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0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40:23
文档

2020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1.鉴赏下面一首唐诗。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白居易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试比较本诗与《琵琶行》两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点,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分析。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度:
导读2020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1.鉴赏下面一首唐诗。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白居易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试比较本诗与《琵琶行》两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点,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分析。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

1. 鉴赏下面一首唐诗。

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

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

试比较本诗与《琵琶行》两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点,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分析。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

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2)解释词语。

①不值:______

②屐齿:______

③小扣:______

④柴扉:______

(3)诗中“春色”和“红杏”都被______,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说明______道理。

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才了蚕桑又插田。

(1)把诗句补充完整。

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

______,才了蚕桑又插田。

(2)诗中“______”“______”两个字突出反映了农事的紧张和繁忙的程度。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_________。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发:______      朝:______

辞:______      还:______

(3)说明船行速度极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画线诗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______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______也感到心惊。

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我会根据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②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出了柳丝怎样的特点?

(3)“二月春风似剪刀”把什么比作什么?表现了春风的什么特点?

(4)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7.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雨疏风骤”中的“疏”的意思是(    ) 

(2)“残酒”指的是(    )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谁说的?说话者的语气是怎样的?(    ) 

(4)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情?(    ) 

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风

春风轻轻吹着口哨,             春风轻轻吹着口哨,

吹化了冰雪,                    和小朋友一齐欢笑。

吹绿了树梢,                    我削了一枝柳笛,

吹红了桃花枝头俏。              伴着春风吹哨。

小草轻轻钻出地面,              听着小燕子捎来春的问候,

山野悄悄换上绿袍。             看我的风筝直上云霄。

(1)“山野悄悄换上绿袍”中“绿袍”指的是(    )。 

(2)“我”在春天做的游戏有(    )。(多选) 

(3)春天到了,______融化了,______绿了,______红了,______飞来了。

9. 阅读练习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景物。

(2)诗中描写颜色的词是______,描写声音的词是______。

(3)这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1)选择正确读音下面画

寻芳______(sún xún)         泗水滨______(bīnɡ bīn)

(2)解释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①胜日:______        ②寻芳:______

③等闲:______        ④)东风:______

(3)诗中的成语是______,意思是______

(4)诗中的第一句交代______和______,第二句是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1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新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照应了诗中“______”一词用______ 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柳条的优美。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2. 勤积累,多应用。选择名句名言填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从此以后,我事事讲效率,不甘落后,而“______”也成了我的座右铭。

(2)爱国华侨陈嘉庚“______”,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为了祖国的振兴,他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为家乡兴办学校,自己却过着俭朴的生活。

(3)“______”,在那个难忘的中秋之夜,身居美国的钱学森是多么思念亲人、思念祖国啊!

(4)“______”这脍炙人口的诗句,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抗元将领文天祥所作。这正是他爱国精神的真实写照。

13. 阅读《忆江南》,回答问题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

(2)“能不忆江南?”是(    )

(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

(4)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从文中的哪两个字看出来?

1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给下面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意思。

①纷纷:______

②借问:______

(3)这首诗描写的什么季节情景?从哪里看出来?

(4)“路上行人欲断魂”表现了行人怎样的心情?

1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歌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题目中“兴”读______,意思是______。

(3)写出“儿女”一词的古今意思:______、______。

(4)先找出诗中表现农村儿童勤劳、可爱的诗句,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天门山

【唐】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开:______      回:______      出:______

(3)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1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美丽的愿望

金色的小花,

明亮的小河,

有个金色的愿望:

有个明亮的愿望:

春天来了,我要送给人们

秋天来了,我要为丰收的大地

淡淡的清香……

快乐地歌唱……

绿色的小树,

洁白的雪花,

有个绿色的愿望:

有个洁白的愿望:

夏天来了,我要送给世界

冬天来了,我要给小学生们

一片片阴凉……

送去惊喜和欢畅……

(1)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中有一对近义词,是______和______。

(2)每个季节,都会收到不同的愿望。春天,能收到______送出的愿望:______;夏天,能收到______送出的愿望:______。

(3)我知道题目“美丽的愿望”中“美丽”的意思是(    ) 

(4)我要送给自己的美丽的愿望是______。

18.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一天只有一次清晨

号手的金喇叭已经吹起,

小鸟也唱着甜美的歌儿叫你。

别再贪睡了, 别再留恋着梦里。

你可知道,

一个美好的日子等着你。

花儿露出鲜艳的面孔向日出敬礼,

树上的松鼠也正欢欣地跳跃。

别再贪睡了,

别再留恋着梦里,

你可知道,

一个清新的日子等着你。

请记着一一

一天只有一次清晨,

别让这可爱的时刻,

像水消失在沙里。

你,为什么不

和太阳比赛早起?

(1)下面的词语怎样搭配合适?用线连起来。 

一轮 明亮的 日子 

一面 鲜红的 镜子 

一个 清新的 太阳 

(2)诗中“______,______”两句重复了两次,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3)读了这首诗,你受到什么启发?

1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0.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蛾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A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押韵关系倒置句末。 

B .“入”“流”两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C .诗中连用五个地名,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 

D .诗人初离乡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江行见月,寄情千里,触发了对家乡和君王的恋恋不舍。

21. 下列诗句各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

①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②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2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23.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嚯嚯”,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1)形容秋天的词语:可以说“______的秋天”,至少写5个。

(2)找出一个排比句。

(3)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

(4)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你能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说一说吗?

2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王维的这首诗中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席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有评论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为什么这样说?

(2)“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25. 默写古诗并完成练习。

《草》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______在______岁时写的。

(3)判断题。

①“岁”是年的意思。______

②“枯”的意思是干枯,“荣”的意思是光荣。______

(4)读了这首诗,我知道小草______。

(5)《宿新市徐公店》

______

(6)“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黄蝶”能否改成“蝴蝶”?为什么?

(7)这首诗写了春末夏初的郊野田间景象,表达了诗人______(感情)。

2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和 , 动态的景物有和。

(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

(3)本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

2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行

【唐】牡枚

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

(2)这是描写秋天的一首诗,诗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景物。

(3)这首诗中,最能表现秋天的诗句是______。

28.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

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1)先解释划线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斜风:______ 不须:______ 意思: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9.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中“绿”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画线诗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______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______也感到心惊。

文档

2020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1.鉴赏下面一首唐诗。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白居易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试比较本诗与《琵琶行》两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点,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分析。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