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闻采访学》教学大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1:47:02
文档

《新闻采访学》教学大纲

《新闻采访学》教学大纲第一章新闻采访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新闻”、“媒体”、“记者”、“采访”等基本概念,建立对记者职业的基本认识,通过知名记者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新闻精神和职业自豪感。重点:记住与采访有关的概念。第一节采访概述一、何为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是新闻材料的“采集”(Newsgathering)与对采访对象的“访问”(Newsinterviewing)的合称。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和采集新闻素材的活动。新闻采访是特指记者的采集和访问,从新闻学的角度讲,它是一种适应新闻工作要求的特殊
推荐度:
导读《新闻采访学》教学大纲第一章新闻采访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新闻”、“媒体”、“记者”、“采访”等基本概念,建立对记者职业的基本认识,通过知名记者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新闻精神和职业自豪感。重点:记住与采访有关的概念。第一节采访概述一、何为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是新闻材料的“采集”(Newsgathering)与对采访对象的“访问”(Newsinterviewing)的合称。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和采集新闻素材的活动。新闻采访是特指记者的采集和访问,从新闻学的角度讲,它是一种适应新闻工作要求的特殊
《新闻采访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 新闻采访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闻”、“媒体”、“记者”、“采访”等基本概念,建立对记者职业的基本认识,通过知名记者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新闻精神和职业自豪感。  

重点:记住与采访有关的概念。

第一节 采访概述

  一、 何为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是新闻材料的“采集”(News gathering)与对采访对象的“访问”(News interviewing)的合称。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和采集新闻素材的活动。新闻采访是特指记者的采集和访问,从新闻学的角度讲,它是一种适应新闻工作要求的特殊的调查研究。新闻采访所进行的观察、访问、调查、录音、录像等各种活动,目的是为了在媒体上进行披露报道,而并非为了其他目的。

  二、新闻采访的四个基本要素

1、记者

记者必修

记者本领的长期锻造

2、采访对象

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双向关系

记者与采访对象建立持久关系

3、媒体

新闻采访的目的在于报道,报道需要媒体传播,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站都是新闻传播的媒体。

4、新闻素材:5W+H

第二节 成功记者的必备素养

一、认识记者

闾丘露薇眼中的记者

杨澜采访唐师曾

法拉奇眼中的记者

二、成功记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坦诚、执着、新闻敏感、充分的准备、好奇心、不带任何评价地倾听

思考题

1、什么是新闻采访?

如果你就本系的一位老师写篇人物报道,你会收集这位老师的哪些材料?采访哪些人呢?

2、新闻采访的四个要素是什么?

如果某学生宿舍发生一起火灾,你将从哪几个方面采访搜集新闻素材呢?

3、成功的记者必须有好奇心,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4、一位记者奉命去采访一位在押贪污犯,双方开谈不久,记者突然抑制不住自己的愤怒,斥责到:“你简直太无耻了”,双方气氛紧张,贪污犯说:“你走吧,我不想再谈了。”试思考,出现这种局面问题何在?

第二章 采访的步骤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采访的整个过程,初步把握每个步骤中的核心内容,并且掌握提问敏感话题和与采访对象告别时的主要方法。

  重点:前期准备、提纲、告别方式

第一节 明确采访目的

一、交代采访目的的方法

二、为什么要交代采访目的

第二节 准备

一、采访一分钟,准备十分钟

搜集给采访话题/事件有关的资料

熟悉采访对象

准备采访问题

二、采访预约

三、策划采访

第三节 采访

一、打破僵局

二、提第一个问题

三、提出敏感问题

第四节 总结此次采访

告别的若干种方式

思考题

1、为什么要交代

采访目的?

2、如果你要就本系学生今年毕业实习的情况采访宣老师,你打算怎样向她说明采访目的?

3、如果你要采访一位校友,你打算怎样在采访开头与他彼此熟悉?

4、熟悉采访对象有那两种途径?需要了解采访对象的哪些方面?

5、为什么采访前要准备采访问题?

6、就童年生活采访你的同学,请你设计一份采访问题。

·7、结束采访有哪几种方式?

第三章 寻找新闻线索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采访准备的重要性。知道什么是新闻线索,寻找新闻线索应该注意哪些信号,通过哪些渠道。

重点:提高训练记者的发现新闻的能力;

第一节 新闻线索怎么找

两条经验

一、抓第一

二、换角度

第二节 新闻线索哪里来

一、从其他报道中发现

二、从记者熟悉的消息源那里“钓新闻”

三、新闻发布会、各类会议上

四、读者和通讯员提供的线索

第三节 练习:发现新闻线索

要求:

可以在阅读报纸、网站过程中寻找

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观察

或者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察觉

最好是发生在你身边的新闻

注意:必须是你可以着手去采访的线索,为之后的采访作业做准备

课堂讨论新闻线索的可行性

第四章 事件采访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突发事件和预知事件的不同采访方法。课外采访实践。

重点:掌握事件新闻采访方法

第一节 突发事件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及类型

二、突发事件的资料准备

三、突发事件的采访要点

抢独家新闻

分时报道

四、重点讲述分时报道

以地铁十号线坍塌事故为例

五、突发事件采访的核心内容

第二节 预知事件

一、预知事件的概念与类型

二、预知事件的前期策划

第三节 学生课外采访实践

检验事件采访一章的教学内容。并组织视觉采访方式为主的一次实地采访,写一篇新闻特写。

重点:预先自修教材第九章内容,掌握视觉采访方法。做好案头准备工作;设计采访提问;选择写作角度;写消息报道。

第四节 学生课外采访作业讲评

如何交代消息来源

其他症结诊断

思考题:

1、什么是突发事件,什么是预知事件?

2、采访突发事件为什么强调分时采访?

跟踪一件突发事件的报道,分析关于该事件的报道在整个过程中是如何层层递进的

第五章 新闻发布会

  教学目的与要求

  新闻发布会是一种正式场合的采访活动,有着严格的采访程序和提问方式。通过这一章的讲授,使学生学会规范记者的采访行为;了解记者与新闻发言人之间的关系;掌握新闻发布会的提问技巧。

  重点:新闻发布制度;提问技巧。

第一节 新闻发布会与新闻发布制

新闻发布会是指国家、政党、机关、团体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的向新闻界发布有关新闻信息的会议,有专题性(如某一国事活动、某一方针的制订),也有时期性(如某一阶段的工作安排,某一时期的情况综述),一般设有专职或兼职的新闻发布人。

  一、 发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我国近年来已建立了系统的新闻发布制度。省、部、地方的新闻发布制度正在建立和完善中。

  二、记者与新闻发言人

  新闻办主任赵启正曾经在新闻发言人首期培训班上对学员们说:记者与新闻发言人之间应该是挑战者与被挑战者的关系。他对新闻发言人说,“记者既不是你的学生,也不是你的下属,不是你的敌人,也不是你的朋友,他是你的挑战者。”

  三、 采访准备

引用直接引语,能为报道增添色彩,使其读来更为可信。一些重要的记者招待会,直接引语是相当重要的,引用它们能加强报道权威性和可读性。所以在记者招待会上,记者都会争取提问以得到直接语。为了这一刻,就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

  1、着装正式语言规范

  2、抢到抢提问抢发稿

  3、鉴别选择直接引语

四、 提问技巧

  1、直截了当目的明确。

  2、把握分寸诱导回答。

  3、反叛思维收到奇效。

  4、适当陈述突出重点。

思考题

1、为什么要建立新闻发布制度?

2、记者与新闻发言人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关系?

3、参加记者招待会前应该做哪些采访准备?

4、为什么要强调记者在记者招待会上的参与意识?

5、在记者招待会上提问应该注意什么?提问时行为举止应该注意什么?

第二节 课堂模拟新闻发布会

  教学目的与要求

  检验新闻发布会采访一章的学习效果。

  重点:采访程序和提问方式;问题设计。

第六章 人物采访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人物采访是采用与采访对象面对面,通过口头提问,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了解客观情况,收集新闻素材的采访方式。采访可以是面对个体采访对象,也可以面对群体采访对象;可以是对人物经历的采访,也可以是就某一话题的采访。这是一种用交流的方式交换情况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达到任何一种单方面都无法产生的对问题认识的高度。面对面采访是记者用得最多的采访方式,也是记者在可能的情况下,极力争取的一种采访方式。

重点:人物专访技巧;话题采访技巧。

第一节 人物专访概说

一、人物专访的类型

二、大人物小事情

三、小人物大事情

第二节 人物采访的核心和要点

一、 预采访

二、 资料准备

三、 人物

采访的主线

四、 怎样对待经历

五、 不拘泥于提纲

六、 提问的忌讳

七、 备用问题

第三节 提问

一、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

二、评论性问题

三、追问

四、设问

五、切入个人生活

思考题:

  1、采访提问有几种主要的方式?

  2、 提问时记者为什么要先做陈述?陈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 什么时候追问?追问的目的是什么?

  4、 什么是封闭式提问?

5、 什么是开放式提问?

当刘翔刚刚结束比赛,从赛场出来之后,此时记者适合提问封闭式问题,怎么设计?

6、“请问你的新闻业务能力究竟怎样?”将这句话改为3个封闭式问题。第四节 课外采访人物

  教学目的与要求:实战练习,掌握人物采访技巧

? 认真阅读例文,任选一种体例写作。

? 选择有思想、健谈、口齿清楚、对生命有独特感受的人作为采访对象,满口官话的人不适合。

不可以采访家人、同学和密友

? 采访前预约,预约时告诉对方,你将着重就哪个部分采访,让对方有充分的准备

? 要有高水平的问题设计,最好将采访提纲事先提供给对方,越细越好。

? 采访提纲上的内容尽量烂熟于心,采访时不要照着念,也不要只记笔记不看人。有些内容要用脑记,然后追记在纸上,可用录音设备辅助采访。

? 如果有充裕的时间,可以采访两次,或事后对一些重要细节补充采访。

? 注意采访主线,不要信马由缰。

? 字数在2500以上,注意文章要精练,写作时摒除一些意义不大的采访内容和枯燥乏味的假、大、空话,注重人物的外貌和神态描写,将对方精彩的语言用作直接引语。

第五节 采访作业讲评

指出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请学生介绍自己这次采访的切身体会和经验总结

第六章 采访伦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针对记者采访中普遍存在的伦理问题,讲解相关的采访职业道德要求

重点:树立正确的采访伦理观念,防范其采访中违背道德准则的做法

第一节 暗访中的伦理问题

一、 欺骗案例

二、 暗访的禁忌

第二节 背叛

一、案例

二、解决办法

第三节 歪曲

导致歪曲的三种原因

思考题

1、某电视台记者为了拍摄到抓获毒犯的现场,冒充毒犯携带毒品前去与毒犯交易,这种采访方式有何不妥?

2、一高校发生凶杀案,记者为了解,乔装成受害者的亲戚与其同学展开攀谈,获得了很多具体的信息,刊登在第二天的报纸上,结果遭到了受害者同学的强烈谴责,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记者的做法是否正确?

3、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吗?

第七章

总复习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点,包括定义、原则。

熟练地掌握采访方式方法,灵活运用。

思考与练习题:

1、阐述“新闻”、“媒体”、“记者”、“采访”、“新闻采访学”“新闻价值”、“新闻素材”“消息源”、“采访对象”

2、理解 “七分采,三分写”、记者自我修养、社会地位、责任、自律和他律、什么是监督、记者怎么行驶监督权、记者怎么反映问题、怎么做群众工作、

3、熟悉哪些信号值得记者注意、寻找新闻线索的渠道有哪些、采访准备的重要性。

4、掌握:事件采访、人物采访、新闻发布会采访、调查采访。

5、练习写话题采访提纲、练习写人物采访提问。

6、做调查采访的策划报告。

文档

《新闻采访学》教学大纲

《新闻采访学》教学大纲第一章新闻采访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新闻”、“媒体”、“记者”、“采访”等基本概念,建立对记者职业的基本认识,通过知名记者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新闻精神和职业自豪感。重点:记住与采访有关的概念。第一节采访概述一、何为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是新闻材料的“采集”(Newsgathering)与对采访对象的“访问”(Newsinterviewing)的合称。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和采集新闻素材的活动。新闻采访是特指记者的采集和访问,从新闻学的角度讲,它是一种适应新闻工作要求的特殊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