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 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50:10
文档

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 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10爬山虎的脚(部编教材四上10课)【教学简案】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搜集有关爬山虎的资料。2.搜集叶圣陶的资料。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二类生字。教学内容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字词;练写生字;学习第一、二自然段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曲”,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空隙、痕迹、牢固、休想”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3.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和叶子的特点。初步感受作者细致连
推荐度:
导读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10爬山虎的脚(部编教材四上10课)【教学简案】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搜集有关爬山虎的资料。2.搜集叶圣陶的资料。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二类生字。教学内容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字词;练写生字;学习第一、二自然段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曲”,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空隙、痕迹、牢固、休想”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3.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和叶子的特点。初步感受作者细致连
    四   年级  语文      教案设计

10 爬山虎的脚

(部编教材四上 10课)

【教学简案】

第 一 课时

课前预习1.搜集有关爬山虎的资料。

2.搜集叶圣陶的资料。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二类生字。

教学内容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字词;练写生字;学习第一、二自然段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曲”,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空隙、痕迹、牢固、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和叶子的特点。初步感受作者细致连续的观察。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用具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个同学用绿色的卡纸剪四片爬山虎叶子,背面贴上一小条双面胶,并在每片叶子正面画四个田字格。

教学过程
导入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新授

1.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爬山虎的资料。

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叶圣陶的资料。

探究一:读准确读通顺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字形,读通句子,读顺课文。画出你觉得描写爬山虎精彩的地方,然后给大家展示阅读。

2.指名同学展示阅读,根据学生的阅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均、柄、蜗、曲、萎”5个生字及课文中相关词语。

探究二:分析要写的生字结构,指导书写难写字。

1.教师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一起读一读,并指名进行结构分类。

学生分析个别难写字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如“虎”“嫩”“叠”“瞧”。 教师范写这四个字。

2.学生把这13个字在做好的爬山虎叶片上练写,互评修改。

探究三:从哪些方面写了爬山虎,研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让学生快速读课文,找一找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爬山虎?

2.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的生长位置,体会它的生长茂盛。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爬山虎长大了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4.让学生按照爬山虎叶子的生长特点,把自己做好的生字叶片粘到黑板上自己小组所在区域。(教师提前在黑板上标好每个小组粘叶子的区域)小组同学评价是否符合爬山虎叶子的生长规律。组成一面爬山虎墙。

5.了解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叶子美的。找出叶子的变化。

6.叶爷爷怎么能发现这么多呀?引导学生说出叶爷爷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连续的观察。

练习1.做小组抢读词语的游戏。

2.按照要求进行填空。

3.妙语连珠填词语。

小节1.学生回忆所学,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2.教师提炼小结,突出重点难点。

作业1.掌握生字,认清字形,将每个生字书写三遍。

2.熟读课文,如果住所附近有爬山虎,就找一找爬山虎的脚,没有就查图片资料了解。

【教学详案】

课前预习:

1.搜集有关爬山虎的资料。

2.搜集叶圣陶的资料。

3.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二类生字。

教学内容:

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字词;练写生字;学习第一、二自然段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曲”,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空隙、痕迹、牢固、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和叶子的特点。初步感受作者细致连续的观察。

教学重点:

1. 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 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用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个同学用绿色的卡纸剪四片爬山虎叶子,背面贴上一小条双面胶,并在每片叶子正面画四个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完成填空。

“同学们,老师送给大家一组爬山虎的图片。”

播放图片

“怎么样,是不是耳目一新?这些爬山虎留给你怎样的印象,来说一说。”

(      )的爬山虎

预设:绿绿的爬山虎、满墙的爬山虎等。

“那这些爬山虎是怎样爬上墙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课《爬山虎的脚》,请大家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直观的图片展示,使学生对爬山虎有初步的印象,并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新授

1.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爬山虎的资料。

“对于爬山虎,你的了解有多少?谁来介绍一下你搜集到的关于爬山虎的资料?”

预设:爬山虎亦称“巴山虎”“地锦”“常青藤”,葡萄科植物。夏季开花,花小,黄绿色,浆果紫黑色。常攀缘在墙壁或岩石上,作为垂直绿化材料,尤其适合高大建筑物墙面的绿化,广见于我国各地。爬山虎的根茎可入药,果可酿酒。

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叶圣陶的资料。

“今天我们要学习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叶圣陶?”

预设: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4年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品《隔膜》《线下》《脚步集》《西川集》《稻草人》等。

“我们来看看叶圣陶先生眼中的爬山虎又是什么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对爬山虎和叶圣陶有初步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探究一:读准确读通顺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字形,读通句子,读顺课文。画出你觉得描写爬山虎精彩的地方,然后给大家展示阅读。

2.指名同学展示阅读,根据学生的阅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均、柄、蜗、曲、萎”5个生字及课文中相关词语。

(1)出示均匀排列着的爬山虎叶子图片,上面写着“均匀”。

“你是怎样理解“均匀”这个词的?”

预设: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

    (2)出示爬山虎的茎叶图片,标出叶柄的位置,上面出示词语“叶柄”,读一读。

(3)当学生读到“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强调曲是多音字。

“你知道“曲”的哪几个音?会用它不同的音组词吗?学生组词,你一定发现了,多音字的读音与它的字义密切相关,再试着运用两个音造句吧,谁来试试。”

    (4)一起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齐读一次,抽查读一次。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了随文识字,这样既认识了自音,也理解了字义,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探究二:分析要写的生字结构,指导书写难写字。

“刚才大家认字认得特别快,接下来,看看大家写字的本领吧。”

教师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一起读一读,并指名进行结构分类。

(1)学生分析个别难写字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预设:写“虎”时,竖向笔画要短,最后一笔横折弯钩向外伸展。

写“嫩”时,中部窄长,三部分注意穿插迎让。

写“叠”时,上部小而紧凑,中部宽,下部底横长。

写“瞧”时,“目”稍窄,“焦”四横间距相等。

(2)教师范写这四个字。

2.学生把这13个字在做好的爬山虎叶片上练写,互评修改。

“请大家把这13个字在做好的爬山虎叶片上练写一次,有剩余的三个田字格可以多练习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加油哦!”

学生写字。

“写完后同桌互评,哪里写的好,哪里需要修改,然后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知道难写字形需要注意的地方,这对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来说非常重要。

探究三:从哪些方面写了爬山虎,研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请大家快速读课文,找一找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爬山虎?”

预设:课文从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爬山虎脚的特点来描写爬山虎。

1.品读课文第一部分。

“说说爬山虎生长在哪里?”

预设:学校操场墙上  我家墙上房顶上   

“再读第一自然段,你还有什么收获?”

预设:从“满;占了一大片地方”可以看出爬山虎多而盛。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爬山虎长大了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预设:有两个特点。

    一是颜色绿得新鲜,看着舒服;

二是叶子长得整齐,铺得均匀,“叶尖一顺儿朝下”。

3.现在请你按照爬山虎叶子的生长特点,把自己做好的生字叶片粘到黑板上自己小组所在区域。(教师提前在黑板上标好每个小组粘叶子的区域)小组同学评价是否符合爬山虎叶子的生长规律。组成一面爬山虎墙。

“这面爬山虎墙真美!”

4.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叶子美的呢?

预设:颜色美 嫩红—嫩绿; 形状美 叶尖一顺儿朝下; 动态美 漾起波纹

“那请你读出它的美来吧!”

5.叶爷爷写的爬山虎叶子真美,而且他还发生着变化呢,谁发现了?

预设:刚长出来的叶子是(  嫩红的   )不几天变成 (  嫩绿的    ) 

     长大了的叶子 (绿得新鲜)(一顺儿朝下)(不留空隙)(铺得均匀)

6.叶爷爷怎么能发现这么多呀?

预设:叶爷爷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连续的观察。

教师小结:“正如他在晚年时给小读者的一封信中说道:‘我的写作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善用眼,巧用笔,多用心。 ’ ”

【设计意图】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对写叶子部分的深入研究,学生能够初步感知作者细致连续的观察,是描写生动形象的基础。

三、练习

练习一:

做小组抢读词语的游戏。

“弯曲、叶柄、蜗牛、舒服、操场、嫩绿、空隙”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进行识字训练,巩固记忆。

练习二:

按照要求进行填空。

1.“隙”应查部首(    ),然后再查(    )画。字义是“空”;“空隙”是由近义字组成的词。再写三个结构相同的词语:(     )、(     )、(     )。

2.“萎”是(      ) 结构的字,字义是(         )。用它可以组成

(      )、(      )、(      )。

【设计意图】回忆巩固部首查字法,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是否能够拓展组多个词语。

练习三:

妙语连珠,填词语。    

太阳(      )升高,阳光透过云层(      )地洒向大地。路边那棵大树枝繁叶茂,格外(      )。它的树叶密密麻麻地(     )着,不留一点儿(       ),为行人带来了一片阴凉。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词语运用的同时,体会作者文中准确形象的表达。

三、小结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学生回忆并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我们认识了5个生字,学写了13个生字,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赏析了叶爷爷写的爬山虎叶子。”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帮助梳理重点难点,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记忆理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

四、作业

1.掌握生字,认清字形,将每个生字书写三遍。

2.熟读课文,如果住所附近有爬山虎,就找一找爬山虎的脚,没有就查图片资

料了解。

【设计意图】第一课时的基础作业是写字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拓展作业安排学生观察爬山虎的脚,重视实践活动,将课堂内容拓展到课外,同时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板书设计:

10 爬山虎的脚 

(1)位置                            虎 嫩 叠 瞧

(2)叶子 颜色美  形状美   动态美

(3-5)脚

文档

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 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10爬山虎的脚(部编教材四上10课)【教学简案】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搜集有关爬山虎的资料。2.搜集叶圣陶的资料。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二类生字。教学内容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字词;练写生字;学习第一、二自然段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曲”,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空隙、痕迹、牢固、休想”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3.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和叶子的特点。初步感受作者细致连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