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工程名称: 年 月 日
| 交底项目 | 飞模安装与拆除 | 交底人 | |
| 施工班组 | |||
| 内容摘要:1、配合比情况;2、冬、雨季施工注意要点;3、工艺标准及质量 要求;4、保证质量具体措施;5、容易忽略的其他问题。 | |||
| 一、施工操作工艺 1、钢管组合式飞模由面板、次梁、主梁、立柱斜支撑及水平支撑组成。面板按照钢模板的规格组拼,用U形卡L形插销连接。次梁采用□60mm×40 mm ×2.5 mm或ø48 mm× 3.5mm,用钩头螺栓和蝶形扣件与模板连接;主梁采用□70 mm ×50 mm× 3.0 mm,主次梁采用紧固螺栓和蝶形扣件连接。立柱及支撑采用ø48 mm×3.5 mm钢管。 2、工艺流程 清理楼地面、弹出飞模位置墨线→搭设外挑出模平台→组装飞模→吊装飞模就位→调整、检查→(楼板钢筋铺设及混凝土)→脱模→运至出模平台→吊至下一流段就位。 3、施工操作要点 (1)飞模组装 1)按照施工设计的规格尺寸,先将立柱用螺栓连接,再将水平支撑、斜撑与立柱用扣件连接起来形成支架片; 2)将拼装好的支架片,与另一个方向的水平支撑、斜撑用扣件连接成整体支架,校正尺寸,符合要求,在主梁上安装次梁,用紧固螺栓与扣件进行固定; (2)吊装就位 在楼(地)面弹出飞模位置的边线,按照预先编号的序号依次将各组飞模吊装就位。一般应由楼层中部形成“十”字形再向四面扩展就位。本层飞模全部就位后,调整面板标高,垫上垫块并楔紧木塞,然后使用U形卡将全部飞模连接好,并经检查验收合格。 (3)脱模 1)楼盖混凝土浇筑后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方可脱模。 | |||
| 参加交底人员: | |||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 年 月 日
| 交底项目 | 飞模安装与拆除 | 交底人 | |
| 施工班组 | |||
| 内容摘要:1、配合比情况;2、冬、雨季施工注意要点;3、工艺标准及质量 要求;4、保证质量具体措施;5、容易忽略的其他问题。 | |||
| 2)模时先将飞模之间的连接件拆除,将升降运输车推至飞模支撑下部适当部位,抽出伸缩臂架,利用液压千斤顶调整臂架高度,使其与水平支撑相接触,然后用臂架端的钩头螺栓将水平支撑临时固。 3)退出支柱下面的垫块木楔,拔出柱脚插销,下降升降运输的臂架,使飞模脱模并下落至最底高度;如果有局部粘模现象,可辅以撬杠脱模。 4)飞模转动 用人力推动升降运输车,将飞模运至楼层出口处外挑操作平台上,再吊运至下一流水段。 二、质量保证 1、保证项目与“6.7大模板安装与拆除”相同。 2、基本项目与“6.7大模板安装与拆除”相同。 三、成品保护 1、吊运飞模时应轻起轻放,避免碰撞,防止飞模变形。 2、拆下的飞模应及时清理、修整,涂刷脱模剂,保持板面清洁。 3、楼板与留的各种管线、孔洞、预埋件,应注意保护,不得随意拆改或损坏。 四、安全措施 1、飞模就位后,外侧设护身栏(栏杆高度不小于1.2m),架设安全网。 2、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不得超过施工设计的限值。浇筑楼板混凝土时,一次上料不可过多,要分散开。 3、脱模后飞模向外推时,必须挂好安全绳,绳的一端应可靠地固定在建筑物上。飞模外推时,安全绳要慢放。 4、飞模向上一层转动时,上下层应设指挥人员,应统一指挥、信号明确。吊装人员应持证上岗,挂钩操作时应系好安全带。吊装飞模的吊绳应使用卡环连接。所有 | |||
| 参加交底人员: | |||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 年 月 日
| 交底项目 | 飞模安装与拆除 | 交底人 | |
| 施工班组 | |||
| 内容摘要:1、配合比情况;2、冬、雨季施工注意要点;3、工艺标准及质量 要求;4、保证质量具体措施;5、容易忽略的其他问题。 | |||
| 飞模附件均应事先固定好。 5、拆飞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飞模后面或旁边,不准站在飞模上。飞模进入时,操作人员不能站在飞模下方。 6、六级以上的大风等恶劣天气,禁止吊飞模。 7、施工至一定阶段后,应检查飞模各部件的完好情况,对所有的紧固件进行一次紧固。 五、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之前,应根据建筑物房间的尺寸、形状及楼层平面的复杂程度,以及起重机械的起重能力,认真进行飞模配板设计,制定不同的房间的飞模组合方案及上下层的翻装顺序。 2、飞模组装前,应检查支柱、支撑各种紧固件是否完好,必要时作荷载试验。 3、板拼接要严密。相邻飞模面板之间、飞模面板与柱或墙之间的缝隙要堵严。面板表面涂刷脱模剂。 4、浇筑混凝土之前,对飞模进行整体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飞模上的弹线,要用两种颜色隔开使用,以免两层线混淆不清。 | |||
| 参加交底人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