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共24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试验中,下列关于“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属于假说内容
B.“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C.在该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
AaBb 1AB∶1Ab∶1aB∶1ab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子代9种基因型 4种表现型
A.① B.② C.③ D.④
3.白化病和黑尿病都是因酶缺陷引起的分子遗传病,前者不能由酪氨酸合成黑色素,后者不能将尿黑酸转变为乙酰乙酸,排出的尿液因含有尿黑酸,遇空气后氧化变黑。如图表示人体内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生化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一个皮肤角质层细胞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不会导致白化病
B.若一个胚胎干细胞控制酶D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导致黑尿病
C.白化病和黑尿病说明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
D.图中代谢过程可说明一个基因可影响多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可受多个基因控制
4. 如图是某种二倍体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是减数图像,乙是有丝图像
B.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
C.甲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依次是
2、4、4
D.该动物个体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5.下列关于二倍体生物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卵中的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卵中的一个双链DNA分子,一条链来自父方,一条链来自母方
6.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
A.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B.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多样性,是生物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C.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D.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7.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3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其结果可能是 ( )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消耗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00个
D.该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最多有2100种
8.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及转运的氨基酸发生的变化是 ( )
A.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B.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C.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D.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9.依据基因重组的概念,下列生物技术或生理过程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
10.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11.优生优育关系到国家人口的整体质量,也是每个家庭的自身需求,下列采取的优生措施正确的是 ( )
A.胎儿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
B.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各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C.产前诊断可以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
D.通过遗传咨询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
12.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不正确的是( )
| 遗传病 | 遗传方式 | 夫妻基因型 | 优生指导 | |
| A | 地中海贫血病 | 常染色隐性遗传 | Aa×Aa | 产前诊断 |
| B | 血友病 |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XhXh×XHY | 选择生女孩 |
| C | 白化病 | 常染色隐性遗传 | Bb×Bb | 选择生男孩 |
| D | 抗维生素D佝偻病 |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 XdXd×XDY | 选择生男孩 |
A.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
B.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
C.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工作已顺利完成,意味着人类已彻底了解人类自己的基因
D.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对人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14.金鱼是重要的观赏鱼,品种众多,可观赏的性状多种多样。金鱼培育专家培育的珍贵品种——“蓝剑”,其性染色体组成为 XYY。下列有关金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金鱼不能与野生鲫鱼杂交,这说明金鱼与野生鲫鱼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B.众多金鱼品种都是经过突变、自然选择、地理隔离等过程形成的
C.“蓝剑”的产生可能是因为亲本中雄性个体在减数第二次时遗传物质分配异常所致
D.“蓝剑”不能直接产生后代,根本原因是减数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性染色体联会紊乱
15.有人提出“吃基因补基因”的观点,下面对该观点的辨析中,最合理的是( )
A.不赞成,因为基因被吃后会被消化分解,不可能补充或整合到人体原有的基因组中去
B.不赞成,因为基因被吃后会造成基因突变,导致出现不可预测的变异
C.赞成,因为基因只是一个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已,被吃下后不会被分解
D.赞成,因为基因被吃下后,可弥补缺陷的基因或修正原有基因的不足
16.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则说明该种群在进化
17.下列有关二倍体生物的论述,不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是( )
A.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和成对基因均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B.雌雄配子结合后染色体恢复为成对状态,基因恢复为成对状态
C.减数后每一个配子得到每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和每对基因中的一个
D.在生物体各种细胞中基因都是成对存在,同源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
18.下列有关水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水稻花粉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水稻幼苗,可迅速获得纯合子
B.二倍体水稻经过秋水仙素加倍后得到的四倍体植株,一定表现为早熟、粒多等性状
C.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D.四倍体水稻的配子形成的新个体,含两个染色体组,是二倍体
19.某研究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所选择的调查方式最合理的是( )
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B.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研究的遗传方式,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
D.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20.下列关于生物遗传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个体数量一定比隐性性状个体多
B.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个体中一定比雄性个体易于表现
C.一对等位基因中,基因频率相等时,显性性状个体数大于或等于隐性个体数
D.在一对等位基因中,基因频率大的一定是显性基因
21.下面描述的生物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且其变异来源在生物界各种生物都有可能产生的是( )
①长在边际的甘蔗比田中心的甘蔗粗壮产量高
②一猫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③“嫁接”了人胰岛素基因的工程菌,能大量合成人胰岛素
④流感病毒有几百个变种,且新亚种不断产生
⑤果蝇的白眼 ⑥人类的白化病 ⑦人类的红绿色盲
⑧人类的先天性愚型 ⑨猫叫综合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④⑤⑥⑦ D.⑥⑦⑧⑨
22.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圆圈中内容所对应的名称相符的是( )
A.①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②一腺苷
C.③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④一腺嘌呤
23.下图是A、B两个家庭的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A家庭的母亲是色盲患者(图中●),这两个家庭由于某种原因调换了一个孩子,请确定调换的两个孩子是( )
A.1和3 B.2和4 C.1和6 D.2和5
24.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所产生的花粉分别经离体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二倍体,这些幼苗成熟后自交后代( )
A.全部为纯合子 B.全部为杂合子 C.1/4为纯合子 D.1/16为纯合子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不得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25.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构成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相等
C.基因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
D.基因能够存储遗传信息且可以准确复制
26.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②导致①改变的内因是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
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④是基因、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7.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所用的科学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以豌豆为材料进行研究遗传规律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
B.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时,运用了假说——演绎的方法
C.格里菲思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28.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D.秋水仙素能作用于期的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29.下列是某个二倍体哺乳动物的几种细胞,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若上述细胞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则该器官可能是睾丸或
B.染色体数和核DNA 分子数的比值是1︰1的细胞有④⑤
C.具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①②③
D.正常情况下,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均发生在图③所示时期
30.右图表示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某种生理活动,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B.在不同细胞中该过程合成的产物都相同
C.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D.该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和ATP的消耗
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分)
31.(5分,每空1分)基因工程基本操作流程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筛选
(1)图中A表示是运载体,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A是 ;在基因工程中,需要在性核酸内切酶和 酶的作用下才能完成剪接过程。
(2)人们成功地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番茄体内,使番茄获得了与苏云金芽孢杆菌相似的抗虫性状,番茄这种变异的来源是 (填“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或“染色体变异”)。
(3)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该基因导入金茶花叶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经培养长成的植株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
已表达。如果把该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将来产生的配子中 (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32.(14分,如无特殊说明,每空2分)在开展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时,某校部分学生对高度近视的家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 双亲性状 | 调查的家庭个数 | 子女总人数 | 子女高度近视人数 | |
| 男 | 女 | |||
| 双亲均正常 | 71 | 197 | 26 | 24 |
| 母方高度近视父方正常 | 5 | 14 | 3 | 5 |
| 父方高度近视母方正常 | 4 | 12 | 3 | 3 |
| 双亲高度近视 | 4 | 11 | 4 | 7 |
| 总计 | 84 | 234 | 46 | 47 |
(1)请据表分析高度近视的遗传方式是 。
(2)在调查过程中,该研究小组同学对一患高度近视的女生进行家系调查,该女生的父母视力正常,且有一视力正常的哥哥。
①请根据图例在答题卡的方框内画出该家庭的系谱图并注明每个成员的基因型。(6分)
②已知在正常视力人群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100,该女生的哥哥与一视力正常的女性结婚,所生子女患高度近视的概率是 。
③已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女生的父母表现正常,则该女生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率为 。
(3)人类遗传病均可经“基因检测”确诊吗? (填“是”或“不一定”)。
33.(16分,每空2分)如图表示小狗某体细胞内合成某种分泌蛋白过程,其中①②③④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发生在有丝的_______期。
(2)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
UAC,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
(3)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填“a→b”或“b→a”)。④过程进行的场所有________ (填细胞器)。
(4)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意义是
________ 。
(5)若图中的分泌蛋白质中含200个氨基酸,在控制此蛋白质合成的DNA中,在不考虑终止密码子的情况下,最少应有 个脱氧核苷酸。
(6)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过程中,它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_。
34.(10分)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 min一次):
实验一:离心,
实验二:离心,
实验三:
(1)实验一和实验二的作用是________。
(2)从实验三的结果C、D可以看出DNA分子复制______(是/不是)半保留复制。
(3)如果实验三的结果都为F,则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_______(是/不是)半保留复制。
(4)如果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与结果D相比,结果E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
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没有变化),放射性强度不同的是________带。
35.(19分,若无特殊说明,每空1分)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
Ⅰ.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数的实验步骤。
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Ⅲ染液、龙胆紫溶液、詹纳斯绿B(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
(1)取材:用________ 作实验材料。
(2)制片:
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________ (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_______ 。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3)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3分)
Ⅱ.在某种小鼠中,毛色的黑色为显性(E),白色为隐性(e)。下图示两项交配,亲代动物A、B、P、Q均为纯合子,子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动物C与动物D的表现型不同,说明表现型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2)现将动物C与动物R交配:
①若子代在–15℃中成长,其表现型及比例最可能是 。(2分)
②若子代在30℃中成长,其表现型最可能是 。(2分)
(3)现有一些基因型都相同的白色小鼠(雌雄均有),但不知是基因控制的,还是温度影响的结果。请设计实验确定它们的基因型,简要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
A.设计思路:
① ;(2分)
②观察子代小鼠的毛色。
B.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
①若子代小鼠 ,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②若子代小鼠 ,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③若子代小鼠 ,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