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名称】调整心态,轻松应考
【任课年级】高中二年级
【主题类别】学习考试类
【课时安排】40分钟
【场地要求】教室
【所需器材】多媒体教室 轻音乐
【教学目的】
1、了解考试综合症的表现及其危害;2、熟知并掌握考试心理调适的具体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考试心理调适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将考试心理调适的具体方法运用到考场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故事《后羿射不中》引发学生思考后羿射不中的原因,并由此导入本堂课的主题——调整心态,轻松应考。
后羿是一个神箭手,平时射箭都是箭无虚发,然而有一天,夏王指着一块一尺见方、射心一寸的兽皮箭靶对后羿说:“请射吧!如果射中了,赏你万金,如果射不中就削掉你千户的封邑。”后羿听后十分紧张,结果呼吸急促不能自控,屡射不中。夏王问之何故?有人答道:“后羿所以这样,那是因为情绪波动影响了他的射技,万金厚赏造成了他的失误。”
提问: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存在着患得患失的杂念,就难正常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本领。 自己有一定实力,只要心理状态正常就能考出好成绩。而缺乏信心、紧张怯场或患得患失,反而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
二、考试综合症的表现极其危害
1、考试的三种状态
考试状态 通俗描述 行为表现 心理学归因 失常发挥 考砸了 注意涣散 怵考焦虑 记忆丧失 思维混乱 正常发挥 考好了 注意集中 自信镇定 记忆有效 思维清晰 超常发挥 考绝了 聚精会神 心理流畅 记忆敏捷 思维畅通
2、耶基思—多德森法则(Yerkes-Dodson Law):
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所以,适度的焦虑是 考试成功的保障。
3、考试综合症的表现:
生理上的表现:食欲不振、失眠、身体不适、腰酸背痛肚子疼,甚至写字手发抖、有时浑身冒冷汗等等;情绪上的表现:烦躁不安、心神不定、易发怒、甚至无缘无故跟别人过不去;认知上的表现: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混乱不通畅。4、考试综合症的危害: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调查发现:由于心态不好造成的失分,平均为60分,多的可达到120分
2000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对当年考入北大的全国51状元进行了追踪调查,分析出有20多种因素影响高考结果,排在第一到第五位的因素是:考场心态、考前心态、学习方法、学习基础、学习态度。
三、考试心理调适方法
坚定的高考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与实力,相信自己会尽力而为的;可贵的平常心态——保持平常心理,专注事情本身;有效的抗挫对策——面对考试的挫折,永不放弃;积极的心理暗示——不断地磨练出一套对自己行之有效的心理暗示方法;简便的放松方法——掌握并坚持训练有效而又简便的身心放松动作。 第一,要树立坚定的信心
案例分析:王瀛---上海2001年的文科状元
ж 初中时期的王瀛是“问题学生”,成绩在 班上倒数几名;ж 高二的王瀛全年级500多名学生仅排在350名左右,还有早恋倾向;ж 高考前四个月,王瀛开始反思,奋起直追;高考549分(满分600分,=708分)ж 王瀛成功的经验:信念+方法
第二,保持一颗平常心
案例分析:从“何冲夺冠,程菲失误”看平常心
绰号“难度王”的3米板冠军何冲,其五个动作难度系数达20.2,超过了所有选手。跳水有“一秒钟艺术”之称,运动员在一刹那时间里要完成若干动作。令人赞叹的是,何冲的结束动作“向前翻腾两周半转体三周屈体”,难度系数高达3.8,他一丝不苟完美完成,得到了102.60的高分。赛后他解释原因:没有紧张,把技术正常发挥出来了。
案例分析总结:程菲输在“程菲跳”上
她曾经连续三年夺得世锦赛跳马冠军。在首跳得分第一后,却在自己的看家绝技“程菲跳”上出现重大失误,跪在垫子上,仅获铜牌。之后,又在原来看好的自由体操比赛中因落地时摔倒名列第七。她过后在解释原因时说:“确实很渴望得到这两块金牌”“紧张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在体育竞赛里,所谓平常心,是指在激烈的竞赛活动中,使自己放松,保持适度兴奋,避免过分紧张的一种能力。有平常心者,在竞赛中能够做到全神贯注,把注意力集中在技术动作、运动环境以及整体配合等上面,排除与竞赛无关的一切杂念。心理学称之为“以事情为中心。” 反之,缺乏平常心,在竞赛中有患得患失,注意力分散,过度兴奋,临阵怯场,不断有消极的意念干扰等,心理学称之为“以自我为中心。”
第三,面对挫折,越挫越勇
案例1:邢自强 -2000年全国考试安徽省文科第一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专业
我这次考试,第一门语文觉得没有考好,走出考场后很懊丧,可是我想:“以后四门课都是我的强项,我把强项考好了,就可以弥补我语文考试的不足。”我调整了心态,后四门课都发挥得很好,后来才知道,我的语文考了130多分。
案例2:刘洋洋-2000年全国高考四川省文科第一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
平时我的数学特好,我考数学却有两道大题沒做完整,我爸说沒事,高考是五科平衡的,不是一门就能決定的。当时我就调节了一下心态,下午考历史的时候我就轻裝上阵,第二天的英语还考上了一个全省单科第一。
第四,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
暗示可极大地诱发人的潜能。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经典的条件反射。”
考生易出现的消极暗示:
“我没有考上大学,那我的一生就完蛋了。” “第一门就考砸了,这次高考肯定完蛋了!”拿到卷子后急于看最后的大题,一看是自己平时很怵的类型,就对自己说:“完蛋了。”……案例1:皮革马利翁效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各科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
案例2:死刑犯的自我暗示 有一个死刑犯,当他被绑起来,蒙上眼睛后,有人在他的旁边对他说,你要接受的刑罚是缺血死亡,然后用叶子在他的手腕上轻轻划了一下,当然,这不可能造成任何伤口。这个犯人的手腕旁边,有一个容器向下‘啪嗒,啪嗒’滴著水,一天後,这个犯人果然死掉了,并且表现出缺血的症状。
第五,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复习效率
考前调整生物钟,将最佳状态调整到白天考试时段;复习阶段也应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学会几种简单易行的心理调节方法:做深呼吸放松法、回想曾经成功时感受、积极自我暗示法、合理宣泄法、音乐暗示(最好是具有舒缓心灵的轻音乐)。
放松练习:放松+语言暗示+情景冥想(放松音乐)
我的身体已经放松,我的心跳规律而有力,我的呼吸通畅、平稳,不必费力,我相信自己,热爱生命,我尊重他人,关爱朋友,我相信我是最好的,我的路会越走越宽。
ж我荡漾在平静的湖面上,ж微风拂面,令我神清气爽,ж波光鳞鳞,让我感到生活的美好,ж我记忆清晰,思维流畅,ж我全神贯注,专心致志,ж我一定能战胜考试,超常发挥,ж我一定要表现出最好的自己
案例分析:杨春宇—2000年全国考试黑龙江省理科状元
进入一个比较陌生的环境,而且是高考,心里面确实有一些紧张。怎么解决?我很多年前看过一个缓解紧张压力的办法。我给大家先口头叙述一下这个动作。先单手,你用手掌把耳朵捂住,四指贴在脑后,然后轻轻地按照心脏跳动的节拍(一分钟八十几次这种频率),扣击你的后脑。耳朵里面只能听见自己手掌拍的这种声音。通过这种方式,分散了一下注意力,暂时把紧张情绪缓解一下。
四、结束
送给同学们五句话: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转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操纵别人,但你可以掌控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善用今天;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教师总结,在《我相信》的歌声中结束本堂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