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论中国剪纸艺术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50:08
文档

论中国剪纸艺术

【摘要】中国剪纸动画是中国动画影片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数码剪纸动画是在其基础上探索与创新的。在其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传统剪纸动画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创作出多部剪纸动画作品为中国动画事业赢得了多项荣誉。随着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应用为剪纸动画注入的新活力,越来越多的动画影片呈现出缤纷异彩的混合效果,剪纸动画将会迎来变革。【关键词】剪纸动画电脑动画技术艺术特点【Abstract】Chinesepaper-cutanimationAbstractanimationfilmindustryinChin
推荐度:
导读【摘要】中国剪纸动画是中国动画影片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数码剪纸动画是在其基础上探索与创新的。在其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传统剪纸动画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创作出多部剪纸动画作品为中国动画事业赢得了多项荣誉。随着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应用为剪纸动画注入的新活力,越来越多的动画影片呈现出缤纷异彩的混合效果,剪纸动画将会迎来变革。【关键词】剪纸动画电脑动画技术艺术特点【Abstract】Chinesepaper-cutanimationAbstractanimationfilmindustryinChin
【摘 要】 中国剪纸动画是中国动画影片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数码剪纸动画是在其基础上探索与创新的。在其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传统剪纸动画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创作出多部剪纸动画作品为中国动画事业赢得了多项荣誉。随着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应用为剪纸动画注入的新活力,越来越多的动画影片呈现出缤纷异彩的混合效果,剪纸动画将会迎来变革。

【关键词】  剪纸动画   电脑动画技术   艺术特点

【Abstract】 Chinese paper-cut animation Abstract animation film industry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digital paper-cut animation is based on its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Decades of development in its history with its traditional Chinese paper-cut animation to create distinctive artistic features paper-cut animation more than the cause of the Chinese animation has won many honors. With computer animation technology for the paper-cut animation into the new energy, a growing number of animated films showing mixed results robustly, paper-cut animation will usher in change.

【Key words】 Paper-cut animation   Computer animation   Arts Features

目录

正文……………………………………………………………………………………3

、中国剪纸动画的发展历程………………………………………………………3

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六个阶段:

(一)探索期(20世纪50年代末) ……………………………………………………3

(二)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上半叶) ………………………………………………4

(三)停滞期(20世纪60年代中叶到70年代中叶)  ………………………………4

(四)繁荣期(20世纪80年代)   ……………………………………………………4

(五)衰退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 …………………………………………………5

(六) 变革飞跃时期(20世纪末21世纪始) ………………………………………6

、电脑技术应用于剪纸动画 ……………………………………………………6

(一)探析传统剪纸动画的制作 ………………………………………………………6

剪纸集剪、刻、绘于一体。与皮影的制作有许多相通之处。皮影戏又是动画的雏形,运用剪纸与皮影的艺术形式创作动画。例如:《金色的海螺》(1963年万古蟾、钱运达导演)

1、传统剪纸动画的特点

2、传统剪纸动画的制作流程

(二)探析数码剪纸动画的制作 ………………………………………………………7

1、数码剪纸动画产生的条件

2、数码剪纸动画的特点

3、数码剪纸动画与传统剪纸动画的对比

4、数码剪纸动画自身具有的优点

5、数码剪纸动画小结

、电脑技术对其他动画形式的影响……………………………………………9

(一)正确对待电脑技术应用的态度

(二)电脑技术应用在动画影片的历程

(三)电脑技术对不同形式动画影片制作的影响

总结…………………………………………………………………………………11

参考文献……………………………………………………………………………12

谢辞…………………………………………………………………………………13

引言

随着近年来动漫事业在中国的强势复苏发展,中国动漫市场的需求和生产能力不断扩大。动漫及衍生产品的巨大产值的带动及其迅猛的发展速度,日益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 

中国的水墨动画和剪纸动画在世界上被誉为“中国动画学院派”。主题强调内容的健康性,动画片突出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本质上说是我国多样民族艺术的艺术性产物,动画作品的多元化很好的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追溯剪纸动画的前身,它是由属于民间艺术的剪纸艺术演变而来,民间称之为“皮影”戏,它主要是配合中国特有的戏曲经过艺人操纵把影像投到荧幕上表现出来的。对于皮影戏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电影通史》中把它当成是电影的鼻祖和源头。

一、中国剪纸动画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中,动画艺术家就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探索动画制作的技术技巧,积极借鉴外国动画制作的先进经验,主动运用中国民族文化含有的特色,开拓中国动画艺术表现风格,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动画作品,形成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中国学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剪纸动画片,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以及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动画民族化的典范,并为中国动画事业赢得巨大声誉。回顾中国剪纸动画片的发展历程,并没有明确的风格转型及发展界限,将其主观人为的加以界定,是为了更好地探析中国剪纸动画的发展脉络,为新时期中国剪纸动画的崛起奠定理论基础。(中国动漫论坛)

探索期(20世纪50年代末)

   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标志着中国动画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1956年由万古蟾为导演,并由胡进庆、陈正鸿、钱家骏等创作人员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们汲取了中国皮影戏和民间窗花、剪纸等艺术特色,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1958年成功拍摄出了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如果说《猪八戒吃西瓜》是中国剪纸动画的探索与尝试,那么万古蟾导演的《渔童》(1959年)则是中国剪纸动画走向成功的标志。与《猪八戒吃西瓜》相比,《渔童》无论是动画形象的塑造还是拍摄技巧,都有了很大进步。在人物动作的设计上,强化了神话人物的特点。将渔童的动作设计成具有平面化的舞蹈性动作,使其具有强烈的装饰美感,突出了剪纸特有的艺术魅力;在场景设计中,通过各种景别的交替运用,极大的丰富了动画视觉效果;在拍摄技巧上,使用多层景的移动,突破了《猪八戒吃西瓜》以全景为主的单一局面。使传统剪纸动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皮影戏单纯的平面效果。                        

成熟期 (20世纪60年代上半叶)

1961年完成的《人参娃娃》。标志着剪纸动画走向成熟。《人参娃娃》这部影片曾获民主德国第四届莱比锡国际短篇和纪录片电影节“荣誉奖”,埃及第一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片“银质美人鱼奖”,这也是中国剪纸动画第一次在国际获奖。

1963年由万古蟾、钱运达导演的《金色的海螺》应该是成熟期最优秀的剪纸动画。

这部影片不论在人物造型还是在场景设计都具有了成熟化的艺术特色。首先在人物造型设计上,融合了陕西皮影与北方剪纸的造型方法。同时又将绘画技巧运用到形象刻画之中,主体形象不再是简单的平面剪纸形式,而是在剪纸风格下具有色彩晕染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俏丽动人;在影片动作设计上,借用传统戏曲的表演程式,同时运用皮影、木偶表演之所长,采用舞蹈化动作,使其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统一;在背景设计上,注重色彩的表现,同时运用特技拍摄,既增强了影片的装饰效果又烘托出神话气氛。这部影片成功地表现出剪纸动画的民族风格和高超艺术技巧。

停滞期(20世纪60年代中叶到70年代中叶)

20世纪60年代说动画处于停滞时期主要原因还是受当时大环境的影响,这一时期史无前例的“文化大”在中国轰轰烈烈的开展着。可以说这十年中国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作品都是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当然剪纸动画也和政治联系在了一起。

这一时期的动画如《红领巾》等以鲜明的政治倾向表现各种斗争,揭示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仅是借用剪纸动画这一表现形式去刻意的表达作品的政治观点,作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技法上都没有创新之处。如此一来反倒是这一时期的剪纸动画没有给后人留下比较多的回忆。

繁荣期(20世纪80年代)

在文化大结束后中国动画开始复苏,中国剪纸动画在其深入挖掘传统文化题材的同时更是适时的发掘影片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在这一时期达到了一个巅峰,创作出十余部剪纸动画片而且获得了很多奖项。如《猴子捞月》获加拿大第十届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儿童片一等奖;保加利亚第四届卡部落奥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短片奖。《鹬蚌相争》获南斯拉夫第六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特等奖;南斯拉夫国际青少年电影中心动画片特别奖;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第三十四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银熊奖”;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奖。

这一时期的剪纸动画在表现题材上更有了明确的指向,其中大部分都是直接取自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有直接是根据成语故事或是民间故事神话故事改编完成。《猴子捞月》(1981年)《鹬蚌相争》(1983年)都是广大群众所熟悉的,有着深刻的寓意,这类题材的影片对人们都有着很深的教育意义。

这一时期的剪纸动画在表现风格上更加注重形式上的创新。《猴子捞月》、《鹬蚌相争》等动画创作,大胆创新借鉴水墨动画的表现效果。利用特殊的纸张,在湿润的情况下将纸的边缘拉出纤维,产生毛茸茸的感觉。形成中国剪纸动画特有的工艺——拉毛工艺。这样的创新既有对传统剪纸艺术的继承,同时又是对传统剪纸艺术的背离,使剪纸动画片看上去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的皮影和剪纸样式。正因为这一时期的剪纸片强调形式感。迎合了国外电影评委的口味,使这一时期的剪纸动画获得众多奖项,其中仅《鹬蚌相争》就获得4项国际大奖。也成为中国剪纸动画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动画片。(摘自中漫网 )

衰退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

    这一时期相比较八十年代的剪纸动画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比较大的差距,呈现出衰退的趋势,归结为衰退。期尽管我国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成功地完成剪纸动画系列片《葫芦兄弟》和《葫芦小金刚》,但由于剪纸动画片制作精细,在完成质量的前提下很难在数量上满足市场需求,另外由于我国动画市场还不够成熟,电视台的低价收购没法保证剪纸片制作的正常运行。进入21世纪,中国剪纸动画的制作源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已经将原剪纸动画创作组完全解体分流,大批优秀的动画创作人员流失,从而造成影片创作人员结构断层,生产能力下降,影片创作质量下滑的局面。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剪纸也正在面临消失与流变,而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国虽然大力发展动画教育事业,积极拓展动漫产业基地,但中国动画的新生力量大多出生于八十年代以后,他们是在经济全球化中长大的,受到的是来自美、日、韩等国家动画的熏染,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或不了解。这也就造成中国剪纸动画走向低谷的重要原因。

变革飞跃时期(20世纪末21世纪始至今)

之所以称之为变革飞跃时期是因为在这一时期动画的制作手段多元化和电脑技术的应用。随着电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当下电影电视等制作中的应用,CG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青睐。这样不但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增加视觉上的享受。当然不光这些还有在动画中的应用,比如中国传统的水墨动画完全可以利用电脑技术实现,节约成本资源又可以不失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最重要的是它让后辈动画从业者更有信心和信念去发扬传统文化去挖掘传统文化之美来同世界享受。

    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的剪纸动画也得到了很好的锲机,利用电脑技术又焕发青春。回顾中国剪纸动画的发展历程,并没有明确的风格转型及发展界限,将其主观人为的加以界定,是为了更好地缕析中国剪纸动画的发展脉络,为新时期中国剪纸动画的崛起奠定理论基础,中国剪纸动画为中国电影事业带来无数的光环和荣誉,在其40余年曲折的发展道路上为后人留下许多宝贵资源。所以我们何不继承我们老一辈的拼搏和钻研精神来开创新世纪的动漫发展历程。

二、 电脑技术应用于剪纸动画

探析传统剪纸动画的制作

、剪纸动画的特点:

剪纸动画集剪、刻、绘于一体。与皮影的制作有许多相通之处。皮影戏又是动画的雏形,运用剪纸与皮影的艺术形式来创作动画。

剪纸片中各种景别所需的纸偶制作是根据剪纸人物造型画稿、动态画稿,按人物特点进行关节解剖,用专为人物各部位所需而染制的彩色纸张进行绘制、镂刻、剪形,再用关节钉按解剖图装配连接,成为灵活自如而不失原形和特点的平面关节纸偶。再用画纸通过绘画、剪形、镂雕、刻画等方式制作剪纸片背景。

、剪纸动画的制作:

传统剪纸动画大部分素材是取自民间故事或谚语成语故事,制作手段也是最具有传统文化的体现,从人物设计,动作设计,还有场景等都有体现中国元素在里面。例如1963年由万古蟾导演的《金色的海螺》为例来探析他们的制作特点和手法。

这部应该是成熟时期最优秀的剪纸动画,这部动画片无论在最初的人物造型上还有在动作设计和场景设计上都具有成熟化的艺术特点,其色彩柔和与艳丽并集。

(1)首先在人物设计中融汇了皮影与剪纸的艺术风格,又不失绘画技巧的刻画。其形象不再是简单的平面纸片形式,而是在剪纸艺术下色彩晕染的效果。是人物形象更加俏丽生动。这也是导演在最初要求的人物形象,不但保持原有剪纸风格而且还汇集了绘,刻使得影片更加柔和艳丽。

(2)其次在动作设计上,借用传统戏曲的表演程式,同时运用皮影、木偶表演的特点,采用舞蹈化动作,使其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统一。总之在动作上中国传统的皮影与木偶戏成为主轴,加上戏曲的表演形式,使得画面流畅起来。

(3)然后在背景设计上,影片更加注重色彩的体现,同时还用特技拍摄,既增强了画面的装饰效果又烘托出神话气氛。

3、传统剪纸动画小结:

从以上的三方面可以归纳传统的剪纸动画的制作手段:第一阶段选材,确定了民间的神话故事进行编剧,然后确定以剪纸动画形式来表现故事。第二阶段导演敲定人物造型设计,以及根据剧情的场景设计还有道具等,接下来导演绘出分镜剧本然后进行动作上的设计改进。第三阶段进入拍摄制作,一般分为逐帧拍摄,一拍二,一拍三,当然为了画面流畅还是逐帧拍摄,也是制作成本最高的。最后进行后期合成,审样片,到最后公映发行。

探析数码剪纸动画的制作

1、数码剪纸动画产生的条件:

数码剪纸动画无疑是在传统剪纸动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进入到21世纪,电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不同领域发挥着同样巨大的作用。电脑软件的不断开发如AE,flash等无论是二维软件还是三维软件每一段时间都会更新换代,如此面对大环境的影响,传统剪纸动画在其中得到了变革,结合电脑软件的应用,产生了全新的形式—数码剪纸动画。

2、数码剪纸动画的特色:

它是完全依靠软件技术在其支持下完成,没有纸张的参与,从前期到后期都是依靠数码技术完成。而传统的剪纸动画前期制作时要把人物造型用纸张裁剪出雏形,然后再其上面进行或绘或刻的加工手段,完成人物的最终造型。数码剪纸动画它是利用平面软件photoshop在前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人物造型,道具设计,场景设计等都在其中完成。而动作设计是在后期软件after effects中调制而成。例如《达达和妮妮》这部系列动画片。

《达达和妮妮》是部国产原创系列动画短片,它的定位年龄阶段是在三岁到七岁之间的儿童,它将绘画,实物,图片,童趣,想象完美结合创造全新的视觉效果。利用软件绘画结合实物拼贴而成的。以儿童画的手法和风格创作出一个美丽儿童世界,其画面鲜艳亮丽更能吸引儿童探索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3、数码剪纸动画与传统剪纸动画的对比:

(1)它的制作流程跟传统的剪纸动画相似,不同之处就是在前期制作中完全不用真实纸张剪裁,而是在用电脑软件ps完成全部的前期制作,完成稿称之为动画元件。这些元件包括人物造型,道具设计,场景设计等前期所需要的全部在平面软件中设计完成。然后根据分镜头剧本进入中期制作,中期制作是在AE软件中完成关键动作的调制。AE跟flash相比动作完成的更加流畅,只要在AE软件中保持中心点的不变就可以使元件不产生颤动,外加剪纸动画的衍生品如折纸等都可以应用到动画中。Flash是把主要的关键帧确定了电脑软件就可以自动生成关键帧之间动画也就是中间张相比AE软件制作的动作过程少了传统逐格动画的感觉,显得流畅的不自然。缺少了艺术感。

(2)传统工艺剪纸动画受到材料和工艺的,所以在立体空间感上表现欠佳,只能在镜头前作上下左右前后的移动,不能有镜头透视的纵向运动,但是这可以在电脑软件技术的支持下得以实现。传统的剪纸画中就很难实现甚至会把元件弄坏。Ps软件绘制成的元件在制作中有很大的优势就是节约工序,省时。但也有一些弊端如二维动画制作在用到推、拉、移镜头时比摇镜头好用,相对于摇镜头的运用则需要根据画面透视的变化加以弥补,这样也就加大了工作量。因此在绘制分镜剧本时尽量避开对摇镜头的运用。当然其鲜艳的画面剪纸风格都是其一大亮点,另外在国内还没有一部运用AE制作系列动画短片,这是非常新颖的一面,可以想象此片将会呈现出新鲜血液般的动力,成为中国动画中一片新的脊瓦。

(3)从数码剪纸动画制作流程上看基本上跟传统的剪纸动画制作一样,其摈弃前期用剪纸做人物造型设计然后再在上面绘制刻画,而是在ps中完成设计,这样方便省时节约工序。

4、数码剪纸动画自身具有的优点:

总的概括它的优点,在人物设计上继承了传统剪纸的风格,又融入现代元素。在场景设计上更有多元化的设计,可以跟实物拼合而成也可以绘制而成,使得场景更加丰富,色彩晕染效果更加具有装饰性。在其动作设计中,由于前期元件工作做的很完整,在用AE软件调制关键帧时,中间帧可以自动生成这样既方便又快捷,相比较flash动作显得跟加流畅。

5、数码剪纸动画小结:

数码剪纸动画在其继承传统剪纸风格的同时,充分运用电脑软件技术,将传统复杂的工序进行简化,又不失整个动画工序的流畅和画面的美感。与其说它对传统剪纸动画的变革,不如说是它自身的优势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动画的魅力,它将绘画,实物,图片,童趣,想象完美结合创造全新的视觉效果。使人们以儿童的视角来了解发掘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三、 电脑技术对动漫影片的影响

(一)正确对待电脑技术应用的态度

电脑技术也正如其他科技一样,对动画制作有很大的帮助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电脑技术拓展了传统艺术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同时对传统文化也有消极作用。因此对于电脑技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我们要趋利避害,引导电脑技术在我们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现代动画的制作离不开数码技术,这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需求。“现在流行的电脑3D动画正如火如涂地冲击着动画荧屏。一九年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肯·诺顿开始利用电脑科技去制作动画影片,从此动画界即已迈入电脑动画的时代。

(二)电脑技术应用在动画影片的历程

由于六零年代电脑动画崛起,七零年代电脑绘图的著色描影和模塑演算法也相继问世,以及八零年代发展出影像的写实逼真画面也提供了更具临场感与实用性的电脑动画,因此影视动画界便频频掀起电脑动画的热潮。 

(三)电脑技术对不同形式动画影片制作的影响

1、在这里对3D动画的探讨,不是仅局限于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动画类型来研究,而是借此比较现代动画较之传统动画形式上的多样化,以及未来动画的发展走向和机械手段的广泛介入。在传统卡通动画里,动画制作者所创造出的一连串手绘画面,经过快速连续的播放,而产生栩栩如生的动作与幻觉。传统动画制作者可直接控制笔和纸等媒体,同时也能轻易地发展出特别的技术;而电脑动画制作者必须通过电脑界面去传送其需求。譬如设定关键画面的技巧可以辅助设计者去控制物体,光源及镜头的位置,电脑可以用来计算所有中间画面中的物体位置。这样,电脑动画就可迅速地产生有动感的影像。当今被人们广泛运用的三维动画软件有3DMAX、MAYA等,能够塑造出具有立体感的动画角色造型,产生偶动画效果。

2、最初运用电脑上色制作的平面二维动画,Flash则成为了一种方便快捷的平面动画短片制作方式。平面动画发展到今天,越来越依靠电脑来完成影片制作,尤其是电视动画和网络动画,比较常用的软件是Flash ,以实现设计者所需要的实物着色效果,使得从90年代起,大量动画片运用电脑使其产量及影片品质得以提升,以获得新的卖点。如初次平面与电脑制作尝试结合的《泰山》,到后来的3D动画《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等等。如今平面与三维动画的界限已不再明显,越来越多的动画影片呈现出缤纷异彩的混合效果。

3、水墨动画运用墨和水份的渲染,发挥墨色浓淡和虚实的效果来描绘对象。既没有明确的边缘线,中间又不能平涂颜色。多取名家花鸟画作品形象为角色。代表作有《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牧笛》等。制作水墨动画的工序在如今的电脑技术的支持下更是得到大多数人士的青睐,零八年的《双下山》就是很好的代表。

4、“剪纸动画片是在借鉴皮影戏和民间剪纸等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美术电影样式。它以平面雕镂艺术作为人物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汲取皮影戏装配关节以操纵人物动作的经验,制成平面关节纸偶。环境空间则由绘制的纸天片及贴在玻璃板上的前、后景构成,玻璃板之间相隔一定距离以便分层布光。剪纸片中各种景别所需的纸偶制作是根据剪纸人物造型画稿、动态画稿,按人物特点进行关节解剖,用专为人物各部位所需而染制的彩色纸张进行绘制、镂刻、剪形,再用关节钉按解剖图装配连接,成为灵活自如而不失原形和特点的平面关节纸偶。拍摄时,以背景设计稿为依据,将各种景别的平面的景物、道具粘贴在玻璃板上,并将纸偶也放在玻璃板上,用逐格摄影的方法把分解的动作逐一拍摄下来,通过连续放映而形成活动的影像。”(出自《动画片的分类》)

总结

剪纸动画是动画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什么形式的动画都有其自身的魅力,在其发展的历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结构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它所涵盖的艺术本质。制作技术不断的发展,但技术还是在围绕着艺术,为了艺术魅力更大的散发。所以做适合文化环境和经济市场的动画才能发挥它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佟婷《动画艺术论》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7。

[2] 黄晨《动画概论》 四川美术出版社2008.01

[3] 贾否,陆盛章《动画概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4

[4] 小柯论文网 《浅谈戏曲艺术对动画造型的影响》

[5] 人民网  

[6] 中漫网 博客

[7] 中国动漫论坛网

    

[8]《动画片的分类》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课本 网址www.tieba.baidu.com

谢辞:

    四年时光就这样在无声无息中过去了,时光匆匆飞逝,四年多的努力与付出,随着论文的完成,终于让我在大学的生活得以划下完美的句点。

    论文得以完成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尤其非常感谢许昊老师王剑老师李友文老师,因为论文是在各位老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许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王老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都对我影响深远。许老师指导我论文的写作方向和构架,使我有了思考的方向,他的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王老师对本论文初稿进行逐字批阅,指正出其中误谬之处他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将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

    论文的顺利完成,也离不开各位任课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在他们的帮助下,论文得以不断的完善,最终帮助我完整的写完了整个论文。 另外,要感谢在大学期间所有传授我知识的老师,是你们的悉心教导使我有了良好的专业课知识,这也是论文得以完成的基础。

    无论什么华丽的词语都很难以表达,对各位任课老师四年中对我的教育培养,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文档

论中国剪纸艺术

【摘要】中国剪纸动画是中国动画影片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数码剪纸动画是在其基础上探索与创新的。在其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传统剪纸动画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创作出多部剪纸动画作品为中国动画事业赢得了多项荣誉。随着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应用为剪纸动画注入的新活力,越来越多的动画影片呈现出缤纷异彩的混合效果,剪纸动画将会迎来变革。【关键词】剪纸动画电脑动画技术艺术特点【Abstract】Chinesepaper-cutanimationAbstractanimationfilmindustryinChin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