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1、 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_灵敏度______、__线性度_____、____迟滞___、___重复性_____ 等。
2、通常传感器由__敏感元件__、__转换元件____、_转换电路____三部分组成, 是能把外界_非电量_____转换成___电量___器件和装置。
3、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仪表的___引用误差____来表示的。
4.传感器的__标定___是通过实验建立传感器起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不同使用条件下的误差关系。
5.测量过程中存在着测量误差,按性质可被分为 粗大 、 系统 和随机误差三类,其中 随机误差 可以通过对多次测量结果求平均的方法来减小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第二章
1、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时它的电阻值将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__应变_____效应;半导体或固体受到作用力后_电阻率______要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__压阻_____效应。直线的电阻丝绕成敏感栅后长度相同但应变不同,圆弧部分使灵敏度下降了,这种现象称为____横向___效应。
2、在压阻式传感器的测量桥路中,补偿灵敏度温漂可以利用在电源回路__串并联电阻______的方法实现。
3、产生应变片温度误差的主要因素有_电阻温度系数的影响、_试验材料和电阻丝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的影响_。
4.应变片温度补偿的措施有___电桥补偿法_、_应变片的自补偿法_。
5. 在电桥测量中,由于电桥接法不同,输出电压的灵敏度也不同,_全桥__接法可以得到最大灵敏度输出。
6.半导体应变片工作原理是基于 压阻 效应,它的灵敏系数比金属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大十倍 。
7、电阻应变片的配用测量电路采用差动电桥时,不仅可以消除 线性误差 同时还能起到 温度补偿 的作用。
第三章
1.变间隙式自感传感器的_测量范围_和_灵敏度及线性度_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在实际测量中广泛采用_差动_结构的变隙电感传感器。
2.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被测量改变磁路的_磁阻_,导致_线圈电感量_变化的。 磁电式传感器是利用_电磁感应现象_产生感应电势的。而霍尔式传感器是利用__半导体_在磁场中的电磁效应(霍尔效应)而输出电势的。
3. 电感式传感器种类很多。虽然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__变气隙式_、_变面积式_、_螺线管式_三种结构。
4.电涡流传感器根据激励电流频率的高低,可以分为_高频反射式_、_低频透射式_两种。
5、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理论上讲,衔铁位于中心位置时输出电压为零,而实际上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不为零,我们把这个不为零的电压称为___零点残余______________电压;利用差动变压器测量位移时,如果要求区别位移方向(或正负)可采用__相敏检波____电路。
6、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被测量间的关系,除_变极距型_____外是线性的。
7、产生电涡流效应后,由于电涡流的影响,线圈的等效机械品质因数 下降 。
8、把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互感变化的互感式传感器是根据 变压器 的基本原理制成的,其次级绕组都用 反向串联 形式连接,所以又叫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9、变隙式差动变压器传感器的主要问题是灵敏度与 测量范围 的矛盾。这点了它的使用,仅适用于 微小位移 的测量。
10、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当街铁移动靠近铁芯时,铁芯上的线圈电感量 增加 (①增加,②减少)。
11.差动脉冲宽度调制电路适用于 变极距 型和 变面积型 差动电容传感器,且为线性特性。
第四章
1、在光线作用下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向外发射称___外光电_________效应;入射光强改变物质导电率的现象称__光电导__________效应;半导体材料吸收光能后在PN结上产生电动势的效应称____光生伏特______效应。
2、光栅传感器中莫尔条纹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具有位移放大作用。如果两个光栅距相等,即W=0.02mm,其夹角θ=0.1°,则莫尔条纹的宽度B=__11.46 mm______。
3、电荷耦合器件的基本功能__实现信号电荷的转换存储与转移信息电荷_____。
4.有一直线光栅,每毫米刻线数为 100 线,主光栅与指示光栅的夹角θ=1.8 °列式计算:栅距 W =__0.01____mm ; 莫尔条纹的宽度 L =_0.32 mm。
5.光纤是由折射率n1高的___纤芯_______和折射率n2低 的_包层________构成的双层同心圆结构。某光纤n1=1.,n2=1.45,其数值孔径NA为__arcsin(1.45/1.)_____。
其它
1、用磁电式传感器进行齿轮转速测量。已知齿数Z =48,测得频率 F =120Hz,则该齿轮的转速为____150r/min______。
2、热电偶在实际中测量温度时,需要几个定律来提供理论上的依据,这些定律分别是:____匀质导体定律__,___中间导体定律___,____连接导体定律___。
3、用于制作压电传感器的常用压电材料是_____石英晶体_________ 和__压电陶瓷____________,其中,为了使其具有压电效应,_压电陶瓷_____使用前需要做_极化___处理。
4、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基础是__闭合回路________,产生的热电势包括_____接触_____电势和__温差___ 电势两部分。热电偶的 连接导体____定律是工业上运用补偿导线法进行温度补偿的理论基础;根据_中间导体___定律,可允许采用任意的焊接方式来焊接热电偶。
5、压电陶瓷需要有 极化 和 外力 的共同作用才会具有压电效应。
6.石英晶体沿 Y轴 方向施加作用力会产生压电效应,没有电荷产生。
7、压电式传感器在使用电压前置放大器时,连接电缆长度会影响系统 测量精度 ;而使用电荷放大器时,其输出电压与传感器的 输入电荷 成正比。
8、压电式传感器的输出须先经过前置放大器处理,此放大电路有 电压放大器 和 电荷放大器 两种形式。
第二部分 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
1、下列不属于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的传感器是( B )。
A. 应变式传感器 B. 化学型传感器
C. 压电式传感器 D. 热电式传感器
2、通常意义上的传感器包含了敏感元件和( C )两个组成部分。
A. 放大电路 B. 数据采集电路 C. 转换元件 D. 滤波元件
3、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连同计算机技术和( C ),构成信息技术的完整信息链。
A. 汽车制造技术 B. 建筑技术 C. 传感技术 D.监测技术
4、若将计算机比喻成人的大脑,那么传感器则可以比喻为(B )。
A.眼睛 B. 感觉器官 C. 手 D. 皮肤
5. 属于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的是(D )
A.固有频率 B.临界频率 C.阻尼比 D.重复性
6.、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指标不包括( C )。
A. 线性度 B. 灵敏度
C. 频域响应 D. 重复性
7.迟滞误差表明的是在( C )期间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A.多次测量 B.同次测量 C.正反行程 D.不同测量
第二章
1、全桥差动电路的电压灵敏度是单臂工作时的( C )。
A. 不变 B. 2倍 C. 4倍 D. 6倍
2.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C )
A.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
B.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
C.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
D.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片
3、产生应变片温度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AB )
A、电阻丝有温度系数
B、试件与电阻丝的线膨胀系数相同
C、电阻丝承受应力方向不同
4.利用电桥进行温度补偿,补偿片的选择是(A)
A.与应变片相邻,且同质的工作片
B.与应变片相邻,且异质的工作片
C.与应变片相对,且同质的工作片
D.与应变片相对,且异质的工作片
5.通常用应变式传感器测量( C )。
A. 温度 B.密度
C.加速度 D.电阻
6.影响金属导电材料应变灵敏系数K的主要因素是( B )。
A.导电材料电阻率的变化 B.导电材料几何尺寸的变化
C.导电材料物理性质的变化 D.导电材料化学性质的变化
7.电阻应变片的线路温度补偿方法有( A B )。
A.差动电桥补偿法 B.补偿块粘贴补偿应变片电桥补偿法
C.补偿线圈补偿法 D.恒流源温度补偿电路
第三章
1、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与( B)。
A、极距成正比 B、极距成反比
C、极距的平方成正比 D、极距的平方成反比
2、电感式传感器的常用测量电路不包括( C )。
A. 交流电桥 B. 变压器式交流电桥
C. 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D. 谐振式测量电路
3、电感式传感器采用变压器式交流电桥测量电路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衔铁上、下移动时,输出电压相位相反
B. 衔铁上、下移动时,输出电压随衔铁的位移而变化
C. 根据输出的指示可以判断位移的方向
D. 当衔铁位于中间位置时,电桥处于平衡状态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差动整流电路可以消除零点残余电压,但不能判断衔铁的位置。
B. 差动整流电路可以判断衔铁的位置,但不能判断运动的方向。
C. 相敏检波电路可以判断位移的大小,但不能判断位移的方向。
D. 相敏检波电路可以判断位移的大小,也可以判断位移的方向。
5、对于差动变压器,采用交流电压表测量输出电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既能反映衔铁位移的大小,也能反映位移的方向
B. 既能反映衔铁位移的大小,也能消除零点残余电压
C. 既不能反映位移的大小,也不能反映位移的方向
D. 既不能反映位移的方向,也不能消除零点残余电压
6.当变隙式电容传感器的两极板极间的初始距离d0增加时,将引起传感器的( D )
A.灵敏度K0增加 B.灵敏度K0不变
C.非线性误差增加 D.非线性误差减小
7.用电容式传感器测量固体或液体物位时,应该选用( C )。
A.变间隙式 B.变面积式
C.变介电常数式 D.空气介质变间隙式
8.下列不属于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的是( D )
A.调频测量电路 B.运算放大器电路
C.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D.相敏检波电路
第四章
1、光敏二极管在电路中一般是处于( B )工作状态
A.零向 B.反向 C.正向
2.某6码道的循环码光电码盘,光线照射时得到的编码是001100,则转角为(C)。
A. B. C. D.
3.光电管属于( A ),光电池属于( C )。
A.外光电效应 B.内光电效应 C.光生伏特效应
4.压电传感器的测量电路有两种,其中( C)输出与电缆电容无关
A.电压源放大电路 B.运算放大电路
C.电荷源放大电路 D. 双T型电桥电路
5、莫尔条纹的移动对被测位移量所起的作用是( B )
A、调制 B、放大
C、细分 D、降噪
6、基于物质的内光电效应的器件有(BCD )
A、光电管 B、光电池 C、光敏电阻 D、光敏晶体管
7、光栅传感器中莫尔条纹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具有位移放大作用。如果两个光栅距相等,即W=0.02mm,其夹角θ=0.1°,则莫尔条纹的宽度B=(C )。
A、10.37mm B、5mm C、11.46mm D、25.11mm
8、电荷耦合器件的基本功能(A)。
A、实现信号电荷的转换存储与转移信息电荷
B、改变磁场强度
C、实现多数载流子转移
D、实现能量转移
9. 光电管的光电特性是指光电管上阳极电压和入射光频谱不变条件下( B)
A.入射光的频谱与光电流的关系 B.入射光的光通量与光电流的关系
C.入射光的频谱与光通量的关系 D.入射光的光通量与光强的关系
10.光敏电阻的特性是( D )
A.有光照时亮电阻很大 B.无光照时暗电阻很小
C.无光照时暗电流很大 D.受一定波长范围的光照时亮电流很大
11.数值孔径NA是光纤的一个重要参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数值孔径反映了光纤的集光能力
B.光纤的数值孔径与其几何尺寸有关
C.数值孔径越大,光纤与光源的耦合越容易
D.数值孔径越大,光信号的畸变也越大
其它
1、热电偶的冷端处理方法有:( AB )
A、补偿导线法 B、冷端温度恒温法
C、相敏检波 D、串联二极管
2. 某些物质在沿着一定方向受到力作用而发生改变时,其表面会电荷,若去掉外力就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 A )效应。
A.压电效应 B.磁致伸缩 C.霍尔效应 D.压磁效应
3.热电偶中产生热电势的条件是( BC )
A.两热电极材料相同 B.两热电极材料不同
C.两热电极的两端温度不同 D.两热电极的两端温度相同
4.霍尔元件不等位电势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B )
A.霍尔电极安装位置不对称或不在同一等电位上
B.半导体材料不均匀造成电阻率不均匀或几何尺寸不均匀
C.周围环境温度变化
D.激励电极接触不良造成激励电流不均匀分配
5、为了减小热电偶测温时的测量误差,需要进行的温度补偿方法不包括( D )。
A. 补偿导线法 B. 电桥补偿法
C. 冷端恒温法 D. 差动放大法
6.对于热电偶冷端温度不等于( B ),但能保持恒定不变的情况,可采用修正法。
A.20℃ B.0℃ C.10℃ D.5℃
7.热电偶中产生热电势的条件有( B )。
A.两热电极材料相同 B.两热电板材料不同
C.两热电极的几何尺寸不同 D.两热电极的两端点温度相同
8.对石英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沿光轴方向施加作用力,不会产生压电效应,也没有电荷产生。
B. 沿光轴方向施加作用力,不会产生压电效应,但会有电荷产生。
C. 沿光轴方向施加作用力,会产生压电效应,但没有电荷产生。
D. 沿光轴方向施加作用力,会产生压电效应,也会有电荷产生。
9、压电式传感器目前多用于测量( B )。
A.静态的力或压力 B.动态的力或压力
C.位移 D.温度
第三部分 计算题
1.计算n1=1.6, n2=1.4阶跃折射率光纤的数值孔径值。如果外部媒质为空气,n0=1,求该种光纤的最大入射角。
2. 图为一直流应变电桥,E = 4V,R1=R2=R3=R4=350Ω,求:①R1为应变片其余为外接电阻, R1增量为△R1=3.5Ω时输出U0=?。②R1、R2是应变片,感受应变极性大小相同其余为电阻,电压输出U0=?。③R1、R2感受应变极性相反,输出U0=?。④R1、R2、R3、R4都是应变片,对臂同性,邻臂异性,感受应变大小相同,电压输出U0=?。
3.采用四片相同的金属丝应变片(K=3),将其贴在实心圆柱形测力弹性元件上。如下图所示,力。圆柱断面半径=1cm,弹性模量,泊松比0.2。求(1)画出相应全桥电路进行测量,画出原理图;(2)各应变片的应变ε=?电阻相对变化量△R/R=?(,);(3)若电桥电压U = 8V,求电桥输出电压U0 =?(4)此种测量方式能否补偿环境温度对测量的影响?说明原因。(15分)
F
F
R4
R3
R2
R1
U
R4
R3
R2
R1
U0
解:
⑴按题意采用四个相同应变片测力单性元件。四个应变电阻接入桥路位置如图所示。从而组成全桥测量电路可以提高输出电压灵敏度。(2分)
⑵(1分)
(1分)
(2分)
(2分)
⑶(2分)
(1分)
⑷此种测量方式可以补偿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为四个相同电阻应变环境条件下,感受温度变化产生电阻相对变化量相同,在全桥电路中不影响输出电压值,即
故 (4分)
4. 测量某电路电流共5次,测得数据(单位mA)分别为168.41,168.54,168.59,168.40,168.50。试求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
5.现用一只镍铬—镍硅热电偶测某换热器内温度,其冷端温度为30°C,而显示仪表机械零位为0°C,这时指示值为400°C,若认为换热器内的温度为430°C,对不对?为什么?正确值为多少? E(30,0)=1.203mV
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表
| 工作端温度°C | 400 | 410 | 420 | 430 | 440 |
| 热电动势mV | 16.395 | 16.818 | 17.241 | 17.6 | 18.088 |
1、什么叫传感器? 它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 它们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如何?
2、.霍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第五部分 设计题:
试选择一种传感器,设计一个位移或压力测量系统。画出测量系统方框图,并简要说明前置放大电路的形式及被测量的定性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