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项定语在英汉语中的排序与翻译
摘 要: 多项定语在英汉语中的排序与翻译是相当繁琐的。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我们所熟悉的汉语中,多项定语的排序与翻译都是一个相当繁琐的问题,让人难以把握,而在英汉语中,它的应用又十分广泛。本文将从英﹑汉语中分析其规律,区别它们之间排序的异同,总结得出一系列有关多项定语排序和翻译的规律。
关键词: 多项定语;排序规律;翻译技巧
On the Order and Translation of Various Attribut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Luo Zhoujun
(03041228)
(Dept. of Foreign Language , 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Duyun 558000 ,China)
Abstract: The order and translation of various attribut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complex. This phenomenon exists both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lthough it is hard to handle, it is used extensively in both languages. Firs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discrete rul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hen, the author compares their orders. Finally, the author gives a conclusion of a series of regulations about the order and translation of the various attributions. The purpose of the essay is to help the readers know the ordering rule and translation skills.
Key words: various attributes; ordering rule; translation skills
1 引 言
多项定语的排序问题在现在都没有太多深入的研究,但是,其无论是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都越来越为人们关注。在历年升学开始中,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考点,老师和英语学习者都在试图找到更方便的记忆方法。本文将从多项定语的排序问题入手,主要研究翻译技巧,填补其在翻译学中的缺乏。
2 汉语中多项定语的排序
2.1 多项定语的定义(普通排列)
一个中心语和一个宾语组成的偏正词组,可以再受另一个定语修饰,组成一个更大的偏正词组,这种层层透加的定语叫多项定语,又称作多层定语,这是一个比较学术化而又普遍的定义,只要抓住“层层”这一特点稍作一点改善,便可以将多项定语定义为: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形容词修饰一个中心语而形成的定语。
2.2 定语的排序
多项的定义是“层层”迭加,那么这么多的定语是如何“层层”迭加起来和排序的,自然需要我们探讨一下它的规律,即多项定语的排法。在汉语中, 多项定语排序的规律主要有两种:普通排列和特殊排列。[1](573)普通排列即是一般排列,是一些比较普遍的次序排列。
2.2.1普通排序
由于多层定语(多项定语)的定语比较多,占的修饰比例大,使得排序问题比较困难。人们如果没有充分的了解的话,就会造成表达不顺,甚至不通,出现语法错误等等.但只要掌握了其排序规律,对于汉语多项定语的排法有了充分的认识,问题就会变的简单。
例1: 我们 学校的 一个 刻苦 钻研 年轻的 语文 老师。
1 2 3 4 5 6 7 中心词
在上面这个句子中有:我们,学校的,一个,刻苦,钻研的,年轻,语文七个定语,中心语是老师。前面的七个定语都是修饰它的,很显然,这是一个多项定语句;从结构来看,排在最前面的是1和2,可以将它们划属成一个类型的词,由此可以看出在汉语中, “我们”和“学校的”可划分为表领属性的词,放在最前面,它包括名,代词或词组,这里也可以是表时间或处所的词或词组。同时4和5可以划属一个大的定语,因为在这里的“刻苦”的中心词不是“老师”而是“钻研”这一动词,它修饰强调“钻研”的程度,总的来说, “刻苦钻研”是整体修饰“老师”的,二者是不能拆开的。而3“一个”是一个数量词,应排在2的位置, 6“年轻”应排在4号位置,7“语文”排在5号位置。从而可以看出,多项定语的一般排法可以从中心词算起,在薛业忠《多项定语和多项状语的排序》一文中也提到排序可按下列顺序:“①表领属性的词(名词,代词,词组);②指示代词,量词词组;③动词或动词词组;④形容词或形容词词组;⑤表性质的名词。”[2]同时要注意一点,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由此可见,多项定语的一般排法只要能清晰掌握,其实并不难,弄清了它的规律以后,排序就可以轻松掌握。多项定语的特殊排列也是一样的,而这一种排列方式只是要求有更多具体的分析而已。
2.2.2并列成分的排序(特殊排列)
这是一种相对复杂的排序,是相对于一般排序而定义的,一种更为复杂的排序方式。是指在句子的某一个成分上,出现数个并列词语或短语。要先对词语或短语内容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例如:时间、空间、抽象、具体、现象、本质以及事物间大小、先后、轻重、主次、深浅乃至音节的多少、习惯做法等。[3](347)所以掌握这一类词,就必须首先从内容关系上找规律,弄清词语间存在的制约关系,再做出正确的判断。
例2:我们将一项产品或工艺概念由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品生活到市场营销售的整个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称为技术判断。
(先后次序)由研究→开发→工程化→商品生活→市场营销售
例3:我们有些同志天天讲毛思想,却千方百计忘记,甚至反对毛的观点。(轻重次序)
只要掌握规律,便能从根本上把握住多项定语在汉语中的排序,也为翻译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要做到这一点,对英语中多项定语的排序也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
3 英语中多项定语的定义和排序
3.1 定义
在英语当中,多项定语定义的说法与汉语的大致相同,最大的区别就只在于语言的种类有着较大的差距。这需要追溯到英语的起源、背景及习惯等一系列与英语有着直接关系的知识理论,从形式上的转化来说,这是汉语多项定语中没有的。因此,相比之下,英语多项定语比较灵活一点,在汉翻英时,如果不基于某些比较具体的条件,形式就可以比较多样化了。在亚历山大(1991)的《朗文英语语法》就对多项定语的基本规律作了一个总述性的概括。在该书中,编者提出遇到多个形容词时,一般的次序如下:品质+尺寸\新旧\样式\+颜色+产地+过去分词+名词。[4](168)例:
例4:a beautiful old brown French and hand-made cupboard.
品质 新旧 颜色 产地 过去分词
亚历山大对英语一般排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薄冰、张道真等语法学家还研究了一些其他的微妙的排列规律,这些规律对多项定语的排序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作形容词的过去分词一般最靠近名词。
a beautiful old brown French and hand-made cupboard.
2 表示对人或对物的主观评定的形容词应先出现,就是放在其它类里的形容前。[5](251)
a beautiful old brown French and hand-made cupboard.
3 形容词big一般置于前,而little则置于后。[6](169)
例5:a big handsome police.
例6:a nice little restaurant.
这类形容词的位置与它所修饰名词的“亲密度”有一定关系,形如:old ,young ,little等,假设它与所修饰的名词比较亲密的时,就置于名词之前,合二为一,作用近乎与一个复合词的用法。薄冰对这一点作了一定的研究,“限定词一般皆置于第一位,其它修饰词则常根据其与名词的亲疏关系依次排列,”[7](157)这一条词法规则和亚历山大的一些语法排序规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是对多项定语排序合理性的不同角度的分析。在这里还有一种更规范的方法,OPSHACOM这个排序规律。
3.2 OPSHACOM规律
3.2.1 OPSHACOM的定义
为了让英语学习者更好的记忆,英语广播公司(BBC)的栏目中“Professor Grammar”,提出了一种称为OPSHACOM的方法。OPSHACOM是一个拼缀词,它本身是一个毫无意义可言的词,所谓OPSHACOM规律其实是对多项定语排序记忆方便而更新的一种新型的记忆方法。[8]
3.2.2 OPSHACOM规律
OP-opinion即意见,评述性词。如beautiful ,wonderful , expensive , terrible ,lovely , silly , ugly等.表示评论,即对中心词所持态度和建议意见.而这一类词就排在最前面。
SH-size & sharp表示大小、高低、胖瘦、形状的一类词,排在第二位。如 long , short ,round ,square等。
A-age表旧的词。如new , old等。
C-color表颜色的词。如red ,white ,purple ,brown ,yellow等。
O-origin 表产地的词。如Italian ,Spanish ,Canadian ,Japanese,Australian等。
M-material表材料的词。如leather ,glass ,rubber ,metal ,plastic。
理论上一个名词前可有9个形容词,但在实际语言材料中一般不超过5个。因此,掌握了本方法可基本解决多个形容词修饰名词的顺序问题。学习OPSHACOM方法时也要注意以下事项:
⑴ 形容词可有缺项,但顺序不变。如:a small Swiss watch。
⑵ 当表大小(或长短)的词与表形状的词同时出现时,大小(或长短)在前,形状在后。如:a large square table。
⑶ 定冠词、不定代词、指示代词、形容词性所有格、数词等位于句首。
⑷ 数词位于定冠词,指示代词之后。
⑸ 过去分词最靠近所修饰的名词:His new Japanese timing device: three Scottish hand-made skirts.
4. 多项定语在英汉语中翻译的方法
在翻译的实践中,很多人常常苦于那些较长的定语或有较多定语的句子,觉得无从下手,有人得出了翻译必有得失这个结论,也就是说在我们翻译的过程中我们既有可能会删掉一些在原句当中的意义和词,使句子显得更加的完美,也有可能会添加一些新的东西进去,以增加文章的色彩。不过翻译的方法有许多种,我们在对多项定语进行翻译时对于方法的筛选也相当讲究的。譬如在汉语中越能说明事物本质的定语越要放在前面,说明规模大小力量强弱的定语则放在后面,而英语则相反,越能说明事物本质的定语越要靠近它所修饰的名词。所以在汉译译文中的定语顺序要注意两点,一是为了能照顾汉语的语言习惯,原文中的顺序常常与其不一致;二是要紧扣和忠实原文,避免译文引起误解。
4.1 直译法及应用
直译法是一种比较直观和简单的翻译方法,在对多项定语的翻译中,这种方法一般应用得比较少,因为直译法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要求在译文中要尽量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特点。它就会缺乏灵活性,比较古板只适宜翻译一些简单的而没有太多语言色彩的句子。
例7:The man is very fat and tall. 这个男人非常的胖和高。
例8:This is a big nice tall red dog. 这是一只大、漂亮、高、红色的狗。
例9:some sour green eating apples. 一些又酸又绿的供吃的苹果。
例10:a small fierce dark brown animal. 一种小而凶的深褐色动物。
我们可以看出直译法对于一些简单的句子还比较实用、比较直观,在形式上简洁,没有太大的深度,让人容易接受、容易掌握,因而也大量为人们所使用。但是在遇到复杂的长句或太多的定语时,翻译出来的效果就非常差,甚至让人费解。因此,在用直译法翻译多项定语时,要观察译文是否符合直译法的条件,注意直译法的翻译规则,将多项定语的特点分析透彻。
在前置形容词的排序问题方面,汉语和英语有许多相同之处。如: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一系列的同类别形容词的顺序一般可以根据语义排列,因此在翻译时不需要变动词序。但是,汉语的形容词排序的规律与英语的又有所不同。汉语的定语是句子中用来修饰或者名词的成分,一般由性定语和描写性定语组成。
例11:李华是工业组最老的编辑。
其中“工业组”是性的定语,放在前面,“最老的”是描写性的定语,放在后面。而用英语表达却是Li Hua is the oldest industrial-section editor,与汉语的排序顺序不同。还有许多类似的句子:
例12:a German white wine或a white German wine.
翻译为汉语时一般只有一种译法:一瓶德国白葡萄酒,这是因为在汉语里,作为性形容词的“德国”应放在作为描写性形容词“白”的前面。汉语中表示大小,高低,形状和一些泛指性的形容词用单字来表示时,他们的位置往往与英语不同,而是贴近被修饰的名词。
例13:two beautiful new green silk evening dress.
两件又新又漂亮的丝绸女士晚礼服。
例14:an old large brick dining hall. 一个旧的红砖砌的大餐厅。
例15:a long white Chinese gown. 一条白色的中国长袍子。
这句话译为汉语时,一般将“长”放在紧贴名词的位置:“一条白色的中国长袍子”。还有,和英语一样,汉语中有些形容词的词序是固定搭配的。
例16:Not gold ,but only men can make a people great and strong.
在这个例子中,great and strong只能译成“强大”,而不能译为“大强”。
4.2 意译法及其应用
意译法是相对于直译法提出的一种方法,就是复述时用不同的句子,不同的语法结构,不同的语言风格,但要保留说话者的原意,意义是唯一被保留下来的部分。意译法在多项定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由于各国的风俗习惯不一样,语言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必须做一定的转化,对比其特点,运用意译法翻译。在中文当中,我们就会大量的使用定语,但不一定会在英语当中体现,因此在中英互译是就需要运用到这样的方法,尤其是定语较多的时候,利用意译法更为重要。[9]在多项定语当中,中英之间多项定语的排序方式是大不一样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能完完全全的遵循原文的风格,必须按照目的语的风格来分析,再用意译法翻译出来。
汉语定语的次序基本与英语是相反的。英译汉中翻译多个前置定语时,应该从汉语的习惯出发,最大限度地保持英汉双语的共性部分,努力衔接或弥补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异,达到忠实地传达原作意蕴的目的。
例17:a nice little restaurant. 一家很不错的小餐馆。
句中描写餐馆运用了“nice”一词,“nice”在英译汉过程中翻译为形容一个人美貌的词,是漂亮的意思。也就是“一家很漂亮的小餐馆”,这样的说法在汉语中并不地道,就要运用到意译的方法,翻译为“很不错的”,而“little”翻译为汉语则要紧跟被修饰的名词,将这句话很灵活的译为“一家很不错的小餐馆”。
例18:Chores have their various ,pleasurable ,drudgeries natures.
家务事具有繁杂和甘苦的性质。
例19:The New York of the man or woman who has born here ,who takes the City for
granted and accepts its vast ,natural ,inevitable size and its turbulence.
在纽约那些土生土长的男男女女们对这座城市习以为常,认为它应有巨大的规模和自然
而然,不可避免的喧嚣。
例20:Mr.Weston was a great favourite ,and there was not a creature in the world to whom she spoke with such unreserved ,as to his wife ;not any one ,to whom she related with such conviction of being listened to and understood, of being always interesting and always intelligible, the little affairs, arrangement, perplexities and pleasures of her father and herself. 简·奥斯汀的《爱玛》中的这一句话译为:她非常喜欢韦斯顿先生,而他的那位太太,则是她天下最推心置腹的人;她和父亲但反有什么安排,或者遇到什么琐碎的,为难的或高兴的事,还就爱跟那位太太讲,知道她喜欢听,善解人意,而且总是很感兴趣,总能心领神会。[10](211)在这个译文中,译者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差异,把英语中后置的,译成汉语中前置的 as to his wife“而他的那位太太”,形成了整句话的转折点,然后根据汉语的行文习惯,有条不紊地陈述下去,其中还调整了little affairs, arrangements, perplexities and pleasures 的次序,并运用意译恰如其分地使用了“推心置腹”,“善解人意”“心领神会”等汉语成语,既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意义,又能使读者领略到阅读的情趣。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项定语排序有总的原则:根据形容词的性质以及特点来排序,作形容词用的过去分词一般最靠近名词;短词在前,长词在后等。此外,多项定语的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些情况下,它的顺序是可变的。多项定语的排序问题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语法问题,是有其规律是的,但这些规律也不是处处行得通。关于多项定语的翻译,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时应该对“主客观两极”原则多加考虑,表示主观看法的形容词应置于离名词较远的位置,而表示客观特征的形容词应置于离名词较近的位置。[11](216)在深人了解英语前置形容词排序的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灵活掌握翻译的技巧。
参考文献
[1] 俞士汶,朱学锋,王慧,张芸芸.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537
[2]薛业忠.多项定语和多项状语的排序[EB/OL].[2006-5-12].http://www.ywtd.com.cn
[3] 张亚军,范开泰.现代汉语语法分析[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47
[4] 亚历山大.L. G.朗文英语语法[M].雷航、甘美华、田路一、王春丽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1991:168
[5] 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251
[6] 薄冰.英语语法札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169
[7] 薄冰.英语语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157
[8]佚名.N种形容词排序的记忆方法[EB/OL]. [2003-10-13].http://www.jxenglish.com.cn6
[9]佚名.略谈英译汉中定语词序的调整[EB/OL].[2004-9-17].http://www.ecp.com.cn
[10] 简·奥斯汀.爱玛[Z].李文俊、蔡惠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11
[11] 顾嘉祖.略谈英语形容词的词序问题[J].外国语.1986: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