 | 阅卷人 |
菊有黄色
①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
②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势开着的。一大丛一大丛的,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晋代陶渊明随口吟出“采菊东篱下”,几乎成了菊的名片。以至后来的人们,一看到篱笆,就想到菊。陶渊明大概不会想到,他能被人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那一丛菊,菊不朽,他不朽。
③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它有个算不得名字的名字:野菊花。像过去人家小脚的妻,没名没姓,只跟着丈夫,被人称做吴氏、张氏。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们开得随意又随性。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地盛开着。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对世界有初相见的懵懂和憧憬。
④乡人见多了这样的花,不以为意。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收获、播种、埋下来年的期盼。菊花兀自开放,兀自欢笑,与乡人各不相扰。蓝天白云,天地绵亘。小孩子们却无法视而不见,他们都有颗菊花的心,天真烂漫。他们与菊亲密,采了它,到处乱插。
⑤那时,家里土墙上贴一张仕女图,有女子云鬓高耸,上面横七竖八插满菊,衣袂上,亦沾着菊,极美。掐了一捧野菊花回家的姐姐,突发奇想帮我梳头,照着墙上仕女的样子。我顶着满头的菊跑出去,惹得村人围观。看,这丫头,这丫头!他们手指我的头,笑着啧啧叹。
⑥现在想想,那样放纵地挥霍美,也只在那样的年纪,最有资格。
⑦人家的屋檐下,也长菊。盛开时,一丛鹅黄,另一丛还是鹅黄。老人们摘了它们晒,做菊花枕。我家里曾有过一只这样的枕头,父亲枕着。父亲有偏头痛,枕了它能安睡。我在暗地里羡慕过,决心给自己做一只那样的枕头。然而来年菊花开时,却贪玩,忘掉这事。
⑧年少时,总是少有耐性的,于不知不觉中,遗失掉许多好光阴。
⑨周日逛街,秋风已凉,街道上落满梧桐叶,路边却一片绚烂。是菊花,摆在那里卖。泥盆子装着,一只盆子里只开一两朵花, 花开得肥肥的,一副丰衣足食的模样。颜色也多,千娇百媚。却还是喜欢黄色。《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可见得,菊花最地道的颜色,是黄色。我买了一盆,黄的花瓣,黄的蕊,极尽温暖,会焐暖一个秋天的记忆和寒冷。
14.本文的线索是 ,文章采用的写作手法是 。(2分)
15.文中哪些句子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感悟?(2分)
16.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描绘菊花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7.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的含义。(3分)
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
| 得分 | 阅卷人 |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①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素简贵②,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③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
(选自《晋书·陶潜传》,有删改)
【注】①任真:放任率真。②简贵:怠慢权贵。③拳拳:诚心诚意。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大司马侃之曾孙也。 ( )
(2)不私事上官。 ( )
(3)解印去县。 ( )
19.翻译句子(2分)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20.用“/”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2分)
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
21.结合本文和《五柳先生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包括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50字左右。)
| 得分 | 阅卷人 |
相见欢
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2.本词中用比喻手法写离愁的句子是: (2分)
23.本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 一批 | 二批 | 总得分 |
24.请以“ 影响了我”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800字
700字
600字
500字
| 100 | |||||||||||||||||||
| 200 | |||||||||||||||||||
| 300 | |||||||||||||||||||
| 400 | |||||||||||||||||||
| 500 | |||||||||||||||||||
| 6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