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例1:下列可作为函数图形的是 ( )
§函数性质
一、定义域
1.概念:x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2.求定义域的一般要求
1使解析式有意义(如分母不等0,真数大于0等)
2使实际问题有意义(如人数不能为小数等)
3.抽象函数的定义域的注意要点
1定义域永远是x的取值范围
2括号里的范围是一致的(对于同一个对应关系)
例:f(x)的定义域为[2,4],求f(2x)的定义域。
二.值域(最值)
1.概念:与x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
2.求值域的一般方法
①单调性发:先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再由单调性求最值。
②图像法:做出图像,观察其最高、最低点,求出最值。
③还原法:对于较复杂的函数可通过还原转化为熟悉的函数,再用相应的方法求最值。
④基本不能发:先对解析式变形,使之具备“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条件然后再求。
⑤导数法:先求导,然后求极值、最值。
三、单调性
1.定义法:
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 步骤:①在区间D令x1 同增异减:单调性相同的两个函数复合后的函数为增函数,单调性相异的两个函数复合后的函数为减函数。 3.导数法: 在区间D上,若f’(x)>0,f(x)在区间D上为增函数; 在区间D上,若f’(x)<0,f(x)在区间D上为减函数; 步骤:①求导数 ②判断导数在所给区间上的正负 ③下结论 四、对称性 1.二次函数对称轴: 2.坐标轴、原点对称:谁不变关于谁对称,都变关于原点对称 例:如果函数对任意的实数x,都有f(1+x)=f(-x),那么f(-2)、f(0)、f(2)的大小关系。 五、奇偶性 1.首先定义域要关于原点对称 2.奇函数f(-x)=-f(x),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偶函数f(-x)=f(x) 图像关于y轴对称 例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2) (3) 例2:已知函数f(x)是定义R上的偶函数,当x≥0时,,求f(x)的解析式。 例3: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对任意,总有f(x+2)=-f(x)成立,则f(19)=____________. (答案: 0) 六、周期性 1.若f(x+T)=f(x),则f(x)的周期为T; 2.若f(x+T)=-f(x),或,或则f(x)的周期为2T; 例: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满足f(x-4)=—f(x),且在区间[0,2]上是增函数,则f(-25)、f(11)、f(80)的大小关系。 七、反函数 1.同底的指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例如:与logx互为反函数 2.反函数与原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直线y=x对称 3.若原函数经过点(a,b),反函数必过(a,b)。 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7),其反函数的图像经过点(4,0),则=__________。 (答案:) §图 像 一、平移法则: 1.左加右减(必须直接在x上发生变化),上加下减。 2.绝对值 ①如果绝对值在x上,那么它是偶函数,先画x≥0的部分,然后关于y轴对称。 3如果绝对值在解析式上,先画原函数,把在x轴下方的关于x轴向上翻折。 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