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神经反射活动中,存在正反馈调节的是
A肺牵张反射 B屈肌反射 C排尿反射
D甲亢时TSH分泌减少 E压力感受性反射
2.生长因子作用的直接靶点是
A进入体内的致病菌 B细胞膜表面的相应受体
C血液中的各种激素 D细胞时的染色体E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
3.钠离子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转运过程属于
A易化扩散 B单纯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作用 E入胞作用
4.能引起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产生终板电位的神经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谷氨酸 C乙酰胆碱 D多巴胺 E肾上腺素
5.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离子通透性最大的是
A. Na+ B. K+ C. Cl- D. Ca2+ E. Mg2+
6.成熟红细胞利用葡萄糖的主要代谢途径是
A磷碱戊糖途径 B无氧酵解 C有氧氧化 D三羧酸循环 E糖原分解
7.成人失血1000毫升时
A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B血压降低,心率加快 C血压升高,心率减慢
D血压降低,心率减慢 E血压和心率均不变
8.形成血液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A.NaCl B纤维蛋白 C球蛋白 D白蛋白 E血红蛋白
9.决定红细胞血型的物质是
A红细胞膜特异凝集原 B红细胞膜特异受体 C红细胞膜特异凝集素
D血浆特异性凝集原 E血浆特异性凝集素
10.心输出量是指
A每搏输出量 B左右心室输出的总血液量 C每分钟左心室所泵出的血量
D心房进入心室的血量 E 每分钟两心房进入心室的血量
11.心动周期中,主动脉压的最高值
A舒张压 B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C平均动脉压 D收缩压 E脉压
12.舒张压加1/3脉压称为
A收缩压 B舒张压 C脉压 D平均动脉压 E中心静脉压
13.颈动脉窦灌注压升高时诱发降压反射的是
A心交感神经冲动增多 B交感缩血管纤维冲动增多 C 心迷走神经冲动增多
D窦神经冲动增多 E交感舒血管纤维冲动增多
14.体循环中血流阻力主要来自
A小动脉 B微动脉 C小动脉和微动脉 D微静脉 E静脉
15. 维持组织液生成量与回流量平衡的机制是
A多余的生成部分经毛细淋巴管回流 B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的调节,
C毛细血管交替性开放和关闭 D改变毛细血管前后阻力比
E毛细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
16. 正常老年人动脉血压的生理性变化特点是
A主要为收缩压升高 B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升高 C主要为舒张压升高
D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E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17. 心肌自律性最高的部位是
A窦房结 B心房肌 C心室肌 D房室交界 E普肯野纤维
18.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A窦房结 B心房肌 C心室肌 D房室交界 E普肯野纤维
19. 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脏收缩功能的主要指标是
A E/A B左房大小 C左室大小 D右室大小 E左室射血分数
20.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部位主要是
A肝 B肾 C脾 D骨髓 E血液
21. 与二氧化碳呼出量关系最密切的肺功能指标是
A肺通气量 B肺活量 C肺泡通气量 D最大通气量 E用力呼气量
22. 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
A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 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C肺的弹性回缩
D呼吸肌的舒缩运动 E肺内压的周期性变化
23. 肺的有效通气是
A肺活量 B每分钟通气量 C肺泡通气量
D补吸气量 E无效腔气量
24. 临床上用于判断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是
A补吸气量/用力肺活量 B潮气量/肺活量 C无效腔量/潮气量
D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 E潮气量/功能余气量
25. 二氧化碳在血液中最主要的运输形式是
A去氧血红蛋白 B氧基甲酰血红蛋白 C物理溶解
D碳酸氢盐 E氧合血红蛋白
26. 胰岛ɮ细胞分泌的激素是
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 C促胃液素 D胰多肽 E生长抑素
27. 分泌促胃液素的细胞是
A 肥大细胞 B主细胞 C.G细胞 D壁细胞 E黏液细胞
28. 能正反馈激活自身分泌的胃液成分是
A内因子 B碳酸氢钠 C盐酸 D胃蛋白酶 E黏液
29. 能抑制胃排空的因素是
A壁内神经丛反射 B迷走—迷走反射 C组胺
D地进入胃内的食物 E肠--胃反射
30. 胆汁排除障碍时,消化作用减弱的酶是
A肠激酶 B胰蛋白酶 C糜蛋白酶 D 胰脂肪酶 E胰淀粉酶
31. 每克营养物质供能最高的是
A矿物质 B蛋白质 C膳食纤维 D糖类 E脂类
32. 基础代谢率低于正常范围的疾病是
A白血病 B库欣综合征 C垂体性肥胖症 D中暑 E糖尿病
33. 成年人受到持续寒冷刺激时,产热量大为增加的主要方式是
A 肝脏代谢增强 B基础代谢增强 C肌紧张产热
D骨骼肌代谢增强 D褐色脂肪组织产热
34. 肾脏不产生的激素是
A肾素 B促红细胞生成素 C激肽 D前列腺素 E血管升压素
35. 正常成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约为
A 100ml/min B 125ml/min C 250ml/min
D 1L/min E 180ml/min
36. 患者经抗肿瘤治疗后,尿检发现大量葡萄糖和氨基酸,推测气肾单位受损部位是
A近端小管 B肾小球 C集合管 D随袢升支粗段 E远端小管
37. 血管加压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A作用于远端肾小管,促进水的重吸收
B作用于近端肾小管,促进水的重吸收
C作用于远端肾小管,促进钠的重吸收
D作用于远端肾小管,促进水的排出
E作用于近端肾小管,促进水的排出
38. 目前最常用的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是
A eGFR B菊粉清除率 C内生肌酐清除率 D血肌酐 E血尿素
39. 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导致
A肺难于扩张 B肺弹性阻力减少 C肺顺应性增大
D肺泡内液体表面张力降低 E小肺泡内压力小于大肺泡内压
40. 剧烈运动时少尿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D醛固酮分泌增多
E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减少
41. 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的生理特点正确的是
A不通过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起作用
B与大脑皮层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C没有专一的感觉传导功能
D为单突触传递系统
E不易受巴比妥类药物的影响
42. 内脏痛的主要特点是
A刺痛 B快痛 C 定位不精确 D必有牵涉痛 E对牵拉不敏感
43. 心肌缺血时,牵涉痛通常发生在
A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臂 B左上腹和肩胛间 C左肩胛和右肩胛
D上腹部和脐周围区 E下腹部和腹股沟区
44. 属于中耳的是
A窝管 B椭圆囊 C咽鼓管 D膜半规管 E球囊
45. 在突触传递过程中,触发神经末梢递质释放的关键因素是
A末梢内囊泡数量增加 B钙离子进入末梢 C内末梢膜发生超极化
C末梢膜上钾离子通道激活 E末梢内线粒体数量增加
46. 脊髓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属于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 传出神经 E效应器
47. 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A瞳孔缩小 B逼尿肌收缩 C消化道括约肌舒张
D孕妇的子宫平滑肌收缩 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48. 下列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A瞳孔增大 B糖原分解增加 C逼尿肌收缩
D骨骼肌血管舒张 E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49.由下丘脑产生的激素是
A泌乳素 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C血管紧张素
D生长激素 E血管加压素
50. 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激素是
A.TSH B.ACTH C.LH D.GH E.FSH
51.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是
A.ADH B.PRL C.TRH D.PTH E.MT
52. 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动脉血压变化特点是
A主要为收缩压升高 B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升高 C主要为舒张压升高
D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E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53.. 下列细胞中能分泌降钙素的是
A甲状腺滤泡细胞 B甲状旁腺细胞 C腺垂体细胞
D神经垂体细胞 E甲状腺滤泡旁细胞
54. 对雌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抑制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B促进水钠潴留,维持和促进骨基质代谢
C抑制子宫收缩
D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变粘稠
E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55. 能引起排卵后体温升高的激素是
A黄体生成素 B卵泡刺激素 C雌激素 D孕激素 E催乳素
56.呈现圆脸后背躯干发胖而四肢消瘦的"向心型肥胖"的特殊体形提示
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B生长素分泌过多 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D肾上腺素分泌过多 E胰岛素分泌不足
57. 直接调节甲状腺素产生与分泌的激素是
A糖皮质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旁腺素 D降钙素 E甲状腺球蛋白
58. 垂体后叶储存的激素是
A抗利尿激素 B生长激素 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 E泌乳素
标准答案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C | B | A | C | B | B | B | D | A | C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D | D | C | C | A | E | A | E | E | B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C | D | C | D | D | B | C | D | E | D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E | C | D | E | B | A | A | C | A | C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C | C | A | C | B | C | D | C | E | A |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 B | E | E | B | D | C | B |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