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题范围:【新人教】地球上的大气 A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o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选对的得分,多选、错选、漏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下图是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若该地气温由甲逐渐演变到丁,则造成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
①台风过境 ②晴朗无云的夜晚 ③冷空气南下 ④热带海洋气团影响
⑤暖锋过境 ⑥连续阴雨
A.①④ B.③⑥ C.②③ D.⑤⑥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模拟示意图,回答3~5题。
3.气压的分布状况与月份的对应关系最有可能的是 ( )
A.甲图——5月份 B.甲图——1月份 C.乙图——2月份 D.乙图——10月份
4.高原隆起前、后N地的风向是 ( )
A.高原隆起前——东南风 B.高原隆起后——西南风
C.高原隆起前——西南风 D.高原隆起后——西北风
5.高原隆起使M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出现的变化是 ( )
A.气温降低,降水量减少 B.气温降低,降水量不变
C.气温不变,降水量减少 D.气温增高,降水量增多
有一则关于长沙的天气资料:前两天天高云淡,气温较低,第三、四天云量逐渐增多,云层加厚,出现连续性降水,第五天雨过天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据此完成6~7题。
6.根据资料分析,长沙的这次降雨类型是 ( )
A.地形雨 B.锋面雨 C.台风雨 D.对流雨
7.影响长沙地区这次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
下图为南半球的极地投影示意,据此完成8~9题。
8.南极臭氧洞最容易在南极地区出现的时间是 ( )
A.12月~次年2月 B.3月~5月 C.6 月~8月 D.9月~11月
9.近几十年,长城站附近南极半岛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主要由于 ( )
A.人们的填海造陆 B.强烈地震频繁发生 C.冰架崩裂及消融 D.飓风与风暴潮侵袭
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有关图中四地天气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 )
A.甲地风向为西南风 B.乙地气温较高 C.丙地风速最大 D.丁地气压最低
11.关于戊地天气系统的正确组合为 ( )
①南半球 ②北半球 ③暖锋 ④冷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2~14题。
12.上述“某月”是 (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3.该月份甲地盛行 (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4.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
分析北京空气质量日报,回答15~17题。
15.上述与酸雨形成有关的污染物 ( )
A.臭氧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人颗粒物
16.这一时期北京大气首要污染物形成的最重要原因是 ( )
①冬季燃煤取暖 ②汽车尾气排放 ③北京春季干旱 ④冷锋活动频繁
A.①② B.③④ C.④② D.①③
17.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 (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 ( )
A.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 B.全球平均气温与现在相比大大降低
C.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 D.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更干旱
读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18~20题。
18.影响甲、乙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正午太阳高度差异 B.地形差异 C.大气环流的差异 D.白昼时间的差异
19.关于丙地自然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盆地地形,气候干燥 B.纬度低,降水多 C.纬度低,气温高 D.海拔高,多晴朗天气
20.关于甲、乙两地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因日照强,而种植业发达 B.乙地因日照弱而种植业发达
C.甲、乙两地因自然条件影响,种植业均不发达 D.乙地草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
图A中的40°线为纬线,a、b、c为等温线,甲为河流;图B为甲地区近地面气压分布及风向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结合图A和图B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尼罗河正处于汛期 B.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
C.从数值上看b>a D.墨累—达令盆地正处于剪羊毛的季节
22.甲区域的气候类型与下图中的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
下图为某岛屿7月等降水量线分布,读图回答23~25题。
23.该岛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相差( )
A.150毫米左右 B.300毫米左右 C.600毫米左右 D.1000毫米以上
24.该岛等降水量线走向大致与 ( )
A.山脉坡向平行 B.盛行风向平行 C.山脉走向平行 D.海岸线平行
25.该岛西部地势低平处的主要气候类型为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
2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量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北半球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被切割成断块状。
27.读图回答问题。
(1)萨赫勒地区以北的热带沙漠的成因是什么?
(2)萨赫勒地区适合发展________________(农业类型),该区气候特点是什么?
(3)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萨赫勒地区遭受罕见大旱,并引发了严重的荒漠化,前后有20多万人因饥饿而死亡,千百万人流离失所。分析该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28.读我国东北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0℃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2)与该西部相比,该地0℃等温线的纬度位置偏低,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中-3℃等温线有一段明显弯曲,原因是什么?
29.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下图)。图中灰色线条代表的是仅考虑自然变化得到的气温变化模拟值,黑色线条代表的是实际气温观测值。
(1)读上图,分别描述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模拟值和观测值的特点。
材料二:下图为世界半球图
(2)读上图,简析北极地区在世界交通位置中的重要性,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提升北冰洋海运价值的影响。
30.下图为东亚部分地区地理简图,图中等值线表示2008年11月2日15时(北京时间)东亚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黑色粗曲线表示锋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图中正确的位置,用符号标注出剩余锋面的类型。
(2)此时,图中的五个城市中可能是阴雨天气的为 ,北京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是 。
(3)下图四幅气候特征图中分别表示北京和松江的是 和 ,试比较两个城市的气候特征的差异,并简单分析原因。
参及解析
1.A 根据图像中甲、乙、丙、丁四地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判断逆温现象,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甲图气温是随海拔上升而不断递减,因此可以判断乙、丙、丁三地存在逆温现象,不利于大气对流运动;
2.C 乙图从近地面开始出现逆温,丙图逆温层进一步上升,丁图逆温开始从近地面开始渐渐地消失,这种逆温成的出现与地形、辐射、平流、锋面等原因有关。
3.B 不论青藏高原隆起前后,北半球上冬季气温低,形成高压中心。夏季气温高,形成低压中心。
4.C 从图例判断,N地在青藏高原隆起前处于气旋南部,吹西南风;N地在青藏高原隆起后处于气旋东部,吹东南风。
5.A M地在图示季节为冬季,青藏高原隆起使高压中心位置北移,大气环流发生变化,M地吹从高纬度而来的西北风,寒冷干燥。
6.B 根据描述的天气变化过程,可确定长沙受暖锋控制,故降水类型为锋面雨。
7.B A为北半球气旋,B为暖锋,C为北半球的反气旋,D为冷锋。
8.D 南极臭氧洞最容易在南极地区春季出现,即9月~11月。
9.C 海岸线的变化与全球变暖有关,导致冰架崩裂及消融。
10.B 甲地风向为西北风;乙地受暖锋控制,气温较高;丙地等压线不是很密集,故风速不是最大;丁地气压相对较高,从等压线的数值可以看出来。
11.B 戊地位于北半球,处于锋面的位置,根据降雨区的面积或范围可以确定锋面为暖锋。
12.C 从图中气压值分布可以看出气压带北移,北半球为夏半年。
13.A 甲地此时在东南信风带控制下。
14.D 乙地此时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
15.B 酸雨主要是酸性气体引发的大气环境问题,在这些污染物中只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从污染指数看和结合我国酸雨的类型看,只要是二氧化硫这个酸性气体是导致酸雨的发生,在表格数据的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北方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和特定时间的气候、天气知识的结合。
16.B
17.C 假如世界大多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则排放的二氧化碳大大降低,温室效应将大大减弱,全球变暖趋势减缓,随之而来的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
18.C 该地在非洲,甲是热带沙漠气候,日照时数大。乙是热带雨林气候,日照时数小。影响其差异的因素主要是大气环流。
19.D 丙地是高原,地势高,晴天多,日照大。
20.C 甲降水少,乙降水偏多,均对发展种植业不利。
21.C 根据图B中风向标志,风杆上画出风尾的一方即为风向,风向为西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故甲地应位于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40°S~60°S)。故图A所示的区域为南半球,再根据南半球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可判定该地区为南半球的夏季。在南半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故b>a。尼罗河正处于枯水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墨累—达令盆地正处于放牧季节。
22.B 根据甲区域位于南半球400—600的西岸,因此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与B的气候类型相同。
23.D 解题可根据两侧所形成的气候类型进行估测,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相差在1000毫米以上。
24.C 马达加斯加岛中部为山脉,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可知等降水量线走向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
25.B 该岛西部地区地势低平处为热带草原气候,是赤道低压带与低纬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
26.(1)冬 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
(2)丰富 A处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因气温渐低,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发生;而B处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气温升高,不利水汽凝结,难以形成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地区冷而重的D气流后向上爬升
(4)副极地低
27.(1)副高或信风控制;沿岸有寒流经过
(2)畜牧业 全年高温;降水较少,夏湿冬干
(3)人口增多,过垦过牧
28.(1)呈东西延伸 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
(2)该地临近强大的冬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冬季受其影响大,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很多;夏季气温与同纬度相比差别不大,因此导致平均气温偏低,0℃等温线纬度位置偏低
(3)图中-3℃等温线在甲处向南弯曲表示该地气温比两侧低,是由于该地为山脉(大兴安岭),海拔较高所致
29.(1)模拟值:全球气温不断升降波动;观测值:全球气温波动上升。
(2)是联系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捷径 浮冰或冰盖融化,利于航行。
30.(1)图略
(2)首尔、伯力 阴天、刮风、下雨、降温
(3)① ③ ①最低温松江大于0℃,北京小于0℃;②气温年较差北京大于松江;③年降水总量松江大于北京;④降水的季节分配,北京不均匀,而松江均匀 松江的气候受海洋影响显著,海洋性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