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学思考 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47:26
文档

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学思考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尽管已经接触了比较多的数学广角系列安排的内容知识,但前后的知识联系看起来并不紧密,不过数学的思想方法的熏陶却是一贯的:都强调数形结合,都强调合作探讨与交流,也都强调策略与方法的优化等,尤其是注重数学化思想的渗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枚举、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常用的方法,同时渗透化难为易、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逻辑推理、化难为易、数形结合是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
推荐度:
导读学情分析   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尽管已经接触了比较多的数学广角系列安排的内容知识,但前后的知识联系看起来并不紧密,不过数学的思想方法的熏陶却是一贯的:都强调数形结合,都强调合作探讨与交流,也都强调策略与方法的优化等,尤其是注重数学化思想的渗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枚举、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常用的方法,同时渗透化难为易、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逻辑推理、化难为易、数形结合是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
学情分析

      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尽管已经接触了比较多的数学广角系列安排的内容知识,但前后的知识联系看起来并不紧密,不过数学的思想方法的熏陶却是一贯的:都强调数形结合,都强调合作探讨与交流,也都强调策略与方法的优化等,尤其是注重数学化思想的渗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枚举、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常用的方法,同时渗透化难为易、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逻辑推理、化难为易、数形结合是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记录、归纳,得到解决“几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这类问题的方法。

2.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探索推理、总结规律的能力,并能运用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3.经历观察、操作、推理、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一定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游戏激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堂有意思的数学课。(板书课题)

师:当遇到复杂的数学问题时,你是怎么做的?(采访几名学生)

师:你们的方法真多。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这样说过(ppt出示):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而又不失重要性的地方,这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

【信息技术及意图】:插入图片,引用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知难而退”的名言,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化难为易”。

师:华爷爷这是在教导我们什么呢?他是在说:当我们遇到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在不改变问题基本性质的前提下,可以把问题回归到最原始、最简单的状态,其实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是数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化难为易”思想。(板书:化难为易)

师:今天,我们就运用这一策略,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方法来玩一个“点子连线”的游戏。【板书课题:数学思考(一)】

师:玩之前得知道什么?(规则)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动画了解游戏规则和玩法。【播放规则动画】

【信息技术及意图】:插入并播放自制的点子连线动画视频。激趣的同时,可以利用视频中动画人物的讲解,给学生一定的启发,从而让学生了解规则和玩法。比老师来讲解游戏规则强多了,既省时省力,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暂停)师:如果让你来玩,你会怎么连呢?(生答)

师:壮壮和思思是怎么连的?你们从中能获得哪些启发?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接着往下看。

【设计意图】:在视频播放到“20个点一共可以连成(         )条线段”画面时,点暂停,引导学生先思考,如果自己来连,会怎么连呢?并说说自己的想法。之后继续看视频,有助于对自己先前的想法做出判断,并适时优化。

游戏规则:

1.卡片上有20个点,每两个点连成一条线段。

2.请你带着任务连线,边连边思考,边填写表格(见下表)。

3.两人一组合作比赛,哪个组最先得出准确结果,这个组就获胜。

(看完动画,ppt出示游戏规则)师:对规则有疑问吗?(生示意无)从刚才的视频中你获得了哪些启发?如果现在要你玩,你具体会怎么连?(指名几位学生回答)

二、探究交流,发现规律

(一)从易到难,发现规律

师:规则和玩法了解得差不多了,下面请拿出点子图开始吧,限时6分钟,每组第一个完成的请举手示意,老师将选出前三名做为本次比赛的冠亚季军。(打开计时器计时,并提示:赢家有奖)

【信息技术及意图】:利用希沃白板5中的计时器计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结束时的提示音还起到了提示比赛结束的效果。

(请冠军组上台分享:一个连、一个汇报、老师根据生的汇报适时板书)师:冠军组,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么快出结果的?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坐在下面的同学请认真听,他们组在连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和你发现的一样吗?

【信息技术及意图】:利用希沃白板5的绘画功能,实现了冠军组的探究过程再现,一个汇报、一个连、一个板书,让台下的学生亲历他们的探究过程,这何尝不是思维可视化的一种体现。

(生分享完)师:太精彩了,此处应该有掌声。和他们结果一样的请举手示意?

预设一:

(生汇报出全部规律)师:冠军组把接下来要讲的规律全部分享给大家了,你们都听出有哪些规律了吗?(指名生答,师适时表扬)

师:下面我们再来总结一遍。【生齐说后,ppt出示 :新增条数=点子数-1;总条数=1+2+3+……+(点子数-1)】

师: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规律呢?

预设二:

(生只发现了新增条数比点子数少1)师:我在冠军组的分享中听到了一组关系:新增条数比点子数少1,你们听到了吗?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关系呢?还有别的关系存在吗?

师:这里有一个法宝可以帮助你们直观形象地找到(规律及其)原因,我们一起来看。

(打开动态点子连线图)师:现在是两个点连成一条线段,下面加一个点,连线,你发现了什么?(指名生答,多加几个点,多连几次,让学生明晰不同颜色的线段就是每次的新增线段)

【信息技术】:利用希沃白板5进行动画设置,并修改动画的触发,再设置延迟等制作“动态点子连线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出——点子数与新增线段数的关系;点子数与线段总数的关系,师适时板书。并运用制作的动态点子连线图(新增线段变成不同的颜色以示强调),又一次数形结合地把不同颜色的线段表示成数,那么线段总数就是这些数相加的和。让学生直观地感知这两个关系,以加深印象和理解。

(二)从数到形,了解规律

师:根据刚才的规律,你能表示出n个点子时的新增条数、总条数吗?(指名生答)

生:新增线段数是n-1,那就总共会有“1+2+3+4+……+(n-1)”的和那么多的线段。(师板书)

师:这么复杂的式子,该怎么计算呢?谁有想法。(生有就请他说,没有就引导)

预设1:这就是高斯求和,可以利用“(首项➕尾项)✖️项数➗2”来算。

【信息技术及意图】插入超链接,设置好需链接到的幻灯片页面,以根据学生的随机回答切换到对应的灯片做具体讲解。

师:你的知识面真广,下面我们就来听听“高斯求和”的故事吧。

【信息技术及意图】:ppt中插入有关于整个界面内容的音频,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由来,以加深印象和理解。

师:少年高斯利用“对称思想”算出了和。还有别的想法吗?

预设2:把式子倒过来写再相加,那么就有n个(n-1),即n✖️(n-1),一个式子的和就是n(n-1)➗2。(师适时表扬)

师:其实我们还可以借助“图形”的直观性来求和,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微视频。

【信息技术及意图】:插入并播放微视频,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自然数列求和的推导过程,又一次印证了从易到难、数形结合的妙处。

总结并板书:n(n-1)➗2

师:两种方法都算出来是这个结果。190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呢?我们用它来验算一下吧。(生算确实是190)

师:回顾前面的探究过程,我们通过简单的3个点、4个点、5个点……观察分析找出内在的规律,再运用这个规律解决了复杂的问题。这其实就是我们最前面所讲的“化难为易”。接下来,我们趁热打铁,继续思考。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回顾整个探究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从易到难,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亲历从易到难的实际,感知这种思想的实用价值,也恰好印证了华罗庚名言,做到了首尾呼应。

三、练习巩固,学以致用

1.观察下图,想一想。 书本第100页《做一做》(指名生答,并说明理由)

2.脑洞大开

计算:1/2+1/4+1/8+1/16+1/32+1/+…=?(生先小组讨论两分钟,再请生汇报,后播放视频讲解)

【信息技术及意图】借助希沃白板5中的课堂视频,数形结合,让学生能直观形象地理解算法,深化了对应用“化难为易”思想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认识。

四、归纳小结,深化认知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学了这堂课,以后遇到复杂的数学问题,你会怎么解决?(指名生答)

五、回顾旧知,提升思想

师:今天这堂课是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的内容,现在请你们仔细回顾,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数学问题也应用了“化难为易”思想?(指名生答,师评价)

师:找到了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ppt依次出示:植树问题、鸡兔同笼、找次品主题图)

师:还有哪些数学问题中用到了这种思想呢?你们可以课后再一起探讨、研究。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设计意图:既然是六年级下册的一堂总复习课,那么我们应当引导学生纵观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哪些数学问题中用到了“化难为易”思想?一方面帮助学生提升对思想本身的认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感知“化难为易”思想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实用价值。】

布置作业

完成《数学思考(一)》课堂效果评估单

板书设计

文档

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学思考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尽管已经接触了比较多的数学广角系列安排的内容知识,但前后的知识联系看起来并不紧密,不过数学的思想方法的熏陶却是一贯的:都强调数形结合,都强调合作探讨与交流,也都强调策略与方法的优化等,尤其是注重数学化思想的渗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枚举、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常用的方法,同时渗透化难为易、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逻辑推理、化难为易、数形结合是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