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二)。(教材第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将十进制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会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3.通过分析、对比、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对应思想和分类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将十进制的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难点: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小数,当某些商品的价格需要用“元”作单位的时候,就要用小数来表示。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以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呢?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举例:①中性笔的笔芯盒上写的是0.5毫米,那么0.5毫米就表示中性笔笔芯的直径。
②饮料瓶上写的是1.25升(或1.25 L),1.25升表示这瓶饮料的容积是多少,1.25 L中的“L”则表示容积单位“升”。
③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非洲象,它的身高可达3.5米,体重约是5.25吨。
……
二、学习新课
1.米和厘米之间的换算。
(1)分组讨论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观察米尺,说一说你的发现。学生观察米尺,教师巡视指导。
明确:①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份就是1厘米,36份就是36厘米。
②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③36厘米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是0.36米。
(2)交流2米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提示:知道了36厘米还可以用0.36米表示,那么黑板的长2米36厘米用“米”作单位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因为36厘米=0.36米,2米+0.36米=2.36米,所以2米36厘米就是2.36米,黑板长2.36米。
2.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第二幅情境图:鹌鹑蛋的质量是12克,鸵鸟蛋的质量是1千克500克。能不能用“千克”作单位分别表示鹌鹑蛋和鸵鸟蛋的质量呢?
学生思考后汇报:质量单位的换算和长度单位的换算的方法是一样的。
明确:①因为1千克=1000克,1克=千克=0.001千克,所以12克=千克=0.012千克,即鹌鹑蛋的质量是0.012千克。
②500克==0.500千克,所以1千克500克=1千克+0.500千克=1.500千克,即鸵鸟蛋的质量是1.500千克。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1~4题。
第1题:略
第2题:1.6 2.1 0.113
第3题:2.5 37.5 0.51 0.79 3.6 10.5
第4题:0.52 5 6 5.67 1 3 5
四、课堂小结
如何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单位换算?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二)
1厘米=米=0.01米 1克=千克=0.001千克
36厘米=米=0.36米 12克=千克=0.012千克
2米36厘米=2米+0.36米=2.36米
1千克500克=1千克+0.500千克=1.500千克
教学反思
1.数学教学要充分联系实际。如“测长度”等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在活动中巩固知识、拓展运用。
2.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合作交流,并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了知识的自主构建。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妈妈到菜市场买菜,买500克黄瓜花了1元6角,买3千克萝卜花了4元2角,每千克黄瓜比每千克萝卜贵多少元?
分析:要求每千克黄瓜比每千克萝卜贵多少元,就要先分别求出1千克黄瓜和1千克萝卜的价钱,再相减。因为2个500克是1千克,所以1千克黄瓜的价钱就是2个1元3角。买3千克萝卜花了4元2角,用除法可以求出1千克萝卜的价钱。
解答:1元6角=16角
4元2角=42角
16×2-42÷3=18(角)
18角=1.8元
答:每千克黄瓜比每千克萝卜贵1.8元。
相关知识阅读
小数点的由来
古代,记小数是将小数部分的各个数字用圆圈圈起来,例如:1.5记作1⑤,这么一圈,就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来了。这种记法后来传到了中亚和欧洲。公元1427年,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又创造了新的小数记法,他是用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开的方法记小数,如3.14记作3 14。到了16世纪,欧洲人才注意小数的作用。直到公元1592年,瑞士的数学家布尔基对小数的表示方法做了较大的改进,他用一个小圆圈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隔开,例如:5。24,数中的小圆圈实际起到了小数点的作用。又过了一段时间,德国的数学家克拉维斯又用小黑点代替了小圆圈。于是,小数的写法就成了我们现在的表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